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梁漱溟訪談錄圖書
人氣:39

梁漱溟訪談錄

書稿由1985年7月27日至1988年1月19日白吉庵對梁漱溟的24次訪談整理而成。梁漱溟是“箭垛式”的思想家與行動者,這份珍貴的記錄,對于了解梁漱溟的經歷、思想以及20世紀的中國歷史,都是一份難得的史料。...
  • 所屬分類:圖書 >傳記>學者  
  • 作者:[梁漱溟] 口述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010169088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02
  • 印刷時間:2017-02-01
  • 版次:1
  • 開本:16開
  • 頁數:--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膠訂
  • 套裝:

內容簡介

書稿由1985年7月27日至1988年1月19日白吉庵對梁漱溟的24次訪談整理而成。梁漱溟是“箭垛式”的思想家與行動者,這份珍貴的記錄,對于了解梁漱溟的經歷、思想以及20世紀的中國歷史,都是一份難得的史料。 有四種“梁漱溟訪談錄”。 一種是汪東林的《梁漱溟問答錄》(湖南出版社1988年版、1991年再版,2004年湖北人民出版社修訂出版,當代中國出版社2013年新版改題《我對于生活如此認真:梁漱溟問答錄》),此書實為汪先生根據梁老的文章整理而成,并非對談。梁老的兒子已多次指出此書的失實之處。 另一種是白先生的這本書。1997年山西人民只印了3000本,錯誤百出,且已不易得。 第三種是美國學者艾愷的《這個世界會好嗎:梁漱溟晚年口述》(東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后又出過天津教育版、三聯書店版,系據1980年錄音整理而成)。出版當年,一時洛陽紙貴,好評如潮。艾愷后又出版了《吾曹不出如蒼生何:梁漱溟晚年口述》(人民出版社與外研社聯合出版,系據1984年錄音整理而成),市場業績亦不俗。 白先生是中國學者,和梁先生的隔膜較外國人更少,梁老對其十分信任,談得也很深入。

作者簡介

梁漱溟(1893—1988),原名煥鼎,字壽銘,曾用筆名壽民、瘦民,又字漱冥,后以漱溟行世。祖籍廣西桂林,生于北京。思想家、教育家和社會改造運動者。1917年至1924年在北大任教,后在山東、廣東、河南等地辦學,1931年赴山東鄒平開始鄉村建設試驗,1937年后為抗戰奔走努力,日寇投降后曾參與國共和談。一生為人生問題和中國問題而思考、行動。主要著作有《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印度哲學概論》《鄉村建設理論》《中國文化要義》《人心與人生》等。

白吉庵,1930年生人,原名應祥,以字行。云南建水人。歷史學家。1953年畢業于云南大學歷史系,同年入中國人民大學做研究生,1956年畢業后,先后在多所院校任教,1977年轉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治學功力深厚,有專著《胡適傳》《章士釗傳》等及論文多篇,受到學界重視。

目錄

初版序

這份“訪談錄”是我當年采訪梁漱溟先生的筆記。原來是為了給梁老寫傳記時參考用的,并非是為了公開發表,因此沒詳細記錄,更沒有用錄音,而只是聽梁老在講他過去的生平往事,我坐在一旁以膝為寫字板,扼要地記下他的談話內容。

訪談錄

札記?日記摘抄

新版后記

在線預覽

談章士釗(行嚴)事

行嚴先生到香港是有使命去的。我記得費彝民每年一次或兩次來北京,向中央接洽。來京見總理,同時看看北京朋友,他就去看過行嚴先生。章除正太太,姬妾至少兩個,不住一起。吳夫人很多時間沒同行嚴住,自己到上海另外過,因為行嚴有姬妾的關系。費彝民到北京看到章老,章托付他說,我身邊姨太太新過去,你把香港那個幫忙一下,送上飛機來北京,陪伴我。這個話,費彝民當然要辦了,要這樣辦。他向總理辭行回香港,說到這事。總理說,你不要這樣辦。相反地,要香港支一筆款,弄一所房子,給她在那里安家,因為我們要派行嚴到香港。關于要派行嚴到香港的話,因我常去他那里走動,行嚴告訴我他要去香港。告訴我他去的使命,經過香港到臺灣。提了兩個人,一個是黃杰,是軍人,湖南人。黨中央、總理要我去香港到臺灣,黃杰在香港(是學生);一個在外交方面,魏道明。此二人都是我的后輩,要我去香港,再去臺灣,對臺灣做工作。這些話都是行嚴親自對我講的。他之所以去香港,是有意義、有使命的,使命在由香港到臺灣,不想病故在香港,沒有去得成。我記得他死后,香港殷夫人來過北京,住北京飯店。

