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金銀銅器和首飾制作工藝中,鏨刻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們今天能夠看到的無論古代的金銀器遺存,還是近代的銀飾收藏,只要有裝飾,鮮現有不用到鏨刻工藝的。作為一種利用金屬特性塑造形象的工藝技法,鏨刻在幾乎沒有什么事不能表現的,它如同畫筆,表現對象有飛禽走獸、花鳥蟲魚、任務神仙等。正因為它的巨大變現力,鏨刻工藝被廣為運用,為歷代工匠展示創意構思提供了極大的空間。
百工錄》系列叢書是根據蘇州當地的手工藝業發達的現狀出發,憑借蘇州工藝學院理論和實踐能力較強的優勢,開發的一套原創性圖書。
"百"意味著該叢書品種近百,"工"強調的是工藝美術內容,"錄"指出的是該書的文體方式。江蘇人杰地靈、物產豐厚,造就了輝煌的吳文化、楚漢文化、金陵文化和維揚文化。富庶的生活,使得傳統手工業興旺發達,工藝美術大師云集。當下,部分地區未被納入受保護范圍的傳統工藝美術品種,未能引起社會的足夠重視,有些甚至面臨技藝失傳、后繼乏人的危機。為了繼承和弘揚民族傳統文化藝術,我們有必要也有責任采取"搶救性"措施,以出版圖書的方式將其傳播、推廣。
羅振春,1979年1月生,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裝飾藝術系講師,首飾工作室負責人,講授課程"首飾設計基礎、首飾設計與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