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楊度(3本套裝)圖書
人氣:36

楊度(3本套裝)

楊度是中國近代史上頗具傳奇色彩的著名政治活動家。早年師從王闿運,學王之學,中過秀才,參與過公車上書。后又東渡日本研究君主立憲政體,和康有為、梁啟超、黃興是好友,跟、蔡鍔是同學。他贊同孫中山...
  • 所屬分類:圖書 >傳記>學者  
  • 作者:[唐浩明] 著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506077309
  •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10
  • 印刷時間:2014-10-01
  • 版次:1
  • 開本:16開
  • 頁數:--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
  • 套裝:

內容簡介

楊度是中國近代史上頗具傳奇色彩的著名政治活動家。早年師從王闿運,學王之學,中過秀才,參與過公車上書。后又東渡日本研究君主立憲政體,和康有為、梁啟超、黃興是好友,跟、蔡鍔是同學。他贊同孫中山共和,慫恿袁世凱稱帝,營救過,入過佛門和國民黨。最終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他身上幾乎集中了中國近代歷史上種種錯綜尖銳的矛盾。

唐浩明定位楊度]楊度從本質上來講還是一個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文人,對國家民族、對自己的人生都有很強的責任心。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這個國家有希望。當時這個國家風雨飄搖,山河破碎,怎樣救這個國家,選擇什么樣的道路、用哪種方式,使這個國家好起來,擺脫目前的困境,走上康莊大道,這是當時的知識分子的頭等大事。楊度也是這些知識分子中的一個。所以可以看出他還是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下的傳統知識分子。楊度在歷史上的地位并不是非常重要,他也不是能夠擎起一片歷史天空的人物。可是,他體現了中國傳統知識分子好的那一面,而中國傳統知識分子脆弱的一面在他身上也有很好的體現。

編輯推薦

暢銷不衰,影響深遠]暢銷10多年,深受讀者喜愛。獲中國國家圖書獎、中國圖書獎及中國長篇小說獎。 [作序]唐浩明2014年7月作序,分享創作源起。獨此一家!

制作精良]護封使用210克蝦玉粗布紋紙,燙黑工藝;內封使用250克白卡紙,所印書名為楊度親書筆跡;書前附有8頁珍貴彩插,隨文附有50多幅精彩圖片;內文使用80克純質紙;全書制作精良,閱讀舒適,便于收藏。

推薦: 唐浩明晚清三部曲 (中國歷史人物傳記文學叢書):

張之洞》(上、中、下冊) 唐浩明 東方出版社

曾國藩》(血祭、野焚、黑雨) 唐浩明 東方出版社

作者簡介

唐浩明 湖南衡陽人,著名作家和學者,湖南省作協主席,岳麓書社首席編輯。長期從事湖南近代歷史文獻的整理出版,所編輯的《曾國藩全集》被美國紐約的《北美日報》譽為"其重要性可以和中國發射一枚新的導彈或衛星相比擬"。著有長篇歷史小說《曾國藩》《楊度》《張之洞》,以及讀史隨筆集"評點曾國藩"系列,榮獲過國家圖書獎、姚雪垠長篇歷史小說獎、"五個一"工程獎等。《曾國藩》被國家中央機關干部推舉為受歡迎的十本書之一,被中紀委網站列入向全國干部推薦的書目單。

目錄

楊度上冊》

及時章 名師訪徒

第二章 帝王之學

第三章 淺涉政壇

第四章 佛門俗客

第五章 八日榜眼

第六章 亡命扶桑

楊度中冊》

及時章 借尸還魂

第二章丁未政潮

第三章 投身袁府

第四章 山雨欲來

第五章 洹上私謀

楊度下冊》

及時章 一拍即合

第二章 籌安會首

第三章 小紅低唱

第四章 由莊入佛

第五章 中山特使

在線預覽

遵循王闿運的指點,楊度開始了一系列艱苦細致的具體行動。

他先到長沙,找到了設在天心閣的久大公司的辦事處。一聽說是留日學生總會干事長楊度來訪,恰好在辦事處處理公務的總經理范旭東連忙出來迎接。范旭東早在堂兄范源濂的家信中便得知楊度了,受過西方教育的范旭東本來就思想開明,再加之受范源濂的影響,也力主粵漢鐵路收回自辦,并樂意為此事的帶頭人。幾乎不用楊度多加解說,范旭東痛快地答應拿出三十萬兩銀子出來。