訪問延安

先是見總書記,后才見到。被人稱為主席,打聽是否是陜甘寧邊區主席。答說,是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

訪問延安,當時日本侵入中國,七七事變后第二年正月,我訪問延安。經過情形在《光明報》上有詳細記錄。訪問延安的事,我引用諸葛亮說關羽的話。張飛夜戰馬超,關羽知道了,向諸葛亮說,我會一會馬超。諸葛亮回信給關羽,說馬超雖勇,不過與張相等,“逸群絕倫”。用此話贊毛,即借諸葛贊揚關羽的話。

結束一下,為什么有“逸群絕倫”之嘆?我對當時國民黨政府失望,全國崩潰,各自逃難,愁悶國家前途如何,這樣去延安的。跟毛談話后,我心中的愁悶一掃而光。談了長時間的話,即“論持久戰”的話,內容都是這些。我心里豁然開朗,日本必敗,中國前途有望,可以建設新中國的。非常佩服他。下一個問題是如何建設新中國,就是要討論的問題,也是目前要緊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上,彼此爭論劇烈,他的主張與我相反。他是以階級斗爭來建設新中國,我不同意階級斗爭。如果意見不同就爭論,說不完。夜晚談話兩個通宵,彼此爭論。我的話:中國社會與西洋不同,雖然有貧富貴賤,但是上下流轉相通,不同于兩階級的對抗,缺乏階級對抗形式。他就嘆惜:梁先生你是過分強調中國社會的特殊性,中國還是有一般性的。我說,你是強調一般性,沒有認識特殊性,缺乏對中國特殊性的認識。

對胡適意見談章士釗(行嚴)事

行嚴先生到香港是有使命去的。我記得費彝民每年一次或兩次來北京,向中央接洽。來京見總理,同時看看北京朋友,他就去看過行嚴先生。章除正太太,姬妾至少兩個,不住一起。吳夫人很多時間沒同行嚴住,自己到上海另外過,因為行嚴有姬妾的關系。費彝民到北京看到章老,章托付他說,我身邊姨太太新過去,你把香港那個幫忙一下,送上飛機來北京,陪伴我。這個話,費彝民當然要辦了,要這樣辦。他向總理辭行回香港,說到這事。總理說,你不要這樣辦。相反地,要香港支一筆款,弄一所房子,給她在那里安家,因為我們要派行嚴到香港。關于要派行嚴到香港的話,因我常去他那里走動,行嚴告訴我他要去香港。告訴我他去的使命,經過香港到臺灣。提了兩個人,一個是黃杰,是軍人,湖南人。黨中央、總理要我去香港到臺灣,黃杰在香港(是學生);一個在外交方面,魏道明。此二人都是我的后輩,要我去香港,再去臺灣,對臺灣做工作。這些話都是行嚴親自對我講的。他之所以去香港,是有意義、有使命的,使命在由香港到臺灣,不想病故在香港,沒有去得成。我記得他死后,香港殷夫人來過北京,住北京飯店。

訪問延安

先是見總書記,后才見到。被人稱為主席,打聽是否是陜甘寧邊區主席。答說,是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

訪問延安,當時日本侵入中國,七七事變后第二年正月,我訪問延安。經過情形在《光明報》上有詳細記錄。訪問延安的事,我引用諸葛亮說關羽的話。張飛夜戰馬超,關羽知道了,向諸葛亮說,我會一會馬超。諸葛亮回信給關羽,說馬超雖勇,不過與張相等,“逸群絕倫”。用此話贊毛,即借諸葛贊揚關羽的話。

