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一顆燃燒的心:一位海外華人支持北京奧運的心路歷程圖書
人氣:27

一顆燃燒的心:一位海外華人支持北京奧運的心路歷程

本書是一本記述海外華人林慕菲先生15年如一日,率領家人、邀請友人為北京奧運奉獻愛心的傳記。書中前兩部"中華心 奧運情"和"再努力 爭成功",分別介紹了他在1993年和2001年北京兩次申奧過程中的感人事跡。第三部"...
  • 所屬分類:圖書 >文學>紀實文學   圖書 >體育/運動>奧林匹克  
  • 作者:(新加坡)[程力飛] 著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200071757
  •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05
  • 印刷時間:2008-05-01
  • 版次:1
  • 開本:16開
  • 頁數:302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
  • 套裝: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記述海外華人林慕菲先生15年如一日,率領家人、邀請友人為北京奧運奉獻愛心的傳記。書中前兩部"中華心 奧運情"和"再努力 爭成功",分別介紹了他在1993年和2001年北京兩次申奧過程中的感人事跡。第三部"不停步 向前奔",記述了林慕菲父子兩代秉承一如既往的執著忠誠,為北京奧運會的籌辦工作竭誠服務的事跡。全書資料豐富,圖文并茂,生動地展現了林慕菲等許多海外華人的赤子之心和國際友人對中國的友好之情,讀后令人動容。據此,國家體育總局前局長袁偉民先生為本書題寫了書名,北京奧組委執行委員魏紀中先生為本書作序。

編輯推薦

作者謹將此書銷售收益捐贈中華全國體育基金會,用于運動員保障項目!

作者林慕菲出生于福建莆田,后赴香港等地經商。在北京兩次申辦奧運會的過程中,他自發組織"`奧運連著我和您`支持北京申辦奧運會萬米郵票長城大簽名"活動,跑遍全球幾十個國家和地區,征集到百萬人簽名的萬米郵票長城卷。 本書講述的是新加坡華人林慕菲15年如一日支持北京奧運會的心路歷程,前國家體育總局局長袁偉民為該書題寫書名。 北京奧組委執行委員魏紀中在本書的序言中說:"《一顆燃燒的心》就是通過真實記錄他們支持北京奧運的執著,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海外華人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真誠期望。這也是一股力量,一股中華民族的力量。"

目錄

及時部 中華心 奧運情

第1章:燃燒的心

第2章:壯志豪情

第3章:百發萬全

第4章:珍珠領帶

第5章:"郵票長城"

第6章:華人協會

第7章:華夏同根

第8章:長卷長簽

第9章:民族之花

第10章:赤道衷心

第11章:京港連心

第12章:兩岸攜手

第13章:跨越欄桿

第14章:十萬震撼

第15章:星島京夢

第16章:眾志成城

第17章:直奔標桿

第18章:蒙特卡洛

第19章:奧星輝映

第20章:雖敗猶榮

第21章:離別激勵

第22章:欲罷不能

第二部 再努力 爭成功

第23章:從心得力

第24章:定心北京

第25章:資助殘運

第26章:榮譽證書

第27章:領帶情緣

第28章:夫妻同臺

第29章:千禧奧運

第30章:全新感受

第31章:慕菲夢菲

第32章:三代同行

第33章:奧運圣地

第34章:父子并肩

第35章:百萬震撼

第36章:星洲奧風

第37章:早報頭條

第38章:致信薩翁

第39章:萬事成全

第40章:莫斯科歌

第41章:中華圓夢

第42章:普天同慶

第43章:國花恭賀

第三部 不停步向前奔

第44章:聚京會友

第45章:人文奧運

第46章:京人舞動

第47章:澳京國際

第48章:天人合

第49章:奧運回家

第50章:龍飛鳳舞

第51章:中國女排

第52章:夢幻之夜

第53章:獅城友鵬

第54章:東方保達

第55章:福娃福牛

第56章:天安門記

在線預覽

第1章:燃燒的心

五環魅力無法擋

北京2008年奧運會如火如荼的籌辦景象,牽動了全世界華人的心向著中國跳動,吸引著全球億萬人的眼球越來越聚焦北京。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人們期盼2008年8月8日快點到來,好讓大家共同分享"有特色,高水平"的體育"盛宴"。