一出馬就很順利,給楊度以極大的喜悅和信心,第二天便走訪了華昌公司。公司董事長梁煥奎也早聞楊度大名,盡管事務繁忙也親自接待。

"梁董事長,舍弟在日本有一個極好的朋友,是和他同船去日本的留學生,名叫梁煥庭,也是湘潭人,不知是不是梁董事長自家人?"坐下寒暄幾句后,楊度問道。

梁煥奎拿出兩支雪茄來,遞一支給楊度,自己也點燃一支,抽了一口后說:"煥庭乃鄙人胞弟。"

"啊呀,想不到竟是董事長的親弟弟!"楊度原是借此引出話題,不想只這一桿便插到了底,令他喜出望外,忙恭維一句,"令弟是一個很有才氣的青年。"

"楊先生夸獎了。"梁煥奎笑著說,"鄙人兄弟五人,老二煥鼎,老三煥彝,老四煥均,煥庭最小。鄙人兄弟雖多,但都才具平平,哪有先生你楊家二杰的清望!"

楊度聽了,開懷大笑起來。他從梁煥庭在日本的學習生活談起,著重強調他是如何積極主張粵漢鐵路收回自辦的,以引起這位董事長的興趣。然后又高談闊論了一番收回自辦的意義及辦成的可能性,還把建成后投資者的利潤前景大大渲染了一通。

這位年近四十因生意順遂開始發福的董事長,也是一個愿意在實業領域有一番大作為的人。他聽后爽快地說:"粵漢鐵路收回自辦,于國于民于投資者均有大益,久大公司拿出三十萬,我們華昌也可以拿出三十萬,只是公司不是我一個人的,還要和黃、楊二位商議一下,恕我明天再答復你。"

第二天,梁煥奎告訴楊度,黃、楊兩人膽子小,怕中國人自己管理不好,日后本錢都難得收回,不敢多投資,每人從自己名下只拿出五萬,梁本人拿十萬,合起來二十萬。有二十萬,楊度已經夠滿意了。帶著長沙的五十萬,他馬不停蹄地奔到湘鄉。

楊度先在湘鄉縣城找到了李續賓的長孫李前普。李前普的母親是曾國藩的侄女,他本人又承襲祖父的三等男爵,他將父祖輩掙下的家業經營得紅紅火火,在湘軍將領的后裔中有較高的聲望。楊度說服他之后,便由他出面擺了幾桌酒,將當年名震一時的湘軍大將的子孫們請來了多半,他們之中有曾國荃的孫子,曾國華的兒子,羅澤南的孫子,李臣典的侄子,蕭孚泗的侄孫等。楊度在席上以湘軍后人的身份發表了熱情激昂的演說。他的這種身份很起作用,這些人聽了他的話都覺得親切,當時就有幾個人走過來要跟他結世交。

李前普趁機鼓動:"我們的父祖輩當年為了從長毛手里挽救國家,不惜舍生忘死,血灑沙場,才贏得我們做子孫的榮耀和財產。今天從洋人手里奪回鐵路的修筑權,同樣是為了給國家爭氣爭光,我們這些人理應以父祖輩為榜樣,為國分憂,為民負重,促使這件事辦成功。辦成后,諸位都可以從中得到長期性的紅利。如果見國家有難而袖手不管的話,我們死后將有何面目見先人于泉臺?我先拿五萬,請諸位量力而為。"