結束一下,為什么有“逸群絕倫”之嘆?我對當時國民黨政府失望,全國崩潰,各自逃難,愁悶國家前途如何,這樣去延安的。跟毛談話后,我心中的愁悶一掃而光。談了長時間的話,即“論持久戰”的話,內容都是這些。我心里豁然開朗,日本必敗,中國前途有望,可以建設新中國的。非常佩服他。下一個問題是如何建設新中國,就是要討論的問題,也是目前要緊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上,彼此爭論劇烈,他的主張與我相反。他是以階級斗爭來建設新中國,我不同意階級斗爭。如果意見不同就爭論,說不完。夜晚談話兩個通宵,彼此爭論。我的話:中國社會與西洋不同,雖然有貧富貴賤,但是上下流轉相通,不同于兩階級的對抗,缺乏階級對抗形式。他就嘆惜:梁先生你是過分強調中國社會的特殊性,中國還是有一般性的。我說,你是強調一般性,沒有認識特殊性,缺乏對中國特殊性的認識。

對胡適意見

關于胡適問題,他那個人可以說在學術、思想界有貢獻,這就是他的白話文、新文學運動、新思潮,在北大開出來,他是頭一個有功的。不過他這個人,所以能享大名,是因為他的頭腦明爽,可是淺,淺而明,這兩個字。他是不能深入的。這個人,我說他不能深入,一般。

先父所給予我的幫助

(一)幫助是消極的。中學畢業時,一面考試一面革起命來。本來在未畢業時,已與革命黨人相通,畢業后便跟著跑革命,到第二年民國成立,照理當去升學,但我不去。先父不說,也不勉強我。 (二)后來由革命的社會主義轉到佛家,自己東買一本佛書,西買一本佛書,暗中自己摸索——這也是主動的瞎撞,一直撞了若干年——先父也不干涉。我的思想轉向佛學后,我就要出家,不娶妻,先父只將他的主意說我知道,而不干涉。但我始終固執,世界上恐怕找不出像我這樣固執的人來。 (三)不娶妻。母親臨終之前告訴我,不要固執己見,應該娶親。而先父背后告訴我說,雖然母親意思如此,可不一定依照,還是以自己意思為主……先父信任、放任不管,這另有他的主意,即放任中有信任,給我好處極大……

我自己的長處

有兩點:一點是好用思想,思想深刻;一點是不肯茍同于人。至于短處,不能用一句話來說,即自己不會調理自己、運用自己頭腦,好犯失眠癥,治這病就是“誠”;意思多,就是不誠。

1977年

3月30日,寫完《社會主義革命在蘇聯失敗的朕兆》一長篇文章。

4月16日,袁昌來談,因《選集》五卷出版,有所建議于我。于是著手1953年9月事情之敘述文,將寫信給黨中央,而以此附件。

5月4日,訪張伯駒,似禪凈兼修,但文人習氣,務為詩詞。

10月1日,晚飯后,車來,去天安門觀禮,在最下層,感嘆今昔之差(昔與毛、周同在城樓上也)。早退,休息于車中,回家9時多。

1978年

5月22日,赴會,王蕓生發端,對我批判,其余諸人繼之。一概不答。取回我《憲政與專政》一稿,又取得大會集體相片。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好書,向梁老致敬!

2017-04-27 12:50:4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漫漫讀!

2017-06-04 16:56:4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漫漫讀!

2017-06-04 16:59:05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這個書很厚,紙質很棒!整體感覺非常好!價格便宜質量又好!信任當當!兩天到貨,太給力

2017-07-07 16:26:28
來自aadushu**的評論:

梁,有思想的最后儒家。白,有功底的著名學者

2017-09-16 09:41:2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一本值得收藏很有價值的書

2017-09-27 08:52:56
來自椰***露**的評論:

梁漱溟訪談看過美國學者艾愷的《這個世界會好嗎:梁漱溟晚年口述》,這個咱們中國人的訪談又如何呢?看看再說吧!

2017-04-03 23:14:54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