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國史002:英雄的棋局·三國軍事地理大勢圖書
人氣:52

國史002:英雄的棋局·三國軍事地理大勢

指文圖書出品:從軍事地理的視角解讀三國時代的天下大勢。
  • 所屬分類:圖書 >歷史>史學理論>歷史研究  
  • 作者:[趙春陽] 著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516815243
  • 出版社:臺海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09
  • 印刷時間:2017-09-01
  • 版次:1
  • 開本:16開
  • 頁數:280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膠訂
  • 套裝:

內容簡介

本書以《三國志》為依據,以《三國演義》為參照,把三國版圖抽象成形如中字的11個軍事地理單元,從地理角度分析了三國時期發生的數十次戰爭,解釋了東漢崩潰、三足鼎立、西晉統一的深層原因,把讀者耳熟能詳的三國故事講述得別有新意。

編輯推薦

從軍事地理的視角解讀三國時代的天下大勢。以《三國志》為依據,以《三國演義》為參照,構建中字模型,借助近百張衛星地形圖,立體解析三國時代的軍事地理。

作者簡介

趙春陽,沈陽人,大學老師,主講四大名著,三國講壇創始人,著有《三國武將排名》。

目錄

緒論:英雄的棋

一、 棋盤:中字模型

中字模型的建立

中字模型的驗證

二、 開局:漢室傾頹

豪杰并起

董卓亂政

三、 落子:群雄割據

撫御六合:河北

制命天下:關西

天下重心:中原

地勢陸通:徐州

秦巴鎖鑰:漢中

南北腰膂:南陽緒論:英雄的棋

一、 棋盤:中字模型

中字模型的建立

中字模型的驗證

二、 開局:漢室傾頹

豪杰并起

董卓亂政

三、 落子:群雄割據

撫御六合:河北

制命天下:關西

天下重心:中原

地勢陸通:徐州

秦巴鎖鑰:漢中

南北腰膂:南陽

江淮襟帶:淮南

天府之土:巴

帝王之資:荊州

天塹之表:江東

枕山襟海:嶺南

四、對弈:弱肉強食

中原與河北之間的戰爭

中原與關西之間的戰爭

中原與徐州之間的戰爭

漢中與關西之間的戰爭

南陽與中原之間的戰爭

淮南與徐州之間的戰爭

漢中與巴蜀之間的戰爭

南陽與荊州之間的戰爭

淮南與江東之間的戰爭

荊州與巴蜀之間的戰爭

荊州與江東之間的戰爭

荊州與嶺南之間的戰爭

五、 收官:三分歸晉

從群雄割據到三足鼎立

三足鼎立局面的穩定性

從三足鼎立到一統天下

附錄:《讀史方輿紀要?歷代州域形勢》三國部分

參考文獻

后記

在線預覽

棋盤:中字模型

三國,是英雄的棋局。

世人以紋枰為盤,石子為棋,計算勝負。

英雄以大地為盤,兵將為棋,爭奪天下。

三國志》是紀傳體史書,以人物為中心,讀《三國志》相當于以及時人稱視角感受三國歷史?!度龂萘x》是歷史演義小說,以事件為中心,看《三國演義》相當于以觀眾視角欣賞三國故事?!队⑿鄣钠寰?mdash;三國軍事地理大勢》將以軍事地理單元為中心,與您站在上帝視角一起俯瞰三國時代英雄的棋局。

東漢末年,最亂的時候地方割據勢力多達11股,分別是袁紹、韓遂、曹操、呂布、張魯、張繡、袁術、劉璋、劉表、孫策、士燮。當時地方行政機構分為州郡縣三級,全國共有13個州,州下設郡,共有158個郡,郡下設縣,共有1190個縣。在11股割據勢力中,袁紹坐擁冀青幽并四州但只是一股勢力,而袁術只有淮南一個郡但也是一股勢力,看來,用13州劃分11股割據勢力是不的。于是我們就要引入一個概念:軍事地理單元。