因為,人們期待著,"新北京"以其古老獨特的文化,演繹出"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的"新奧運",并為從古代奧運會演變而來的現代奧運會增添魅力。

1894年6月23日,在國際體育代表大會上,古希臘的古代奧運會在消逝了1600多年后,被"現代奧林匹克之父"顧拜旦再度復興。于是,1896年以來,4年一度的現代奧運會,便開始散發出她那獨特的魅力。

但是,在1984年美國洛杉磯奧運會之前,舉辦奧運會的高支出和低收入,對主辦城市而言,在經濟上造成的巨額虧損是非常可怕的。所以,經濟問題一度令奧運會成為一個"燙手山芋",愿意承辦的城市越來越少。到1977年,只剩下洛杉磯一個候選城市,結果"自動"當選為1984年第23屆奧運會的主辦城市。

當時,"山窮水復疑無路"的國際奧委會,在新任主席薩馬蘭奇高瞻遠矚的領導下,在洛杉磯奧運會上,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其中,出售世界性電視轉播權,實行以商業贊助為主導的市場開發等舉措,令奧運會"柳暗花明又一村"。洛杉磯不但成功舉辦了1984年的奧運會,而且還大賺了兩億多美元。

自此,國際奧委會不但擺脫了困境,其規模也得以相應擴大,奧運會受歡迎的程度也直線上升,申辦的城市便開始排起了長龍。因為,贏得奧運會的主辦權,就意味著贏得重大的經濟利益和政治影響力。從此,奧運魅力便無可阻擋地風靡全球。

然而,奧運魅力并非只在于經濟與政治,還在于實現"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格言和奧林匹克宗旨,即"通過沒有任何歧視、具有奧林匹克精神——以友誼、團結和公平精神互相了解的體育活動來教育青年,從而為建立一個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作出貢獻",以及提倡"理解、友誼、團結、公平"的奧林匹克精神。

因為,奧運會通過體育比賽營造出相互尊重、相互融合的氛圍,從而促進了人們之間的相互了解,有助于建立一個美好與和平的世界。這才是歷久不衰,并愈來愈令人著迷的奧運魅力。

"奧運會如此多嬌,引舉世英雄競折腰"。為了贏得奧運會的豐辦權,全世界越來越多的城市,競相展開了轟轟烈烈的、一而再、再而三的申辦競爭。其間,競爭最激烈、最詭譎的,當數申辦跨世紀的2000年奧運會。當年,申辦行動最隆重,感情最殷切的,又當數中國的北京。當時,奧運魅力不但使全中國人民上下一心,而且令全世界海外華人空前團結,海內外同心一意支持北京申奧。

一顆真心為她燃

其間,有一個海外華人,從1992年至今,16年如一日,從北京到香港,從香港到蒙特卡洛,從新加坡到莫斯科,又到世界各地;從失敗到成功,從申辦到籌辦,父子兩代以至全家人,一直如馬拉松長跑般,不斷甘心樂意地為北京奧運奉獻出自己的心力、體力、時間與金錢,以"一顆燃燒的心"譜寫出"中華心,奧運情"的感人篇章。

他是誰?讓我們從中國《人民日報》海外版上的文章說起吧。1993年2月13日,《人民日報》海外版發表一篇圖文并茂的人物特寫,題目是:《一顆燃燒的心》,副題是:《記林慕菲在港臺及海外征集簽名支持北京申辦奧運會》。該文原載香港《文匯報》,作者潭澤滔,全文內容如下:

長案上,攤展開一幅長長的白宣紙,上面貼著的長城圖案是由一張一張的郵票組成,紙上又布滿了簽名。不消說,這奇特的攤位足以吸引途人停下腳步來;連時,林慕菲總是趨前誠懇地說:"這是支持北京申辦2000年奧運會的簽名卷,請簽個名字吧!"途人聽了,多不作猶豫便提筆留下了墨跡。

