本書用走心、妥貼且青春的表述方式講述了馬克思的一生及思想理論精髓,讓年輕讀者們穿越時空,與一個有血有肉有靈、與九零后的心靈足跡無比契合的馬克思相遇,有趣、有料、有識。
九零后是個馬克思。
馬克思和九零后,
同樣個性張揚,飽受爭議,越不看好就越有勇氣;
馬克思和九零后,
同樣干凈、單純,世界里沒有灰色地帶,喜歡或討厭,涇渭分明,從不含糊;
馬克思和九零后,
同樣敢于嘗試,敢于否定自己,懷疑一切,為真理斗爭;
馬克思次用輕娛樂的方式與“90后”深情相遇。
相遇相知后,“90后”將向世界宣稱:
他們是馬克思的深度粉絲,
他們與馬克思有共通、有共情、有共鳴,
他們領教到了馬克思的厲害,
他們將追隨馬克思的腳步去審視與反思這個世界。
本書的編寫者都是國內馬克思主義研究領域和傳媒領域的少壯派代表人物,觀點新銳,敘說方式貼近八零后九零后的年輕人。主創團隊包括:
鐘君,70后,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研究員,坊間被譽為中國申論及時主講人。
張明明,80后,筆名“哲不解”,清華大學哲學博士,網絡紅人,尤其是她的熱帖《混世魔王馬克思》在各大網絡媒體被轉發追捧,澎湃新聞等多家媒體曾對她有過專訪報道。
盧剛,80后,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多家媒體的特約撰稿人。
馮偉,80后,內蒙古廣播電視臺主持人。
卓絲娜,80后,畢業于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內蒙古廣播電視臺編導。作為《馬克思是個九零后》的作詞者,串紅網絡。
及時章 飛揚吧!青春
一、求學: 思考讓叛逆閃閃發光/ 002
1. 從“壞”小子到大學霸/ 002
2.“新的神”: 魔鬼撒旦or 黑格爾哲學/ 007
3. 馬克思在“野雞大學”拿的博士學位? / 010
4. 只思不讀,走火入魔;又思又讀,立地成佛/ 013
二、愛情:在精神契合面前一切皆浮云/ 016
1. 黑矮富平逆襲白富美貴/ 016
2. 精神契合:愛情的金鑰匙/ 020
3. 好的愛情不是物質上的門當戶對,而是精神上的勢均力敵/ 021
三、擇業:把高調唱成高尚/ 024
1. 沒有光鮮職業,卻成就偉大事業/ 024
2.《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偉大夢想的種子/ 025
3. 身安為富,心安為貴/ 027 及時章 飛揚吧!青春
一、求學: 思考讓叛逆閃閃發光/ 002
1. 從“壞”小子到大學霸/ 002
2.“新的神”: 魔鬼撒旦or 黑格爾哲學/ 007
3. 馬克思在“野雞大學”拿的博士學位? / 010
4. 只思不讀,走火入魔;又思又讀,立地成佛/ 013
二、愛情:在精神契合面前一切皆浮云/ 016
1. 黑矮富平逆襲白富美貴/ 016
2. 精神契合:愛情的金鑰匙/ 020
3. 好的愛情不是物質上的門當戶對,而是精神上的勢均力敵/ 021
三、擇業:把高調唱成高尚/ 024
1. 沒有光鮮職業,卻成就偉大事業/ 024
2.《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偉大夢想的種子/ 025
3. 身安為富,心安為貴/ 027
4. 扣好人生的及時??圩? 029
第二章 再見吧! 黑格爾
一、二十四歲的《萊茵報》主編/ 036
1. 馬克思的及時份正式工作/ 036
2. 黑格爾哲學體系的裂痕/ 038
3. 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041
4. 唯物辯證法是個大智慧/ 045
二、馬克思怎么度蜜月?/ 052
1. 馬克思的“兩個孩子”/ 052
2. 超越黑格爾/ 053
3.“批判的武器”與“武器的批判”/ 055
第三章 馬克思的朋友圈
一、法蘭西的陽光/ 060
1. 馬克思的新朋友/ 060
2. 馬克思關注了兩個“微信群”/ 063
二、“前進!達瓦里希”/ 066
1. 一次冷終生熱/ 066
2. 情義無雙恩格斯/ 072
3. 好“基”友,萬年長/ 074
第四章 破土啦!天才世界觀
一、流亡生活中的綠洲/ 080
1.“異化勞動”是個什么鬼? / 082
2. 現實生活中的拜物教/ 083
3. 努力實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 088
二、《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包含著新世界觀的天才萌芽的及時個文件/ 090
1. 人的本質是社會關系的總和/ 090
2. 歷史決定人性vs. 人性決定歷史/ 090
3. 聽了很多大道理,為什么沒有過好這一生? / 095
4. 梁家河往事/ 097
第五章 歷史的正確打開方式
一、《德意志意識形態》:一本被老鼠牙齒批判的書/ 102