軍事地理單元指的是地形上相對封閉,資源上能夠自給自足的地理區域。一旦天下大亂,這種區域易守難攻,錢糧充足,很容易形成割據。漢末三國時期,中國版圖上的軍事地理單元正好有11個,分別是:河北、關西、中原、徐州、漢中、南陽、淮南、巴蜀、荊州、江東、嶺南。這11個軍事地理單元的位置關系可以用中字模型來表示。

我們再把割據勢力加上去,就可以得到漢末群雄割據模型。

開局:漢室傾頹

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天下大亂,地方勢力增強,具體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政治上州牧只手遮天,如劉璋、劉表、士燮。東漢的地方行政機構沿襲了秦漢以來的郡縣兩級,全國一共有158個郡,1190個縣,在郡之上,設有州,全國一共有13個州。不過,州僅僅是個監察單位,州刺史只負責考核郡守和縣令的政績,既無政權也無兵權。但漢靈帝采納太常劉焉的建議,把州設為郡縣之上的更高一級行政單位,設置州牧,集軍政大權于一身,只手遮天,逐漸形成割據。

二是經濟上豪族富可敵國,如袁術、袁紹。東漢的經濟制度可分為莊園經濟和小農經濟。隨著東漢末年天氣變冷,糧食減產,小農經濟瀕臨崩潰,土地兼并和人口依附加劇,窮人越來越窮,富人越來越富,許多豪族富可敵國,逐漸形成割據。棋盤:中字模型

三國,是英雄的棋局。

世人以紋枰為盤,石子為棋,計算勝負。

英雄以大地為盤,兵將為棋,爭奪天下。

三國志》是紀傳體史書,以人物為中心,讀《三國志》相當于以及時人稱視角感受三國歷史?!度龂萘x》是歷史演義小說,以事件為中心,看《三國演義》相當于以觀眾視角欣賞三國故事?!队⑿鄣钠寰?mdash;三國軍事地理大勢》將以軍事地理單元為中心,與您站在上帝視角一起俯瞰三國時代英雄的棋局。

東漢末年,最亂的時候地方割據勢力多達11股,分別是袁紹、韓遂、曹操、呂布、張魯、張繡、袁術、劉璋、劉表、孫策、士燮。當時地方行政機構分為州郡縣三級,全國共有13個州,州下設郡,共有158個郡,郡下設縣,共有1190個縣。在11股割據勢力中,袁紹坐擁冀青幽并四州但只是一股勢力,而袁術只有淮南一個郡但也是一股勢力,看來,用13州劃分11股割據勢力是不的。于是我們就要引入一個概念:軍事地理單元。

軍事地理單元指的是地形上相對封閉,資源上能夠自給自足的地理區域。一旦天下大亂,這種區域易守難攻,錢糧充足,很容易形成割據。漢末三國時期,中國版圖上的軍事地理單元正好有11個,分別是:河北、關西、中原、徐州、漢中、南陽、淮南、巴蜀、荊州、江東、嶺南。這11個軍事地理單元的位置關系可以用中字模型來表示。

我們再把割據勢力加上去,就可以得到漢末群雄割據模型。

開局:漢室傾頹

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天下大亂,地方勢力增強,具體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政治上州牧只手遮天,如劉璋、劉表、士燮。東漢的地方行政機構沿襲了秦漢以來的郡縣兩級,全國一共有158個郡,1190個縣,在郡之上,設有州,全國一共有13個州。不過,州僅僅是個監察單位,州刺史只負責考核郡守和縣令的政績,既無政權也無兵權。但漢靈帝采納太常劉焉的建議,把州設為郡縣之上的更高一級行政單位,設置州牧,集軍政大權于一身,只手遮天,逐漸形成割據。

二是經濟上豪族富可敵國,如袁術、袁紹。東漢的經濟制度可分為莊園經濟和小農經濟。隨著東漢末年天氣變冷,糧食減產,小農經濟瀕臨崩潰,土地兼并和人口依附加劇,窮人越來越窮,富人越來越富,許多豪族富可敵國,逐漸形成割據。

三是軍事上軍閥擁兵自重,如韓遂、呂布、曹操、張繡、孫策。東漢末年,狼煙四起,西有羌族叛亂,東有黃巾起義,北有匈奴侵擾,后又值董卓亂政,一批軍閥在戰爭中鍛煉了自己,壯大了部隊,擁兵自重,逐漸形成割據。

