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民族傳統(tǒng)體育運動系列"叢書中的一本。全書共分去七章,主要介紹了龍舟的歷史,龍舟、粽子與端午習俗,我國各地龍舟造型和競渡形式,龍舟競賽的器材,龍舟競賽的基本技術,走向規(guī)范化、國際化的龍舟競賽以及龍舟文化。
杜達羅,從事水上運動40余年,參加過4屆全國運動會,在1959年及時屆全國運動會上,獲雙人賽艇和八人賽艇兩項第三名(任舵手)。后任廣東女子賽艇隊教練,在1975年第三屆全國運動會上,帶隊奪得八人賽艇冠軍。1981年任廣東省帆板隊教練,帶隊參加全國苜屆帆板錦標賽,奪得男
及時章 龍舟的歷史
一、我國龍舟歷史悠久
二、龍舟運動源遠流長
三、龍舟的起源
四、端午龍舟競渡與屈原
五、龍舟競渡與造船
六、賽龍奪錦的趣事
七、我國少數(shù)民族的賽龍舟活動
八、"老外"也有龍舟賽
第二章 龍舟、粽子與端午習俗
一、端午節(jié)的由來
二、端午節(jié)的習俗
(一)插菖蒲、艾草與佩香囊
(二)懸鐘馗像
(三)扔災
(四)游百病
三、廣州端午的傳統(tǒng)習俗
四、亞洲部分國家的端午習俗
(一)韓國
(二)日本
(三)新加坡
五、我國端午的粽子
六、"老外"的粽子
(一)日本
(二)越南
(三)泰國
(四)墨西哥
(五)印度尼西亞
(六)新加坡
(七)哥斯達黎加
(八)馬來西亞
(九)菲律賓
(十)秘魯
第三章 我國各地龍舟造型和競渡形式
一、廣東
(一)順德
(二)廣州
(三)肇慶
二、湖南
三、福建
四、四川
五、云南
六、陜西
七、貴州
八、湖北
九、廣西
十、浙江
十一、臺灣
第四章 龍舟競賽的器材
一、傳統(tǒng)龍舟與國際標準龍舟
二、國際標準龍舟的規(guī)格
(一)龍舟
(二)舵槳
(三)劃槳
三、標準龍舟舵槳、劃槳的制造材料
第五章 龍舟競賽的基本技術
一、參賽人員
二、劃槳技術
(一)槳葉的運動路線
(二)人員的集體配合
(三)起航
(四)競渡的戰(zhàn)術
三、訓練方法
四、水上安全
第六章 走向規(guī)范化、國際化的龍舟競賽
一、逐步走向規(guī)范化、國際化
二、中國龍舟協(xié)會章程
三、龍舟競賽規(guī)則
(一)總則
(二)比賽場地、設備與器材
(三)運動員
(四)裁判員
(五)競賽通則
(六)環(huán)繞賽、拉力賽的有關規(guī)則
(七)仲裁委員會
(八)水上安全條例
(九)反興奮劑條例
第七章 龍舟文化
一、廣東龍舟之"最"
(一)最古老的龍舟
(二)最快的龍舟
(三)最長距離的龍舟賽
(四)最漂亮的龍舟
(五)最小的龍舟
二、首件進人省博物館的藏品
三、文人墨客詠龍舟
四、廣州傳統(tǒng)的"龍船景"
及時章 龍舟的歷史
一、我國龍舟歷史悠久
龍舟活動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是深受廣大人民群眾喜愛和具有深厚民族特色的一項傳統(tǒng)體育活動,特別是龍舟競渡與紀念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結(jié)合起來,使它不僅有民族性、群眾性、競技性和觀賞性的特點,而且還有鍛煉身體和增強體質(zhì)的作用,還可以培養(yǎng)人們激流勇進的精神和拼搏向前的勇氣。
龍舟競渡活動的發(fā)展與社會的發(fā)展有密切的聯(lián)系。在遠古時期,住在江河湖泊沿岸的先民多用獨木舟作為交通工具,從事漁獵和探親訪友。后來在獨木舟的船頭船尾加上龍的形象,獨木舟逐漸變成船形的龍舟。戰(zhàn)國時期,人們把紀念屈原活動與龍舟競渡結(jié)合在一起,每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的端午節(jié)便成為龍舟競渡的節(jié)日。唐宋時期,我國長江以南的很多地區(qū)都有不同形式的龍舟競渡。民國期間隨著現(xiàn)代體育運動的引進,龍舟競渡開始向體育運動過渡。各城鎮(zhèn)鄉(xiāng)村組織龍舟競渡,采用了近代體育比賽的淘汰制。
……
好評
很滿意
挺好的
非常好
不錯的哦。
很好很好很好
很好很好很好
性價比很高
性價比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