在李前普的感召下,有慷慨報數的,也有本不情愿但又不好意思不報終于還是報了的。,出席酒會的人,或多或少,每人都報了一個數字,合起來共五十一萬三千二百兩,加上長沙的五十萬,總計一百零一萬三千二百兩。

有了這筆銀子,楊度對游說張之洞的信心增加了百倍。九月下旬一個秋高氣爽的午后,氣宇軒昂的留日學生總會干事長踏上了武昌碼頭的麻石磴,上岸后徑直向司門口總督衙門走去。來到衙門口,見新近出的告示上有張之洞簽署的大名,知總督已

從武當山療養回來了,他請門房傳了名刺進去。等了半日,年紀輕輕五官清秀的門房趾高氣揚地對他說:"制臺大人忙,一律不見客,非見不可者,三天后再遞名刺。"

楊度大為掃興,心里窩著一肚子氣,但又發作不得,無奈只得就近找家旅棧住下。第三天一早再遞名刺。半個時辰后,另一個膀闊腰圓的壯年門房粗聲大氣地下達命令:"依次排隊,三天后申初時分接見。"

楊度垂著頭回到旅棧等候。當他第三次再遞名刺時,一個瘦長干枯的中年門房終于讓他進去了。

還是那間闊綽豪華的大書房,張之洞穿著一件深灰色薄絲棉便袍坐在松軟的靠背椅上,多皺的臉皮上泛出的是青白色的暗光,與前年冬天比起來是明顯地衰老了。

"足下這兩年出了大名了。"張之洞似笑非笑地說,一邊把楊度的名刺翻來倒去地在手中擺弄著。"晚生有負老大人的厚望……""你是說去年經濟特科的事嗎?"張之洞打斷楊度的話,冷笑道:"那是一場天大的笑話。大清朝有這等科場逸聞,真是恥辱。足下后來雖然沒有錄取,但負大名而去東洋求實學,相比那些考上而其實沒有被重用的人來說是個大幸。這正是塞翁失馬,安知非福。"

楊度想起湘綺師的教誨,神情昂揚地接過話頭:"老大人說的是。晚生原本想借特科尋一個出身,一展胸中抱負,為國家做一番事業。怎奈小人進讒言,不但剝奪了晚生進身機會,還讓老大人蒙受委屈,為避名捕之禍,只得亡命東瀛。一年來,晚生在日本法政大學專攻各國法律,獲益甚多,又廣為考察日本社會,大長了見識。承蒙全體留日學生看得起,推舉為留學生總會干事長,因此又增加了不少實際辦事經驗。晚生自己也慶幸,幸而有去年那場笑話出現,不然不會有這么大的長進。"

"足下在東洋很活躍,《新民叢報》上常見足下的詩文。老夫看了一些,有的同意,有的不同意。"張之洞側身指了指大瓷瓶里一卷卷的《新民叢報》。"《湖南少年歌》氣魄是大,但足下未免把湘人抬得太高,置天下十七省人物不顧,豈不聞韓文公所言,燕趙間多慷慨悲歌之士嗎?老夫雖鈍,身為燕趙一士,也為十七省人物抱不平。"

一篇歌行居然刺激了這匹壯懷激烈的老驥,這是楊度所沒有想到的,他一時有點心虛,略停片刻,坦然笑道:"老大人,晚生在東京所作的那篇歌行,原本是為了激勵三湘弟子的志氣,詩成后也只想在湘人中傳閱。不料梁啟超看見了,硬要把它發表在《新民叢報》上。晚生說,公開發表恐有不妥,他省子弟看了會生氣的。梁啟超說,我是廣東人,看后并不生氣,料想他省有志之士也不會生氣,因為你是要湖南人做報國的先驅,并未講要湖南人統治全國。即使有人生氣,要來與湖南人爭這個先驅,那更好!十八省省省都如湖南,那中國就一定不會亡國,中國就一定會強盛,這豈不更好!晚生覺得他說得有理,就同意發表了。不想得罪了老大人,晚生知罪。"

張之洞聽了反而不好意思起來,笑道:"如此說來,老夫氣量反倒不如梁啟超了。好吧,姑念你出自一片愛國之心,老夫不予追究。你三番幾次要見我,為的何事?"