四是思想上宗教領袖一呼百應,如張魯。東漢末年,瘟疫流行,在現有醫學失效的情況下,老百姓只能求助于宗教。一些宗教領袖以治病救人為幌子,廣招信徒,一呼百應,逐漸形成割據。

地方勢力增強的同時,中央皇權卻開始衰微。東漢中后期10位皇帝的平均登基年齡為10.6歲,平均死亡年齡為18.7歲。皇帝太小無法執政,皇權就落入外戚和宦官手中。少帝時,外戚和宦官在對抗中同歸于盡,董卓乘虛而入,獨攬大權。董卓為了扶持自己的勢力,廢少帝,立獻帝,遷都長安,東漢皇權僅有的一點尊嚴喪失殆盡。

州牧、豪強、軍閥、宗教領袖,每一種勢力憑借自己的優勢都具備了獨霸一方的實力,董卓亂政的導火索一經點燃,天下大亂,群雄割據,東漢王朝就此崩潰。

落子:群雄割據

東漢末年,中國版圖上一共有11個軍事地理單元,到了建安年間,11個軍事地理單元被11股勢力割據。這11股勢力之所以能割據成功,是因為軍事地理單元滿足地理封閉性和資源自足性。

河北北有燕山,南有黃河、山東丘陵,西有太行山,東有渤海,形成天然屏障。河北境內有海河平原,面積約12.8萬平方公里,由海河、灤河等河流沖積而成,灌溉便利,盛產小麥。河北地區又與北方草原臨近,可以提供優良戰馬。

關西北有黃土高原,南有秦嶺,西有大漠,東有華山、崤山、黃河,形成天然屏障。關西境內有渭河平原,面積約3.6萬平方公里,由渭河及其支流涇河、洛河等河流沖積而成,灌溉便利,盛產小麥。關西的隴右地區為草原,盛產優良戰馬。

中原北有黃河,南有伏牛山、桐柏山、淮河,西有華山、崤山、黃河,東有微山湖、銅山、駱馬湖、洪澤湖,形成天然屏障。中原位于黃淮平原,面積超過10萬平方公里,由黃河、淮河等河流沖積而成,灌溉便利,盛產小麥。

徐州北有山東丘陵,南有淮河,東有大海,西有微山湖、銅山、駱馬湖、洪澤湖,形成天然屏障。徐州境內有蘇北平原,總面積約3.5萬平方公里,由微山湖、駱馬湖、泗水、洪澤湖等水系沖積而成,灌溉便利,盛產小麥。

漢中位于漢中盆地,北有秦嶺,南有大巴山,西有岷山,東有武當山,形成天然屏障。漢中盆地又稱漢中平原,由漢水沖積而成,灌溉便利,盛產水稻、小麥。

南陽位于南陽盆地,北有伏牛山,南有漢水、大洪山,西有武當山,東有桐柏山,形成天然屏障。南陽盆地內有唐白河平原,由唐河、白河等河流沖積而成,灌溉便利,盛產小麥、水稻。

淮南北有淮河,南有長江,西有大別山,東有大海,形成天然屏障。淮南境內有江淮平原,由肥水、巢湖、施水、濡須水沖積而成,灌溉便利,盛產水稻、小麥。

巴蜀位于四川盆地,北有大巴山,南有大婁山,西有邛崍山、大涼山,東有巫山,形成天然屏障。四川盆地內有成都平原,面積近1萬平方公里,由長江及其支流沖積而成,又有自古聞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灌溉發達,盛產水稻。

荊州位于兩湖盆地,北有漢水、大洪山,南有五嶺,西有巫山,東有大別山、幕阜山、九嶺山、羅霄山,形成天然屏障。兩湖盆地又叫兩湖平原,總面積約為5萬平方公里,兩湖平原古有云夢大澤,河湖密布,灌溉便利,盛產水稻。

江東北有長江,西有大別山、幕阜山、九嶺山、羅霄山,東南皆為大海,形成天然屏障。江東西有鄱陽湖平原,東有太湖平原,連接兩者的是長江下游的沖積平原,總面積約5萬平方公里,河湖密布,灌溉便利,盛產水稻。

