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廣孝是元末明初杰出的佛教人物,與姚廣孝相關的歷史遺跡,如姚廣孝墓塔、天寧寺、匯通祠、永樂大鐘、《永樂大典》等,多成為北京乃至全國的重要文物。姚廣孝在政治、軍事、文學、科技諸方面也有巨大成就,尤以參與策劃"靖難之役"、輔佐燕王朱棣奪取帝位而名垂史冊,后又拜為明兩代帝王之師,成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緇衣宰相"。由鄭永華編著的《姚廣孝史事研究》通過發掘與利用姚廣孝的詩文、著述,以及碑刻、實錄、文集等各種原始史料,對姚廣孝的生平與交往進行了研究,就相關史事進行了詳細考辨,更正了長期以來的訛誤,為研究姚廣孝這一重要的宗教與政治歷史人物奠定了基礎,具有較大的學術價值。又北京還長期流傳許多與姚廣孝相關的歷史與人文傳說,深入研究與北京歷史有關的人物、弘揚北京歷史文化,對建設"人文北京"具有現實意義。
鄭永華,1968年生,湖南邪陽人。歷史學博士、宗教學博上后,現任北京社科院歷史所副研究員。近年來在《中國史研究》、《世界宗教研究》、《清史研究》、《宗教學研究》、《學術研究》、《民俗研究》、《中國歷史地理論從》等核心刊物發表學術論文二十多篇,主編《北京宗教史》,專著《清代秘密教門治理》獲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成果二等獎。
引
及時篇 姚廣孝求學與交游考
及時章 身出貧家時逢亂世
及時節 家庭與出身
第二節 時代背景與社會環境
第二章 少小存異志童□入寺門
及時節 幼年習儒
第二節 棄儒從釋
第三章 侍佛妙智寺,無由返冠巾
及時節 出家妙智庵
第二節 未返冠巾原因考
第四章 再遇明師,位列高僧
及時節 投師智及
第二節 前赴徑山時間考
第五章 廣交文士,早著才名
及時節 廣交文士
第二節 與高啟、王行的摯交
第六章 余少頗好異,每慕神仙家
及時節 與席應珍交往考辨
第二節 與其他道士的交往及其兵法來源
第七章 我生四方志,不樂鄉井中
及時節 鄉邦云林游
第二節 遠行游歷
第二篇 姚廣孝與"靖難之役"考
第八章 三次受征召,一朝赴北平
及時節 明太祖拔僧人仕的政策
第二節 三次受征召
第九章 住持慶壽寺薦福燕王府
及時節 住持慶壽寺
第二節 與朱棣關系考
第十章 先機襄贊,"靖難"師起
及時節 明初分封與建文削藩
第二節 "靖難"決策與爆發
第十一章 鼓士氣于關鍵之刻,固后方于危急之時
及時節 巧化士氣危機
第二節 成功協守北平
第十二章 運籌帷幄,厥功為偉
及時節 濟南及時撤軍
第二節 東昌敗后力促出師
第三節 獻計直搗南京
第三篇 姚廣孝晚年行跡考
第十三章 拜爵少師,榮歸故里
及時節 拜爵少師
第二節 榮歸故里
第十四章 金陵戰罷燕都定仍是癯然老衲師
及時節 以僧自持
第二節 "護教"之作《道余錄》
第十五章 兩任監修,老當益壯
及時節 侍讀太孫
第二節 監修《永樂大典》
第三節 主持《太祖實錄》三修
第十六章 終老北京,備極哀榮
及時節 監修永樂大鐘
第二節 備極哀榮
第三節 御制《姚廣孝神道碑》考辨
第十七章 是非與功過,任由后人評
及時節 對姚廣孝貶斥的加劇
第二節 貶斥姚廣孝典型事例考辨
主要征引文獻
附一 姚廣孝《相城妙智庵姚氏祠堂記》
附二 《明史》"姚廣孝傳"辨正
附三 江蘇蘇州新發現的姚廣孝碑刻兩通考釋
附四 姚廣孝簡明年譜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