從前名不見經傳的林慕菲,是位經營首飾的商人,如今每遇到什么公開場合、社交場所,或展覽會、展銷會等大型活動,他便在會場內設下攤位,希望有心人參與這個簽名大行動。他道出心里話:"我要將這些簽名卷集結起來,寄往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去,讓他們知道我們炎黃子孫是多么支持北京申辦2000年奧運會的。"

他的想法得到了家人的支持。由于宣紙上的長城圖案是由舊郵票貼成,他家里的成員總是千方百計地幫他收集,例如去年7月份他們便往當地的一家報館搬走一大堆舊信封來采集郵票。夜里,私務纏身的林慕菲往往需要妻子和兒女的幫忙,把郵票一張一張地貼在白花花的宣紙上。

熱愛運動

認識林慕菲的人都說他搞這個簽名活動簡直就像著了"魔"似的。但不管外界怎樣批評他、嘲笑他,林慕菲仍然堅守自己的信念,繼續有意義的義務工作。林氏的這股熱誠來自他的青少年時代。不要看他文質彬彬,原來他出生在田徑之鄉福建莆田,而且是一名出色的長跑好手。十多年前,林慕菲來香港經商,但他對體育的熱誠絲毫未減。他撓著脖子說:巴塞羅那奧運會我們全家看了個通宵。我們中國能有這樣好的成績,實在令我太高興了!

"中國經濟欣欣向榮,十四大之后更是乘風破浪,以目前國內的內部因素來看,中國主辦奧運會的條件已經成熟。事實上,北京若申辦奧運成功,肯定對中國的改革開放,注入更急劇的刺激劑。何況我輩中國人都渴望在有生之年能看到奧運會在祖國舉行哩!"

林慕菲以商人敏銳的眼光來看北京申辦2000年奧運會。去年初,北京青年劉超英等發起的…奧運連著我和您`支持北京申辦2000年奧運會萬米郵票長城大簽名活動",深受北京市民的歡迎,而且逐步在其他省市展開。有一回,林慕菲前往北京公干,偶然發覺這個有意義的活動,于是毅然傾力參與。他打算在香港、澳門、臺灣和東南亞等世界各地征集各界人士的自愿簽名。

攤開一卷卷的簽名冊,林慕菲介紹說,每卷名冊的卷首都由一些著名的畫家、書法家或作畫或題字,其中首卷名冊更是由中國奧申委常務副主席、北京市常務副市長張百發題字,并及時個簽名。這消息傳開后,香港不少名人紛紛簽名支持。從此,慕名而來的簽名者絡繹不絕。

征集簽名

他說到那些名冊卷首的制作、工程較大的是56個民族之花聯袂簽名,并貼上她們美麗的相片。不過具紀念價值的,莫過于巴塞羅那奧運會中國代表團16名金牌得主都在名冊卷首貼上了他們的相片并親筆簽名,而其余獎牌得主也都簽了名。

現時林慕菲已獲來自海外的簽名逾5萬個。他希望今年9月可完成2000米郵票長城簽名卷,收集超過20萬個簽名。元旦前夕,他曾親赴臺灣展開征集簽名活動。他發覺不少港臺和海外華人朋友都甚為關注北京申辦奧運會之事。他說:"去臺灣征集簽名困難比較大,但我沒有任何政治目的。我的目的只是為咱中國人辦件好事。"

還記得,他在廈門征集當地市民的簽名時,有一位80多歲的老人帶著一個7歲孫子前來簽名。小孩得知簽名的目的后,便自覺地踮起雙腳,一絲不茍地寫下了自己的名字。老人簽了名后執筆含著淚說:"咱們中國現在可以搞奧運了!"在征集簽名過程中,正是這些細微的小事今林慕菲非常感動,也支持他傾盡全力做好這個大型的簽名活動。

9月份是國際奧委會投票揭曉2000年奧運會舉辦地的時候。林慕菲計劃把國內及海外所有簽名卷都放在香港展覽,以壯聲勢。預計簽名活動結束后,有超過一百萬人簽名,使用超過千萬張舊郵票,如果把郵票一張張鋪展開,足有一平方公里面積,所有簽名如一個一個地連接,可以繞地球赤道一周,這是一次空前壯舉。

林慕菲會把所有簽名卷過膠,作為禮品送給國際奧委會,以表達全球華人那種渴望奧運圣火在長城腳下燃燒的心情!