嶺南北有五嶺,東南皆臨大海,西有云貴高原,形成天然屏障。嶺南地區西有紅河三角洲,東有珠江三角洲,總面積超過7萬平方公里,河流密布,灌溉便利,盛產水稻。

對弈:弱肉強食

雖然漢末三國時期的11個軍事地理單元相對封閉,但是它們之間也存在通道,可以進行軍事行動。

中原與河北之間有鄴城到許都的捷徑,由鄴城南下,經過黎陽、白馬、延津、官渡,到達許都,曹操與袁紹之間的官渡之戰即發生在這條路上。

中原與關西之間有從洛陽到長安的兩京古道,曹操曾沿這條路征討馬超、韓遂。

中原與徐州之間道路平坦,由許都經睢陽過小沛可到彭城,曹操沿著這條路先后進攻過陶謙、呂布、劉備。

漢中與關西之間自西向東有祁山道、陳倉道、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曹操征張魯、諸葛亮北伐、姜維北伐、鐘會滅蜀分別從中取道。

南陽與中原之間有宛城到洛陽的宛洛大道和許都到宛城的方城夏道,孫堅曾由宛洛大道討伐董卓,曹操先后3次由方城夏道征討張繡。

淮南與徐州之間道路平坦,由下邳可到壽春、鐘離、盱眙、淮陰等地,袁術與劉備、呂布在這些道路上有過多次交鋒。

漢中與巴蜀之間有金牛道、米倉道、陰平道,劉備征漢中走的是金牛道,張郃進攻巴中走的是米倉道,鄧艾滅蜀走的是陰平道。

南陽與荊州之間有江陵到襄陽的荊襄古道,曹操南征荊州,關羽北伐襄陽走的都是這條路。

淮南與江東之間有三條水路,分別是皖縣到皖口,合肥到濡須口,廣陵到京口,曹魏與孫吳之間的多次戰爭都圍繞3個渡口展開。

荊州與巴蜀之間有白帝城到江陵的三峽通道,夷陵之戰劉備走的是陸路,劉備入川、王濬滅吳之戰走的都是水路。

荊州與江東之間有夏口到柴桑的水路,孫權剿除黃祖的系列戰即由這條水路進軍。

荊州與嶺南之間西有衡陽到桂林的零陵嶠道,東有衡陽到番禺的桂陽嶠道,步騭南征吳巨時走的是零陵嶠道。

收官:三分歸晉

建安末年,11股割據勢力只剩下曹、劉、孫三家,魏、蜀、吳三足鼎立的局面就此形成。

之所謂從11股勢力縮小到了3股而不是2股或4股,是因為這3股勢力處于三種地形上:魏國在平原、蜀國在山地、吳國在水鄉。也就是說,從更高的高度俯瞰三國,11個軍事地理單元可以縮減到3個:北方平原、西南山地、江南水鄉,中字模型變成了品字模型。在冷兵器時代,單一兵種統一單一地形相對容易,但是跨兵種跨地形作戰相對困難,因此從190年到220年,11股割據勢力剩下了三家。

從公元220年到公元263年,長達43年的時間里,魏、蜀、吳三足鼎立的局面非常穩定,誰也無法拿到對方一個軍事地理單元。三足鼎立局面為什么會如此穩定呢?原因有二,一是資源大體相當,二是兵種各有優勢。

由于魏國的強大,吳蜀兩國總體上保持著結盟的狀態,三足鼎立的局面也可以看作魏國與吳蜀聯盟之間的南北對峙。在中字模型的11個軍事地理單元中魏國占有6個,吳蜀聯盟占有5個,如果去掉漢中、南陽、淮南三個南北通道,雙方各占4個,魏國和吳蜀聯盟在資源方面大體相當。

兵種方面,魏國地處平原,配備金戈鐵馬的騎兵強大;蜀國地處山地,配備強弓硬弩的步兵強大;吳國地處水鄉,配備高帆大船的水兵強大。蜀國坐擁高山之利,魏國的騎兵無所適從;吳國憑借長江之險,魏國的騎兵也只能望洋興嘆。而吳蜀兩國都缺少強大的騎兵,無法與魏國逐鹿中原。