首輪交鋒,楊度占了上風,心中暗喜,精神更旺盛了。他略帶自豪地說:"老大人,晚生這次回國,肩負著全體留日留美學生的重托,專為粵漢鐵路一事,恭請老大人出面做主,廢除盛大臣與美國美華合興公司所簽的合約,將粵漢鐵路收回自辦。"

關于粵漢鐵路收回自辦的事情,國內國外議論好幾個月了,京師也有人上奏彈劾盛宣懷,張之洞當然知道。從他心里來說他傾向于收回自辦,但這事牽涉面很大,且自辦能否成功,他也沒有把握。身為國家大臣,他不能隨便表態。一個老仆進來,雙手捧著一只碗:"大人,請吃藥。"

張之洞接過藥碗,手一揮,老仆退出了書房。他看著黑褐色的藥汁,皺了皺眉頭,手晃蕩了兩下,并不急著喝。"廢約是件大事,你應該去京師找瞿鴻機,他正管著這門子事,找我做什么?"

"老大人,粵漢鐵路收回自辦,是湘、鄂、粵三省的事,當然應由您老人家出面呀!"楊度將腰板挺直。午后的秋陽從窗外射進,正照在他青春煥發的臉龐上,與端藥的老總督相比,明顯地拉開了兩代人的差距。"粵漢鐵路,廣東也占了三分之一,你去找過岑春煊嗎?"張之洞一副倚老賣老的神態,似乎要將這樁大事從自己的肩上推開。

楊度見張之洞這種態度,心里頗有點不舒服,他有意激一激:"老大人,晚生臨回國前夕,留日學生會的干事在一起商量,有人主張先去北京見瞿鴻機,也有人主張先去廣州見岑春煊。但包括晚生在內,大部分人都說應該先去武昌拜見大人您。老大人少負神童之譽,二十六歲便高中探花,令天下讀書人艷羨。早年在京師糾彈權貴,抨擊時弊,激濁揚清,伸張正義,成為清議派領袖,更使海內士人仰慕不已。出撫晉省,政績不凡。總督兩廣,力挫法人,衛我疆土,戰功顯赫。鎮守湖廣以來,修蘆漢鐵路,建漢陽兵工廠,組漢冶萍公司,辦學堂,練新軍,樁樁實業,驚世駭俗,使朝中六部尚侍,海內十八省督撫,在老大人面前統統失去光彩。留學生們群處議論國事,咸謂當今廷臣疆吏,只有兩個能干人,一為大人您,一為袁宮保,然袁宮保靠朝鮮內亂和鎮壓拳民起家,比起老大人巍科清望來說,畢竟不可同日而語。老大人興辦洋務實業,卓有成效,海內海外有目共睹,有口皆碑,粵漢鐵路廢約一事,非老大人出面,不足以說服朝廷而制懾洋人,自辦一事又非老大人做主,不足以昭信于三省紳民,所以晚生特來拜謁老大人,并不去找瞿部堂和岑制臺。"

這幾句話說得張之洞很舒服。前些年他在兩廣、湖廣任上業績輝煌,世上廣為稱譽,但無論如何,都不把他置于及時的位置。因為那時李鴻章還在。李以平長毛、平捻子的蓋世聲望,大力興辦洋務,為督撫之馬首,出外代表朝廷,持節周游列國,各國元首莫不奉為上賓。有一個這樣的人物在世,張之洞處于其下,他也無可奈何。三年前,李鴻章死了,張之洞自以為穩坐及時把交椅了,其實這把椅子坐得并不穩當。他常聽人說袁世凱是獨步天下的一世之雄。袁不但實績顯赫,且有一支俯首聽命的虎旅雄師。這個比他小二十多歲,連個秀才也沒考中,僅憑幾場武功而暴富暴貴的晚輩,張之洞根本就沒有放在眼里。可居然有不少人把袁置于他之上,張之洞怎能不氣!海外這些留學生竟然能有公允的評價,古稀之年的張之洞頗有點遇到知音之感。他將藥汁一飲而盡,平素難以下咽的苦藥,此時仿佛也不苦了。他淡淡地笑了一下,說:"關于粵漢鐵路一事,老夫聽到一些,所知不詳,你先說說大概吧!"