夢想成真盼未來

是的,正如《人民日報》這篇文章所言:"從前名不見經傳的林慕菲,是位經營首飾的商人。"他一米七八個頭,一副運動員般結實的身材。20世紀70年代末,30歲出頭的他,只身從中國田徑之鄉福建莆田到香港經商。不久,妻子和3個兒女也都赴港定居。

20世紀80年代初,他及時個回鄉投資辦廠,生產出口自行設計的首飾品,得到當時福建省領導及仙游縣領導黃詩筠、郭亞元等的大力支持,業務發展蒸蒸日上。90年代初,他便把事業擴展到新加坡與東南亞各國。

像上一代的海外華人華僑一樣,他也歷經了許多磨難,經過一步一個腳印的扎實奮斗,開始在商場上嶄露頭角,并且活躍于國內外的一些政治、經濟、文化等場合。他的一切因中國的改革開放而徹底改變了。

然而,千變萬變,他熱愛故國鄉土的心卻不改變。他坦言:"我愛中國香港,愛新加坡,更愛中國內地。中國是全世界華人的根。華人都有一顆中華心。中華心,向北京,北京是全球華人的心臟。"

懷著一顆中華心,他經常比較中國改革開放前后的不同,比較中國與新加坡的不同,比較中國與其他先進國家的不同。相比之下,他確認,中國必須堅持走改革開放、發展經濟的道路。唯有經濟發展了,才能國泰民安,才能與世界各國平起平坐,正如鄧小平所言:發展才是硬道理。

癡迷奧運滿腔情

其實,林慕菲并非是賺錢狂,他較大的興趣是讀書和運動。通常他每天都堅持讀書、跑步各一兩個小時。因此,他對許多體育比賽非常關注,更是個奧運會的癡迷者。

他說:"從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開始的每屆奧運會,我無論身在何處,也不管在做任何事情,都一定要撥冗安定身心,設法通過電視和報紙,從開幕到閉幕,每屆整整17天,一定要從頭到尾,通宵達旦,全程追看到底。"

不但如此,他還錄下許多精彩的電視片段,保留許多報紙,留待日后不時回味、欣賞和研究。有人說,他好像是一個奧運專家。只要同林慕菲一提到奧運,他就眉飛色舞,滔滔不絕,頭頭是道,沒完沒了,他簡直是個"奧運癡"。

在他看過的每屆奧運會的電視節目中,每當有中國運動員參賽的畫面,他都會全身心地投入,時而歡呼吶喊,時而唉聲嘆氣。每當有中國運動員勝出時,他必手舞足蹈,歡呼跳躍,甚至流汗流淚,忘乎所以。他對奧運會如癡如醉的狀態,也感染了他的家人,使他們都成了奧運迷。

對此,他常調侃自己說:奧運會簡直成為我的"戀人"。這是一種追求健康享受、鍥而不舍的情感,是我的"奧運情"。他甚至一廂情愿地認為,奧運會每4年一度相隔太久,每屆17天也太短,若能每兩年開一屆,每屆一個月,那該多么好!

林慕菲的"中華心,奧運情",北京提出申辦2000年奧運會的消息,就如同點燃奧運圣火般,一發不可收拾地點燃了他那"一顆燃燒的心",令他支持北京奧運直到如今。

第2章:壯志豪情

中華之心向北京

1992年初春,林慕菲應北京市人民政府的邀請,從新加坡回香港飛赴北京,參加"`92北京促進海內外經貿科技交流會",并帶領慕菲首飾(福建)有限公司,參加"`92北京僑資企業產品展銷洽談會"。