魏蜀吳三國經過43年的平穩發展,魏國逐漸掌握了蜀國的造弩技術和吳國造船技術,制造了大量的弓弩和艦船,在裝備上追上甚至超過了吳蜀兩國。而戰馬作為一種自然資源,短時間無法大量繁殖,吳蜀兩國與魏國始終存在差距。

公元263年,優勢最終轉化為勝勢,魏國在漢中這條南北通道上取得突破,并引起多米諾骨牌效應,在短短17年內由魏國的替代者晉國統24小時下。

……

媒體評論

趙春陽是位年輕有為的學者,他的新作《國史002:英雄的棋局——三國軍事地理大勢》選題角度、史料組織、語言論述都具有新穎性、知識性、可讀性,是國內新的三國軍事地理著作,為此,我特別推薦。

——中國三國演義學會秘書長 鄭鐵生

本書通過地理的矩陣,破解演義和歷史當中的荒腔走板,呈現三國的本來圖景和影像,在方法論上找到了一把非常關鍵的鑰匙,相信這把鑰匙能帶領大家發現真正屬于三國的奇珍異寶。

——《人民日報》香港分社社長 曹宏亮

在棋盤型軍事地理格局上,考察三國這段特殊的歷史,春陽君提出的中字模型是有道理的。清晰的地理脈絡有助于理清復雜的歷史線索。中字模型對認識三國時期的政治軍事角逐具有較強的解釋力。

——《布局天下:中國古代軍事地理大勢》作者 饒勝文

本書作者跳出了傳統的人文思維,從解構地理板塊入手,以中字模型解讀三國時期的政治博弈。相信這個模型,不僅能夠幫助讀者換個角度了解三國歷史,更能借此一窺中國古代地緣政治博弈的規律。

——《地緣看世界》作者 溫俊軒

讀到春陽的新作《國史002:英雄的棋局——三國軍事地理大勢》,激動萬分,雖為同行,實乃長江后浪。這本書呈現了三國地理研究的又一新手段,且與傳統方式不同,猶如數學模型,可喜,可賀。數十萬字的著作,全為干貨,付出的辛勞可想而知。

——《三國風云地圖說》作者 許盤清

三國文化的研究成果可謂林林總總、方方面面,我所收藏各種書籍即超百種。但是,從地緣研究切入,分析三國時期的地緣政治、地緣經濟、地緣軍事以及地緣人才組群,并形成專著,本書可謂開風氣之先。

——《讀三國演義》作者 董志新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呵呵紅紅火火

2017-09-28 20:55:58
來自海峰藏**的評論:

挺新穎的講三國,

2017-10-14 14:40:4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觀點新穎,論述單薄此,地圖詳盡,不錯。

2017-10-31 02:05:2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角度獨特.

2017-11-07 09:30:37
來自yuanfan**的評論:

對三國愛好者大有幫助,特別是

2017-11-09 16:14:1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一直關注此書 價格不錯就買了

2017-11-09 20:29:44
來自bankelv**的評論:

從軍事地理學的角度解讀三國,不一樣的視角

2017-11-10 19:42:58
來自xyz1160**的評論:

不錯的商品

2017-11-11 17:05:32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非常棒,小朋友十分喜歡閱讀,內容豐富,制作精美,好評?。。。?!

2017-11-14 12:49:53
來自千***崗**的評論:

寫三國的書很多了,這本書的內容很好。

2017-11-18 07:39:10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書好很滿意

2017-11-19 16:46:3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寫的還不錯,存在個別小錯誤需要訂正,另外淺顯了一些,深層次的發掘較少

2017-10-27 23:22:10
來自iverson**的評論:

幾乎是一口氣讀完的,緊張,刺激,還充滿懸念與各種智慧!

2017-11-06 18:26:35
來自晉***使**的評論:

指文圖書,三國軍事地理,很新穎的視角,值得一讀。

2017-11-07 21:33:0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三國故事,耳熟能詳,從地理的角度來講解,很有意思。

2017-11-01 15:25:01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