"老大人,我的那篇發表在近日《新民叢報》上的《粵漢鐵路議》,您看過嗎?"楊度試探著問。他希望自己的文章能引起這位不同凡庸的大官僚的注意。

"你的大作,我看了下題目。文章那樣長,字又印得小,老夫年老體衰,眼力不濟,如何啃得下?你不妨就此把你的《粵漢鐵路議》在老夫面前議一議。"

"是。"楊度心里略有點失望,轉而一想,當著他的面議議更好,于是說,"老大人,首先我要向您稟報的是,粵漢鐵路合約一事是一場騙局。它打著興辦鐵路利國利民的旗號,實際上以出賣國家利益來為自己謀取巨款,盛大臣、伍侍郎都從中得到了巨大的賄賂。"

"這事老夫也有所風聞,你們有根據嗎?"張之洞為官、辦事雖揮霍浪費,好大喜功,但他自己卻不貪污中飽,就個人操守來說還是比較廉潔的。

"有!"楊度毫不含糊地答道,"留美學生王寵惠、張又巡做了大量調查,確鑿證明伍廷芳接受美華合興公司三十萬美金的賄賂,盛宣懷多年來每月接受該公司三千美金的補貼,事實上還不止這些,因為他們在合同中出賣國家利益太驚人了,使人們有理由懷疑他們還得到了更大的好處。"

"關于出賣國家利益的事,你再具體說說。"早年做過御史的張之洞對此極有興趣。

"我只挑主要的說兩點。"不知不覺之間,楊度已把"晚生"換成了"我",在自我意識中,他已覺得與這位湖廣總督平行了。"及時點,我們經過切實的核查,知道修一里鐵路只須一萬兩銀子。粵漢鐵路共長一千四百七十里,即使加上萍鄉支路二十二里、岳州支路八里、湘潭支路三里、避車旁路二十六里在內,也只有一千五百二十九里,共需銀子一千五百余萬兩,折合美金剛好一千萬元。而現在美公司提出需美金四千萬元,伍廷芳、盛宣懷也同意了。僅此一項就多收了三千萬美元,合四千五百萬兩白銀,修一條路花了四條路的錢。第二點,合同上寫明借款四千萬,以九折實兌,也就是說實際上只給三千六百萬元,那四百萬元就落入了美公司的腰包。如果不從美公司里分得好處,他們會同意嗎?"

"豈有此理!"張之洞憤怒起來,"如此說來,伍、盛兩人真是賣國賊了。合約是要廢,不然,錢被洋人騙了,還要說我們中國無人。"

"老大人明鑒,正是這個道理。"楊度趕緊答話,他要借此將張之洞這句重要的話肯定下來。

"你是在東洋學法律的,洋人講究法。你說說,如果廢合約,合不合法,會不會引起我國與美國的邦交糾紛。"張之洞多年辦理洋務,腦子比國內大部分官吏開竅。那些人要么虛驕橫傲,夜郎自大,總以天國大邦自居,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要么是畏洋媚洋,生怕得罪洋人,什么事都委曲求全。張之洞比這些人高明,他知道與洋人打交道要按法律辦事。

"老大人問得好。"楊度答,"這個合約廢除合法,因為原來的合約是與美華合興公司訂的,現在該公司的股票三分之二被比利時人買去,公司名存實亡,不再具備法人資格。要說違約,合興公司違約在先,我們后廢除是合法的。至于牽不牽涉邦交的事,老大人盡可放心。國際法有公法私法之分。兩國政府簽訂的合約稱為條約,屬于公法,這是牽涉邦交的大問題,而兩國的公司所簽訂的合約稱為契約,屬于私法,不牽涉邦交。所以由中國粵漢鐵路公司與美國美華合興公司所簽訂的契約,廢除與否,絕不會影響中美兩國的邦交。"

"哦,這就好。"張之洞微微點頭。"照這樣說,可以廢除了。不過,我們自己來辦,辦得成嗎?首先是資金的問題,即使如你所說,只需一千五百萬兩銀子,這個數字也很大,靠湘、鄂、粵三省能行嗎?"