1. 解剖歷史的及時把手術刀/ 104
2. 解剖歷史的第二把手術刀/ 105
二、錯在哪兒?/ 108
1. 英雄們難道都是傳說? / 108
2. 真實的歷史碎片絕不等于真正的歷史/ 109
三、你見,或者不見,意識形態就在那里/ 113
1. 被“污名化”的意識形態/ 113
2. 美國不講意識形態? / 114
四、匯聚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的價值認同/ 118
1. 中國夢:當代中國的較大公約數/ 118
2. 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像空氣一樣存在/ 121
第六章 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一、不明覺厲的《共產黨宣言》/ 128
1.“兩個必然”:社會主義一定會贏/ 130
2.“兩個決不會”:資本主義還能撐一會兒/ 132
3.“兩個決裂”:社會主義要練好內功/ 135
4.“兩個組成”:社會主義通往必勝之路的橋和船/ 137
二、馬克思主義過時了嗎?/ 139
1. 大咖們怎么評價馬克思主義? / 139
2. 馬克思主義不老的秘密/ 141
三、共產主義既是信仰,又是現實/ 144
1. 人為什么要有信仰? / 144
2. 被誤讀的共產主義/ 145
3. 什么才是真正的共產主義? / 146
第七章 痛并快樂
一、馬克思之痛/ 152
1.“我是世界公民”/ 152
2. 七個孩子夭折四個/ 153
3. 馬克思窮成啥樣? / 157
4. 馬克思有個私生子? / 160
二、此謂之大丈夫/ 166
1. 貧賤不能移/ 166
2. 威武不能屈/ 167
3. 馬克思在大英博物館留下腳印了嗎? / 170
三、學習馬克思能治玻璃心/ 174
1. 跟誰學一定不會想自殺? / 174
2. 幸福是什么? / 175
第八章 馬克思是個好醫生
一、《資本論》——工人階級的圣經/ 180
1. 價值增殖的奧秘在哪里? / 181
2. 釋放“勞動至上”的正能量/ 185
3. 回歸勞動價值論,引領經濟新常態/ 187
二、經濟危機是怎么發生的?/ 193
1. 危機及時步/ 194
2. 危機第二步/ 195
三、新自由主義加劇資本主義經濟危機/ 198
1. 新自由主義主張啥? / 198
2. 新自由主義的經濟“成績單”/ 199
四、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203
1. 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八個關鍵詞/ 203
2. 中國奶農“倒奶”事件的政治經濟學分析/ 206
第九章 馬克思,靠譜
一、《法蘭西內戰》/ 214
1.《國際歌》的由來/ 214
2.《法蘭西內戰》——革命死了,革命萬歲! / 216
二、西式民主:良藥還是毒酒?/ 219
1.西式民主的五種病/ 219
2. 政治制度的“飛來峰”搬不得/ 227
三、生命不息 戰斗不止/ 232
1. 一個俠骨柔情的戰士/ 232
2. 一艘升火待發的軍艦,隨時開往知識的海洋/ 235
3. 筆耕不輟,死而后已/ 236
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風景這邊獨好”/ 239
1. 蘇聯為什么會解體? / 239
2. 中國風景獨好/ 242
結束語 馬克思是個“九零后”/ 245
附錄/ 249
后記/ 285
馬克思靠譜》閱讀指南
一、馬克思是誰?
他的偶像是普羅米修斯,他十七歲時曾寫下“為人類的幸福而工作”的萬丈豪情,有人質疑這不過是高調,他卻用盡一生將高調詮釋成高尚。
他二十多歲時本可輕松地成為猶太拉比或普魯士知名律師,一生優越舒坦,但他卻毅然決然地與家族既定路線決裂,選擇了一條“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荊棘之路。
他的姨父是大名鼎鼎的飛利浦公司的創始人,他的妻兄是普魯士政府的大臣,他卻絲毫沒有借東風之力升官發財,倒是經常喝西北風:一輩子四處流亡,經濟上拆東墻補西墻、捉襟見肘。
他精神生活豐盛高貴,肉體生活卻愁云慘淡。他一輩子研究 money,卻最缺 money。孩子生七個夭折四個,病時沒錢看醫生,死后沒錢買棺材,喪子之痛令他痛不欲生。
他不為了錢,不為了權,為了信仰一往無前。
他難受過嗎?懷疑過嗎?他難受過,但他從未懷疑過。他也是個凡人,他曾跟朋友抱怨:“你知道我不是個熱衷聲譽的人,但世人把我看成一無是處,還是會讓我感到心灰意冷”,但他卻超越凡人,是個偉人,些許嗟嘆之后,他立刻重整旗鼓,義無反顧:“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將灑下熱淚。”
他是誰?他就是全世界赫赫有名的千年思想家,更是為世界指明方向的革命導師——大胡子馬克思。
二、馬克思還活著?