在飛赴北京的飛機上,他從報紙上得到意外驚喜的消息:北京已正式加入申辦2000年奧運會的行列,成為5個候選城市之一。這令他心潮澎湃,激動不已。從那一刻起,他下定決心,要全力以赴投身支持北京申奧的行列。

此行是林慕菲生平及時次來到北京,他對北京的一切既親切又陌生。在飛機降落時,他看到初春的北京,天空還是灰蒙蒙的一片。他走出機場所見,公路兩旁那筆直向上的樹梢上,已悄悄綻出鵝黃色的嫩芽,仿佛告訴人們,春天已來臨了。

此時,北京申辦2000年奧運會是人心所向,切合了"開放的中國盼奧運"的時機。

情牽奧運系華夏

據說,及時個提出北京申辦奧運會的人正是鄧小平。早在1990年7月,鄧小平在視察亞運會設施時說:你們辦奧運會的決心下了沒有?為什么不敢干這件事呢?建設了這樣的體育設施,如果不辦奧運會是個浪費。

1991年2月,北京市向中國奧委會正式提出承辦2000年奧運會的申請;3月,北京奧申委正式成立;12月,北京奧申委代表團赴瑞士洛桑向國際奧委會遞交了申請書。

從此,北京正式拉開了申辦奧運會的帷幕。但畢竟是及時次申辦,在毫無經驗的情況下,申辦氣氛猶如京城初春的氣溫,尚在慢熱。林慕菲雖初來乍到,卻心熱如火。他把自己公司的業務交給副總經理處理,自己和太太則走馬逛京城,冒寒閱春色。一要先睹"心中之都"為快,二想先嘗"申奧之味"為樂。可是,兩天下來,連申奧的"氣味"都聞不到,心中甚是納悶……

超英郵票"筑長城"

正納悶間,他在"'92北京僑資企業產品展銷洽談會"的所在地北京國貿中心,見到門廳詢問臺前圍著好多人,他好奇地趨前觀看。

這不看猶可,一看之下,便注定了他立刻踏上支持北京申奧之旅的漫漫長路。原來,他眼前所見的那一幕,簡直是他近日夢寐以求的情景,只見柜臺上,伸展著一幅用白宣紙制成的長卷,寬約三四十公分,長約數十米,一面過膠,另一面用來讓人題字、簽名,一眼望去,如書如畫,甚是壯觀。

眼前吸引林慕菲的并非只是長卷本身,而是卷頭的題字和卷上的簽名,那卷頭約1米多長之處寫著7個大字:"奧運連著我和您",底下較小字的標題是:"支持北京申辦2000年奧運會萬米郵票長城大簽名。"更引人入勝的是那卷上的長城圖案,竟然是用郵票貼成的,刨意獨特,意義深遠。人們可在那"郵票長城"上下的空白處簽名,以表達支持北京申奧的意愿。

在林慕菲看來,那是多么動人心魄的情景,馬上引起他的強烈共鳴。他當即上前提筆寫下"北京申辦奧運會是全中國人民和全球華人的共同心愿,預祝北京申辦2000年奧運會成功!"然后鄭重地簽下自己的名字。從此,林慕菲和這一活動的發起者劉超英等人成了志同道合的知己良友。

當時,大家一見如故,不謀而合。許多人簽了名就走,可林慕菲不但不走,反而同主持人劉超英如久別重逢的老朋友似的聊起天來。林慕菲風趣地對劉超英說:"你這名字,一聽就知道你是`趕美超英`年代出生。今年34歲,對吧?"個頭不高、一臉英氣的劉超英笑著點頭。

突然,劉超英若有所悟地"回敬"林慕菲說:"我也不用你介紹就知道你是菲律賓華僑。"林慕菲稱贊他說對一半,并對他簡單介紹了自己的身世。隨后,便詢問劉超英有關簽名支持北京申奧澳活動的動問與計劃。

媒體評論

在海外,我們有不少炎黃子孫的先知先覺者。他們始終關注著中國的發展,始終盡其所能地支持著中國的發展,這種赤子之情令人感動。林慕菲先生以及他的全家就是這樣的先知先覺者,這樣的赤子。 ——魏紀中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