"行!"楊度堅定地回答,"老大人,我們可以學習洋人的辦法,分股本與借本兩種來解絕。股本即入股者,他們為股東,今后鐵路建好了,他們按股分紅,萬一沒建成,他們的銀子也就充公了。股東要擔風險,但贏利大。另一種是借本,即發行債券。買債券者不分紅,只得利息。他們所得者少,但不擔風險。我匡算了一下,只要有三百萬股本,就可以發一千二百萬的債本,所以資金不成問題。"

"三百萬股本從何而來?"張之洞一下子就抓到了事情的要害。

"以湘、鄂、粵三省之大,應該可以籌集得起來。"楊度有意緩一步亮出自己的絕招。

"足下不理財,不知銀錢之難。三百萬兩銀子的股本,湘、鄂、粵眼下一時籌不起來呀!"張之洞從軟躺椅上站起,在厚厚的氈毯上緩緩踱步。

楊度看在眼里,暗暗欽佩湘綺師的先見之明。"老大人,三百萬兩平均攤開,湖南分一百萬。從三省財力來說,湖南最貧窮,若湖南能拿出一百萬,鄂、粵兩省也應該拿得出。"

"不錯,湖南若拿得出,湖北、廣東也理應拿得出,只是湖南拿不出一百萬兩銀子來的呀!"張之洞走了幾步,覺得累,又坐到軟躺椅上。

"假若拿得出來呢?"

"假若湖南拿得出一百萬,我就敢出頭把這件事攬過來。"對于將粵漢鐵路收回自辦一事,湖廣總督早在心里有所考慮,也與幕僚們商量多時,只是因為銀錢缺乏,一直不敢說硬話。

"老大人,我到武昌來之前,已經為您籌到了一百萬銀子。"

"是在湖南籌的?"張之洞大吃一驚。

"全部從湖南籌的。"楊度得意地將一疊紙掏出來。"老大人請過目,這是湖南一批鄉紳們為粵漢鐵路廢約自辦自愿集的股。"

張之洞接過,看那紙上寫著一長串名字,最下面有個合計:一百零一萬三千二百兩整。

"靠得住嗎?"

"靠得住!"楊度說,"他們或是發了財的公司董事長,或是湘軍將領中的殷實后裔,說話都是算數的。只要老大人出頭,代表粵漢鐵路公司將與美國的合約一廢除,他們就立即把銀子拿出來,做新公司的股東。"

"好!"張之洞贊揚楊度,"足下辦了一件很好的實事,老夫一向以為國為民辦實事自勵,過去蘆漢鐵路由比利時人包辦,老夫就很不服氣,常想我們中國人自己的鐵路,為什么要讓洋人來修筑,我們就這樣沒用嗎?這次粵漢鐵路,朝野都有收回自辦的議論。海外留學生不在位都有如此強烈的愛國之心,老夫身為國家大臣,豈能落在年輕人的后面!足下可以對他們說,粵漢鐵路是一定要從洋人手里收回來的,只是此事牽涉面很大,尚須作許多周旋,總在這個把月內就可以見分曉了。"

……

媒體評論

就人性的深度來說,唐浩明要比二月河還要勝一籌。二月河寫的是人的個性,唐浩明寫的是人的靈魂。唐浩明最出彩的地方是不僅寫人怎么做,還寫人為什么這么做。唐浩明寫人物的重點不在人物的生平事跡的表述,而在于"他的精神和靈魂"。