提起馬克思的理論,有人歡欣雀躍,有人咬牙切齒。
有人說他的理論是真理,有人說是邪說。
有人說他的理論指引著群眾,改造舊世界,有著雷霆萬鈞的力量,有人卻指責他的理論你斗我斗、蠱惑人心、欺世盜名。 《馬克思靠譜》閱讀指南
一、馬克思是誰?
他的偶像是普羅米修斯,他十七歲時曾寫下“為人類的幸福而工作”的萬丈豪情,有人質疑這不過是高調,他卻用盡一生將高調詮釋成高尚。
他二十多歲時本可輕松地成為猶太拉比或普魯士知名律師,一生優越舒坦,但他卻毅然決然地與家族既定路線決裂,選擇了一條“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荊棘之路。
他的姨父是大名鼎鼎的飛利浦公司的創始人,他的妻兄是普魯士政府的大臣,他卻絲毫沒有借東風之力升官發財,倒是經常喝西北風:一輩子四處流亡,經濟上拆東墻補西墻、捉襟見肘。
他精神生活豐盛高貴,肉體生活卻愁云慘淡。他一輩子研究 money,卻最缺 money。孩子生七個夭折四個,病時沒錢看醫生,死后沒錢買棺材,喪子之痛令他痛不欲生。
他不為了錢,不為了權,為了信仰一往無前。
他難受過嗎?懷疑過嗎?他難受過,但他從未懷疑過。他也是個凡人,他曾跟朋友抱怨:“你知道我不是個熱衷聲譽的人,但世人把我看成一無是處,還是會讓我感到心灰意冷”,但他卻超越凡人,是個偉人,些許嗟嘆之后,他立刻重整旗鼓,義無反顧:“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將灑下熱淚。”
他是誰?他就是全世界赫赫有名的千年思想家,更是為世界指明方向的革命導師——大胡子馬克思。
二、馬克思還活著?
提起馬克思的理論,有人歡欣雀躍,有人咬牙切齒。
有人說他的理論是真理,有人說是邪說。
有人說他的理論指引著群眾,改造舊世界,有著雷霆萬鈞的力量,有人卻指責他的理論你斗我斗、蠱惑人心、欺世盜名。
2016 年是馬克思誕辰一百九十八周年,兩個世紀快過去了,一些人你方唱罷我登場,使出渾身解數試圖證明馬克思已過時,卻令馬克思越來越被證明是正確的。真正過時的,早已被歷史湮沒,又為何如此值得那些人搜腸刮肚,殫精竭慮地去證明?不過是“思想一離開利益就出丑”,馬克思的理論總是“被過時”,恰恰證明有人談“馬”變色,試圖掩人耳目;馬克思的理論總是遭誹謗,恰恰證明他的理論觸動了一些人的核心利益,令其聞風喪膽,寢食不安。
是的,兩個世紀快過去了,但馬克思主義依然有著強大的生命力,依然對現實有著解釋與指導力量,歷史與現實一再證明:馬克思靠譜!有人曾說馬克思的“經濟危機”理論過時了,立即遭到 2007 年美國“次貸危機”的打臉,“次貸危機”直接證明了:資本主義制度下經濟危機永不終結,次貸危機不過是經濟危機的變形,換湯不換藥,究其本質依舊是生產商品的相對過剩;有人曾質疑馬克思關于工人階級的論述過時了,說西方的工人階級現如今都是洋房洋車,哪一位工人赤貧了?君不見 2011 年“占領華爾街運動”上的標語直接寫著“99%”,意思是“99% 的老百姓與 1% 的富豪之間貧富分化加劇”。此外,資本全球化,資本在全世界生根發芽,開膛破肚,尋求著利潤較大化,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到東南亞等發展中國家,這里的工人如馬克思描述的那樣,生產出了高樓大廈卻住不起高樓大廈,生產出了文明卻被人嫌棄粗鄙,工人階級的現狀并未得到根本性改變;有人搬出二十多年前,學者福山在《歷史的終結與的人》里預言西方的民主將成為人類政府的最終形式,卻不曾料到二十多年后,面對西方民主陷入泥沼的困境,面對中國這邊風景獨好的現狀,學者福山也開始不斷反思修正自己的觀點……
三、我們眼中那個彩色的馬克思
