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公是廣西中部地區廣泛存的重要儀式專家,他們既受道教傳統影響,又具有師教儀式傳統特色。本書主要關注桂中地區的上林縣西燕四個師公班,在梳理上林地方歷史與師公宗教知識譜系的基礎上,分析師公的師承譜系與所處的宗教市場環境,師公儀式承繼與建構,以及儀式文本對于師公儀式承繼與建構所起的作用等,從而揭示了桂中壯族地區借助宗教文化融入中華大一統的歷史路徑。
儀式既是考究某一宗教知識傳統承繼與建構的媒介,亦是觀察地方社會文化的一個重要視角。中國文化的統一性與多樣性特征可由儀式傳統研究得以更好的立體展現。師公是廣西中部地區廣泛存的重要儀式專家,他們既受道教傳統影響,又具有師教儀式傳統特色。
本書主要關注桂中地區的上林縣西燕四個師公班,在梳理上林地方歷史與師公宗教知識譜系的基礎上,分析師公的師承譜系與所處的宗教市場環境,師公儀式承繼與建構,以及儀式文本對于師公儀式承繼與建構所起的作用等,從中可以看出,師公借著宗教儀式傳承成為地方文化的書寫者和展演者,他們對儀式及其空間和社群的想象性描述,不僅為晚近地方鄉民提供了觀察外部的窗口,而且成為地方文化的一種顯著特征。研究師公對儀式文本及儀式過程的傳承與修構,可以揭示了桂中壯族地區借助宗教文化融入中華大一統的歷史路徑。
覃延佳,壯族,1984年11月生于廣西上林縣,畢業于中山大學歷史學系,獲歷史學博士學位(歷史人類學專業)。現為云南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講師、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云南大學西南邊疆少數民族研究中心講師,云南大學民族學博士后流動站研究人員。主要研究方向為歷史人類學、華南民族間宗教、中越邊區族群社會與文化、越南社會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