——《20世紀中國通俗文學史》 范伯群

唐浩明的歷史小說之所以顯得與眾不同,就是因為他關心的不是權術斗爭、金錢交易,而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面對歷史時呈現的種種精神面貌,特別是在傳統文化崩裂的時候中國文人的命運。他筆下的人物是真實的,因而他展現的那個時代是沉重而真實的。

——中國作家網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整體感覺不錯

2015-10-26 11:03:4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比較經典

2016-04-09 13:04:14
來自仰魯**的評論:

質量上乘

2016-04-26 09:19:5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非常好!

2016-04-27 13:00:17
來自老人的**的評論:

質量嗷嗷的好

2016-06-02 09:06:0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1萬個贊

2016-06-19 00:25:21
來自george1**的評論:

整體感覺不錯。

2016-08-24 12:37:20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好評

2016-11-26 17:19:36
來自風中遠**的評論:

很好,質量是正版的,一直在雜志之家上買書,很相信雜志之家的質量,質量和實體店是一樣的,但是價格自己對比可以發現實惠很多。

2016-12-11 13:35:2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整體感覺不錯整體感覺不錯整體感覺不錯整體感覺不錯整體感覺不錯整體感覺不錯整體感覺不錯整體感覺不錯整體感覺不錯整體感覺不錯整體感覺不錯整體感覺不錯整體感覺不錯整體感覺不錯整體感覺不錯整體感覺不錯整體感覺不錯整體感覺不錯整體感覺不錯整體感覺不錯整體感覺不錯

2016-12-12 17:25:50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看了一點了

2017-02-26 16:05:36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值得一看,推薦給大家。

2017-04-22 09:51:33
來自ljkotok**的評論:

這個版本看著挺舒服,雖然是大部頭的書,但印刷和紙張沒有因此而降低要求。楊度是近代史上備受爭議的人物。他拿過秀才,參與過公車上書,當過滿清四品。和康有為、梁啟超、黃興是好友,跟、蔡鍔、齊白石是同學,慫恿袁世凱稱帝,贊同孫中山共和,營救過,北伐時說能得天下,是杜月笙的師爺,入過佛門和國民黨,最終由潘漢年介紹,批準,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可以說他這一生的思想都在“變”中。所以后世對他,有罵有贊也有同情。作者寫楊度,把他定位為中國傳統知識分子,好的和脆弱的東西在楊度身上都有體現。

2014-11-27 14:51:0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印刷排版都不錯,書暫時還沒讀,想來應該不錯的

2016-04-18 14:13:47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之前電子書就看過一遍,現在買來,重溫一下國士的風骨。

2017-02-07 13:22:05
來自冷***(**的評論:

很不錯的一套書,我要把這套書集齊了。楊度,曾國藩,張之洞

2017-06-21 20:15:12
來自不想要**的評論:

唐浩明的《曾國藩》《楊度》《張之洞》,版本蠻多的,選來選去,還是買了東方出版社這套,理由很簡單,封面看起來簡單干凈,大大方方的。一向不喜歡花里胡哨的封面設計。拿到書之后,確實還有意外驚喜,整體都很滿意。

2014-12-24 16:08:12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護封使用210克蝦玉粗布紋紙,燙黑工藝;內封使用250克白卡紙,所印書名為楊度親書筆跡;書前附有8頁珍貴彩插,隨文附有50多幅精彩圖片;內文使用80克純質紙;全書制作精良,閱讀舒適,便于收藏。

2016-12-26 15:41:17
來自淘氣包**的評論:

本來對楊度這個人不是很熟悉,但讀完唐老師的《曾國藩》和《張之洞》之后十分的喜歡,想來這本書應該也很不錯。讀了之后對楊度的精神十分的佩服,他那種救國救民的熱情深深的打動了我。而晚清走向近代的歷史也十分的復雜引人。值得一讀!!

2014-11-20 15:04:13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