盡管我們中的很多人從小就在政治課本里學習了馬克思和馬克思主義,然而,馬克思對很多人而言依舊是面目模糊的,很多人眼中的馬克思主義還僅僅停留在幾個判斷、概念、范疇里。于是,我們決定用《馬克思靠譜》一書給大家描述一位真實的、彩色、依然“活著”的馬克思?!恶R克思靠譜》一書采用歷史與邏輯一致的寫作手法,以馬克思的生平為時間軸線,用九章篇幅,詳細地介紹了馬克思的一生及其重要著作和思想發展脈絡。
在這本書里,你會發現馬克思年輕時和我們一樣,也曾年少輕狂,打架斗毆,給漂亮“妹紙”(燕妮)寫情詩,曾經叛逆的少年讀書思考苦練內功,最終成為思想史上一位德高望重的大俠(及時章);在這本書里,你會跟隨我們閱讀指南一起目睹馬克思獲得哲學“武林秘籍”后,卻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最終超越“師父”黑格爾(第二章);一起見證超越人類歷史上關于友情的一切傳說的——馬克思與恩格斯的摯友情,一輩子(第三章);一起發現馬克思新世界觀的天才萌芽,探索馬克思一生熠熠生輝的兩大發現之一唯物史觀的誕生(第四章);在這本書里,我們將為你揭秘史上最神秘莫測的“意識形態”的秘密所在(第五章);一起目睹馬克思一生中幾次華麗的轉身,最終成為全世界無產階級革命導師(第六章);閱讀本書,你要準備好紙巾、控制好淚腺,在這里,馬克思流亡生涯的無盡苦難、馬克思的赤子情懷與豁達胸襟令你熱淚盈眶(第七章);良藥苦口利于病,藥不能停,咱們還要溫習博學“大夫”馬克思為資本主義這位病號開具的經典“藥方”(第八章);,晚年的馬克思筆耕不輟,生命不息、戰斗不止(第九章)。當然,在這本書里,針對詆毀馬克思的種種謠言,如“馬克思大學里加入了撒旦教”、“馬克思有私生子”等,我們用翔實的史料,嚴謹的考證,澄清事實,以證視聽。
四、馬上學習:在研讀馬克思經典著作的基礎上學習重要講話
馬克思曾說:“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質力量只能用物質力量來摧毀,但是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其中,“批判的武器”就是筆桿子,就是正確的理論。系列重要講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近期成果,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近期成果,是指導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的鮮活的馬克思主義。《馬克思靠譜》一書別具匠心,專門設置“馬上學習”環節,寓意在研讀馬克思經典著作的基礎上深入學習系列重要講話,將思想與實踐相結合,將理論與實際相統一,我們一邊品味一百多年前馬克思經典著作的科學性、規律性、革命性,一邊深刻領會當前鮮活的馬克思主義非凡的理論勇氣、高超的政治智慧、堅韌不拔的歷史擔當精神,親身感受正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制度創造的“中國奇跡”,昨天到今天,從歷史到現實,馬克思主義依然煥發著經久不衰的活力與生命力,馬克思,靠譜!
思想與生活在這里交融,嚴肅與詩意在這里噴薄,不再云山霧罩、不再高冷莫測,《馬克思靠譜》用立體的寫作手法,抽絲剝繭給大家展示一位有血有肉的、鮮活生動的馬克思。他的理論對現實依舊充滿力量,依舊是有力的思想武器。他與今天的“九零后”朋友們深情相遇,馬克思從未遠離。
創世紀》說:上帝說要有光,于是人間就有了光;
啟蒙學者說:人類要用理性的光燭澄照愚癡混沌的天性,呈現出文明理智的教養和境界;
希臘神話說:普羅米修斯不畏宙斯的暴戾,盜天火照亮塵世;
馬克思說:我就是普羅米修斯!
及時章 飛揚吧!青春
一、求學:思考讓叛逆閃閃發光
1. 從叛逆青年到超級學霸
1818 年 5 月 5 日,馬克思出生于德國特里爾的一個猶太律師家庭,小正太馬克思才華橫溢,在家里備受寵愛。中學時的馬克思成績,有明確的人生目標。十七歲時就把“為人類幸福而工作”作為自己的人生夢想。然而中學畢業進入波恩大學的馬克思,卻從三好學生變成了一個“壞”小子。
1835 年,馬克思遵照父親亨利希的安排,進入德國波恩大學法律系讀書,希望畢業之后成為一名律師。但是,馬克思在波恩大學并沒有好好學習,而是花錢大手大腳,經?;ㄌ炀频?,從他和父親的通信來看,馬克思在波恩大學一年花掉了 700 塔勒。700 塔勒是什么概念呢?當時的富家公子一年也不過花掉 500 塔勒,而且馬克思后來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主編《德法年鑒》,那時候他一年的薪水也才 500 塔勒。而且,有了一年 500 塔勒的收入,燕妮的父母可以放心地讓自己的女兒和馬克思結婚了。如果按照購買力平價來算,現在相當于 140000 人民幣。
由此可見,馬克思一年就花掉 700 塔勒,確實可以算得上非常揮霍了。當時馬克思沒有工作,這些錢當然需要掏父親的腰包。馬克思就把那些賬單寄給自己的父親,父親當然很生氣,就在信里罵自己的兒子,說這些賬單是“未結算的卡爾式賬單”。
有趣的是,2012 年的時候,著名的英國廣播公司(BBC)制作了一套紀錄片,名叫《貨幣大師》,介紹了對20 世紀影響較大的三位貨幣理論家,馬克思就是其中一位。但馬克思這位貨幣理論大師一輩子都在和自己支付不起的賬單打交道,也從來沒有算清過這些賬單。這一點在馬克思上大學的時候就表現得很明顯了。
更讓老馬頭疼的是,小馬在大學期間還加入了一個叫“特里爾同鄉會”的組織,他還成了這個組織的頭兒。這個同鄉會就像是咱們在大學里的老鄉會一樣,總組織一些聚會活動,但是他們聚會的地點,就是在波恩各地的酒館里。酒后他們偶爾還要和其他學生打架決斗,甚至還曾被學校關過 24 小時的監禁。
這樣看起來,這個時期的馬克思貌似一個十足的“壞”小子,甚至像個“不良”青年,但實際上,馬克思受過良好的家庭教育。他的父親亨利希本人就深受啟蒙思想的影響,熟讀伏爾泰、萊布尼茨和牛頓等啟蒙思想家的著作。亨利希的思想立場,為他的兒子馬克思營造了一個現代人文主義的思想環境。亨利希熱愛古希臘藝術,喜歡莎士比亞,喜歡歌德、席勒等浪漫主義藝術家,語言天賦很好,拉丁文、希臘文、法文都學得不錯,正經是個有文化底蘊和國際視野的文藝小青年。正因為如此,馬克思一生都對自己的父親景仰備至。據馬克思的女兒愛琳娜回憶,馬克思在晚年的時候,經常念及他的父親,隨身攜帶一張父親的照片。甚至馬克思逝世的時候,他的胸口還放著這張照片,后來恩格斯把亨利希的照片放進了馬克思的棺材中。
話再說回來,老馬看著自己的兒子在波恩大學胡鬧,知道這不是辦法,就安排馬克思轉學去了柏林大學。老馬曾經公開表示過:“我不僅批準我的兒子卡爾 馬克思這樣做,而且我希望他能在柏林大學繼續他在波恩大學開始的法律和公共管理課程。”搬到柏林是馬克思生活中的一項重大變動。柏林和萊茵城市波恩相比是兩個世界。
轉學之后,小馬的精神面貌的確得到了改變,從無望的酗酒文青變成了靠譜的學術宅男。這也讓世界上少了一個詩人,多了一個大神級別的大牛思想家。在這個階段馬克思大量讀書,并且自學英語和意大利語,翻譯了那個提出著名“塔西佗陷阱”的古希臘歷史學家塔西佗的《日耳曼尼亞志》和奧維狄烏斯的《哀歌》等名著,甚至還想建立一個法哲學體系。為此他寫了三百多頁的書稿,翻譯了大量的著作。此刻的馬克思,小宇宙爆發。這個壞小子來了一次華麗麗的轉身。馬克思青年時代這個轉身是怎么實現的呢?
馬克思之所以能從“壞”小子轉變成大學霸,這里有內外兩個方面的原因。從外因來說,柏林大學嚴謹的學風讓馬克思一改從前的浮夸,開始專心于學術研究。柏林大學又名洪堡大學,自從1810 年建校開始就一直是德國的較高學府,可謂是大師輩出,群星璀璨。黑格爾甚至曾經說過,沒有洪堡大學,就沒有光輝燦爛的德意志文明。和馬克思同時代的哲學家費爾巴哈,也曾經在柏林大學讀書。他說,柏林大學學風太好了,這里的學生沒有不認真讀書的,也從不考慮什么喝酒打架的事情,和柏林大學比起來,德國其他大學簡直就是酒館。顯然這次轉學對馬克思影響較大。馬克思自從解鎖了柏林大學這個新地點,就像玩游戲開了外掛一樣,開始拼命地讀書。
從內因來說,馬克思本身就是一個非常重視精神追求的人。他從小博覽群書,而且志存高遠,十七歲的時候語出驚人,說自己要“為人類幸福而工作”,這是何等抱負和胸懷!
馬克思剛上大學的時候,是康德和費希特的鐵桿粉絲,甚至曾經想自創一個抽象的哲學體系。后來馬克思覺得這兩個偶像太務虛了,他們總是像在做數學題目,用一個原理來證明另外一個原理,那么抽象的原理和具體的事實之間到底是什么關系呢?他們不考慮這個問題。以至于馬克思寫了首詩來諷刺他們,詩的及時句就是“康德和費希特在太空中飛翔”。
“在太空中飛翔”,說得挺美,但不就是諷刺他們不切實際、不接地氣嘛!不過,諷刺歸諷刺,馬克思自己也想不出解決的辦法,一時郁悶得竟然病倒了。在養病期間,馬克思又讀
了一遍黑格爾的著作,發現黑格爾的辯證法恰恰可以解釋抽象的原理是怎樣一步步轉化為具體的現實的,這就克服了康德哲學中抽象和具體的對立,馬克思一下子腦洞大開,病都好了一半。這種思想上的升華帶給馬克思強烈的精神快感,他在給父親的一封信中描述了自己那種癲狂的狀態——腦袋上是亂蓬蓬的頭發,穿著邋遢的外衣,像個瘋子一樣在柏林的施普雷河邊亂跑,甚至還跑到大街上,看到個路人上去就是一個擁抱,邀請人家和自己一起慶祝。一般大思想家,都有點馬克思這樣的狂熱勁頭。畢竟對他來說,追求知識和真理,才是人生的頭等大事。
馬克思的求學經歷說明,年輕人的“壞”有兩種,一種是面對現實的冷酷,放棄青春理想后的自我放逐和墮落,另一種是懷揣理想,但面對理想和現實的落差,理想一時難以實現,又想不通而形成的叛逆與發泄。青春期的馬克思就是探索中的叛逆。馬克思看似是個“壞”小子,看似叛逆頹廢,但是他從未丟棄過他的青春理想,從未放逐對人類幸福和世界未來的思考和探索。他一旦尋找到探索知識的正確道路,就開始在追夢的道路上奔跑領航,散發出人生燦爛的光芒。
2.“新的神”—— 黑格爾
馬克思在柏林大學讀書的時候給父親寫的一封信,里面有一句話:“帷幕降下來了,我最神圣的東西已毀,必須把新的神安置進去。我從理想主義……轉而向現實本身去尋求思想。”這里面“新的神”指什么呢?青少年時代的馬克思崇拜的偶像是康德和費希特。他希望自己能像康德那樣在學術上建構出一種像幾何學那樣的抽象理論體系。馬克思說干就干,在柏林大學及時年就試圖創造一種抽象的法哲學體系,而且還寫出了 300 多頁的書稿。不過,馬克思在給父親的信中說,當他寫到“實體的私法的結尾部分,我看到了全部體系的虛假,體系的綱目近似康德的綱目,而執行起來卻不是那樣”。馬克思在那個時就發現,抽象的體系和具體的問題之間有著一條很大的鴻溝。
由于馬克思寫他的法哲學著作寫得很苦悶,發現問題卻找不到出路,著急之下就病倒了。在養病期間,馬克思又再次把黑格爾的著作通讀了一遍。他發現,黑格爾哲學中的辯證法思想,正好可以克服康德哲學當中抽象和具體的對立、實然和應然的對立。自此之后,馬克思就開始傾心黑格爾哲學。
也正是在這個背景下,馬克思寫信給自己的父親,他說的那個“新的神”,其實就是指的黑格爾??梢?,年輕時的馬克思是多么地熱愛思考,他儼然已經把啟發他思想的精神偶像
黑格爾當作“神”了。馬克思對這次思想的轉變頗為興奮,他在給父親的信中寫道,在有了這個思想上的升華之后,他“就像狂人一樣在骯臟的施普雷河水旁的花園里亂跑,我甚至
和我的房東一塊兒去打獵,然后又跑到柏林去,想擁抱每一個遇見的人”。就這樣,馬克思違背了父親讓他做一個律師的愿望,選擇哲學作為自己研究的對象。
馬克思經歷了這次思想轉變之后,就經朋友引薦,參加了柏林大學的“博士俱樂部”,這是一個青年黑格爾派的組織。黑格爾活著的時候說,上帝是不存在的,主導人類命運的不是上帝,而是“理念”,但同時他又說神是“理念”的象征。這樣,黑格爾就在理性和信仰、宗教和哲學之間和了一把稀泥。他的一幫弟子覺得自己老師抬高理性貶低信仰是不對的,要求維護宗教的;而另一幫弟子覺得不能對宗教讓步,并竭力做出無神論的結論。黑格爾死后,他的這兩幫弟子公開分裂。前者因為有保守的傾向,就被叫做老年黑格爾派,后者因為有激進的傾向,就被叫做青年黑格爾派。
青年黑格爾派的代表人物施特勞斯打響了及時槍。他寫了一本書叫《耶穌傳》,這本書影響非常大。施特勞斯揭露了基督教福音故事的因果聯系和邏輯矛盾,比如圣母瑪利亞受圣靈感動懷孕、耶穌復活以及類似的“神跡”,清除了附加在耶穌身上的神秘光環,得出結論說耶穌本人只不過是一個年輕的普通猶太傳教士。而后世之所以流傳基督的神話,是因為早期基督教社團用幻想的傳說表達的對救世主降臨的期待,是一種無意識的雜湊。既然耶穌只不過是個真實的歷史人物,那他就只有有限的歷史意義,并不是真理的象征。這樣施特勞斯就把耶穌從神還原成了真實的人。后來,青年黑格爾派的另一個代表人物布魯諾 鮑威爾提出了“自我意識”的概念,鮑威爾比施特勞斯更進一步,他說宗教僅僅是人的“自我意識”的一種異化形式,是對人的普遍本質的歪曲。由于基督教號召人們崇拜這種“自我意識”的異化形式,因此必然是“人類精神的枷鎖”,是麻醉人民的“鴉片”。大家注意,我們
熟知的馬克思的“宗教是人民的鴉片”這個說法,其實最早來源于鮑威爾。不管是施特勞斯的《耶穌傳》,還是鮑威爾的“自我意識”,都對當時的德國知識界產生了巨大的宗教解放作用。馬克思本人就在他們的影響下,逐漸從少年基督教信徒,轉變成為一個無神論者。
3. 只思不讀,走火入魔;又思又讀,立地成佛
馬克思的求學經歷給我們較大的啟發或許就是思考讓叛逆閃閃發光。不過,讓馬克思華麗轉身的思考絕不是胡思亂想,而是建立在扎實讀書基礎上的理性思考。馬克思之所以走出叛逆,走向偉大,不但因為他善于思考,而且因為他大量閱讀。當年曾經有小朋友給楊絳先生寫過一封信,信里洋洋灑灑表達著自己對人生的困惑與不解。楊絳先生的回信既誠懇又毫不客氣:“你的問題在于你讀書不多而又想得太多。”
楊絳先生的回答其實一針見血地指出當前普遍存在的一種社會心態——浮躁。浮躁其實就是不知以為知,少知以為多知,說白了就是不讀書,但又自以為是,就是俗語所言,一瓶不
滿半瓶咣當?,F在一些年輕朋友,每天喊著空虛寂寞冷,要么玩世不恭,要么憤世嫉俗,要么娛樂至死,看韓劇、追歐巴、打游戲、玩桌游,就是不讀書,自己胡思亂想瞎琢磨一通,反而覺得自己獨立思考白里透紅與眾不同,天下無敵,這其實就是拿幼稚當個性。“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讀書就像練內功,練武之人若沒內力,強行練武功秘籍容易走火入魔,
倒行逆施。學習思考就像吃東西,得有原料,不然只能消化自己原有的組織,長久下去新陳代謝必然失調。古有荀子《勸學篇》: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今有的“勸學篇”:勤于學、敏于思,堅持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以學益智,以學修身,以學增才。
咱們青年人一定要謹遵古今“勸學篇”囑咐,有精神追求,多讀書苦練內功,擺脫低等感官刺激,增強理性思考,不能荒蕪了我們靈魂的根據地。
現在,很多人在買房買車面前一擲千金,十分慷慨,但是買本書時卻摳摳唆唆。一位作家曾說過:“漂亮和美麗是兩回事。一雙眼睛可以不漂亮,但眼神可以美麗。一副不夠標致的面容可以有可愛的神態,一副不的身材可以有好看的儀態和舉止。這都在于一個靈魂的豐富和坦蕩?;蛟S美化靈魂有不少途徑,閱讀是其中易走的,不昂貴的,不須求助他人的捷徑。” 可以說,閱讀可以提升人的內在美,豐富一個人的靈魂。閱讀和旅行,身體和靈魂總要有一個在路上。孤獨與寂寞雖都是獨處,但孤獨的人因為靈魂充實并不空虛,而寂寞的人則因為精神的寂寥而備感無聊。閱讀是治療空虛無聊的一劑良藥,閱讀能夠讓我們孤獨但不寂寞。通過閱讀,我們可以跨越時空跟書中的人物,或是書的作者互訴衷腸,坦誠相待,我們可以與偉人對話,與信仰同行,從而提升內在美,豐富靈魂,豐盈精神。
說:“理想信念就是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要想不缺“鈣”,就得多讀書。要想強
該書聚焦年輕群體,脫口秀、說唱音樂、動漫等元素,貼合年輕人群的氣質與興趣;《馬克思是個90后》在青年群體中引發風潮,成為熱議話題。
——央視《新聞聯播》
一首《馬克思是個90后》的說唱音樂從電視欄目火到微信朋友圈,這首歌的制作團隊,竟是一群80后、90后年輕人。這似乎并不契合社會對思想多元的80后、90后的一貫印象,但細想又不出意料,因為一個有上進心、有責任感、有現實情懷的青年,一旦接近真正的馬克思主義,很容易為其所吸引。
——《人民日報》
該書聚焦年輕群體,脫口秀、說唱音樂、動漫等元素,貼合年輕人群的氣質與興趣;《馬克思是個90后》在青年群體中引發風潮,成為熱議話題。
——央視《新聞聯播》
一首《馬克思是個90后》的說唱音樂從電視欄目火到微信朋友圈,這首歌的制作團隊,竟是一群80后、90后年輕人。這似乎并不契合社會對思想多元的80后、90后的一貫印象,但細想又不出意料,因為一個有上進心、有責任感、有現實情懷的青年,一旦接近真正的馬克思主義,很容易為其所吸引。
——《人民日報》
有90后讀者感慨“感覺馬克思來到了我們年輕人身邊,不是那個寫在課本里的呆板的大胡子老頭了”,有80后讀者反省“在這個浮躁的社會,我們到底應該如何生活才有意義?”
——新華社
不得不說,《馬克思靠譜》一書走心、貼切且富有青春氣息,在推動馬克思主義的時代化、中國化和大眾化方面,它確實靠譜!
——《光明日報》
真實的,有血有肉的,多彩的,多面的。這是他們想要展示的馬克思。
——《中國青年報 》
馬克思與90后,看似風馬牛不相及。但究竟二者有多遠?馬克思,這個億萬中國學生心中熟悉的陌生人,次以流行文化的方式和成長在后冷戰時代的90后相遇。
——澎湃新聞
歡快的rap、流行的飛碟車、甚至借鑒《太陽的后裔》的包裝……你能否想到,這竟是一檔剖析馬克思的人生、暢談馬克思主義的讀書類電視節目現場?
——中國青年網
馬克思靠譜》用真正接地氣、極富感染力的方式再現了馬克思個人真實的魅力及馬克思主義在當下積極的現實意義,讓人們愿意放下“標簽化”的偏見,真讀真懂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著作,讓馬克思主義的宣傳做到了走心入腦。看來,主流思想要接地氣,“飛入尋常百姓家”,關鍵還在于如何講。
——騰訊網
在中國媒體融合傳播影響力榜中,《馬克思靠譜》在融合技巧評價上得到9.09分,在15個上榜作品中得分,成為眾多作品中受年輕人追捧的思想讀物。
——2016媒體發展論壇:職責與使命
好像還不錯
hhhhhh
深入淺出?。。。。。。。。。。。。?!
第二次購買,寫給八零后的馬克思主義,很容易理解的哲學,好評!
第二次購買了,送朋友
我非常喜歡
非常不錯,很有幫助,讓人茅塞頓開,當當越辦越好。
進一步了解馬克思。
辦公室人手一本,貼地氣的講述
很喜歡鐘君老師,書還沒看
不錯,很貼地氣,馬上學習這個欄目很有創意!
開拓視野,是一本很棒的書
可讀性強,隨便看看,主要還是奔著徐川來的
書不錯 值得購買 質量不錯
當當送貨太快了,保裝完好,在當當多次購買圖書,還會繼續,謝謝快遞小哥的火速送貨。
Satisfied
政治也可以很詼諧。值得好好看。
包裝很好,書不錯
咯墨跡家里下雨時酷我計劃經濟最
難得好書,不錯,很好,值得收藏。
物流速度太慢
鮮活的馬克思,我們聽到馬克思就覺得難懂 其實不然 馬克思是一個有色彩的馬克思
把意識形態里飄在腦海中的詞匯落地,生動有趣不枯燥。從此更加堅定了共產主義信念
通俗讀物哈!適合入門,繼續深入還是要讀嚴肅的學術著作
馬克思是個好導師,更要用好今天的馬克思主義
老馬的思想,雖經歲月磨蝕,仍不愧為人類幸福的夢想寶典
一本書,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了馬克思奮斗的一生,為了全人類的自由解放,奮不顧身,甘于貧困,他失去的是現實的枷鎖,獲得的是偉大的事業。
鐘君男神推薦的書品質果然有保證,很通俗易懂而且讓人一下子就記住了很多知識
可以的,在輕松的文字中知道一些馬克思的思想,當然這只是初級讀物。
看評論說的那么好,說實話內容還是瞞失望的,一大半都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雞湯太濃,
還沒讀過,只是拆封看了印刷。此書是為孩子買的,是學校推薦,要求寫讀后寫讀后感的。看到書名,直覺告訴我,此書可讀性強
80/90后看過來!本書的編寫者都是國內馬克思主義研究領域和傳媒領域的少壯派代表人物,觀點新銳,敘說方式貼近八零后九零后的年輕人。
本書用走心、妥貼且青春的表述方式講述了馬克思的一生及思想理論精髓,讓年輕讀者們穿越時空,與一個有血有肉有靈、與九零后的心靈足跡無比契合的馬克思相遇,有趣、有料、有識。
因為自己是思政專業的學生,所以沖書名買了一本,還沒看,應該很不錯吧o(^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