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是怎樣起源的?
其核心價值觀是如何形成的?
本書從根脈上揭示文明古國的精神遺產和文化奧秘。
本書以"大傳統"與"小傳統"為理論支撐,將比較神話學視角引入文明探源研究,發揮多學科的多角度整合優勢,結合考古發掘實物—現場—先民生活與信仰的遺址之研究,提供比較文化的理論分析模型,在理論和方法上獲得創新契機,或將成為解決古史傳說時代若干重要疑點和難點的突破口。
全書共分十章,運用四重證據法,對早期的圣物崇拜、女神文明、神玉信仰、熊圖騰崇拜、堯舜禹禪讓故事及商周興起傳說進行了全新解讀,讓人們對中華文明發生時期的原初性及多元性有更的理解。
長期以來,學者們常把中國古史區分為"傳說時代"與"歷史時代",這種區分固然饒有依據,然而正如王國維先生90年前在講授《古史新證》時所說:"上古之事傳說與史實混而不分,史實之中固不免有所緣飾,與傳說無異,而傳說之中亦往往有史實為之素地,二者不易區別。"《圖說中華文明發生史》便是這樣一部力圖"突破文字`小傳統`的成見束縛"的書。葉舒憲先生博采大量考古文物素材,結合豐富的人類學、神話學知識,對他所形容的"大傳統"神秘之門進行了勇敢的叩問。全書圖文并茂,新義紛呈,是我應該在此向讀者推薦的。
——李學勤(清華大學教授,"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專家)
看了葉著,感覺是跟隨智者探訪著神話后面的真實歷史圖景。他由神話文本解釋考古圖像,借此探討文明發生的過程,重新解讀神話中的真實歷史。葉著借用人類學的術語"大傳統"和"小傳統",給予顛覆性的重新定義。
而且他的這本書從頭至尾讀來,很像是一部考古學著作,使用了大量考古資料,又較之一般考古學著作更顯繽紛之色。一方面,圖文并茂使閱讀變得更加輕松;另一方面,讓圖像敘事引領文字敘述或理論闡述,凸顯出一種知識考古的趣味。
——王仁湘(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
葉舒憲,上海交通大學致遠講席教授,文學人類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兼任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湖北民族學院楚天學者,西安外國語大學特聘教授,中國文學人類學研究會會長,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首批入選者。曾任美國耶魯大學客座教授,英國學術院、劍橋大學、荷蘭皇家學院訪問教授,臺灣中興大學客座教授。所倡導的文學人類學研究形成一門新興交叉學科。出版《文學與人類學》《中國神話哲學》《千面女神》《神話意象》《金枝玉葉》等專著30 部,譯著《蘇美爾神話》《好吃:食物與文化之謎》等6 部。近年主編《神話學文庫》《神話歷史叢書》等。
序 一 李學勤/001
序 二 王仁湘/003
及時章 中國文化的大傳統與小傳統/001
文化大傳統/003
如何認識大傳統/010
玉石:中國大傳統的原型符號/012
神話觀念:中國大傳統的基因/015
從神話大傳統看儒道思想產生/018
第二章 《山海經》與失落的文明/021
山海經》與中國大傳統/022
山海經》可信度:從小說到史料/027
四重證據法:重新認識中華文明/036
釋"瑞":圣王圣物神話的信仰之真/041
西王母:女神文明的中國遺產/050
第三章 玉石神話與信仰/057
備受重視的玉石/058
從宗教和神話看中華文明發生/063
為何以"玉教"為中國國教/069
玉的神話與中華文化的原型編碼/075
第四章 熊龍之辨:祖先神話的文化記憶/081
從龍開始/082
神熊再現/086
熊龍結合之謎/088
"太初有熊"與"太一生水"/092
楚帛書再現"太初有熊" /102
神熊再世:天人之間的對應/105
第五章 堯舜時代的神話歷史/111
堯舜形象:古代輝煌與現代倒塌/112
"輯五瑞"與"班瑞":歷史還是神話/118
禪讓:儒家神話的政治傳統/128
為何禪讓:史前暴力與中國式非暴力主義/136
玉鉞與軍權、王權神話/140
第六章 夏朝國旗上的圣熊:鯀禹啟化熊/145
神熊崇拜的開始/148
熊為圖騰/152
及時重證據:鯀禹啟三代的化熊與熊化/154
第二重證據:夏朝國旗是熊旗/160
第三重證據:地方性的民間敘事/167
第四重證據:神熊偶像傳統8000年/170
第七章 神圣綠松石:二里頭銅牌之謎/177
綠松石青銅訴傳奇/178
金玉結緣:新老圣物組合的秘密/182
綠松石銅牌圖案辨識/192
銅牌配銅鈴:王巫一體的通神法器/198
第八章 玄鳥生商/203
傾聽遠古鸮鳴/205
史前神鸮再現/214
神鸮被誣為惡鳥/221
玄鳥復生/226
"漩渦眼"與"玄鳥"得名密碼/231
第九章 三星堆之光/237
三星堆的驚世發現/241
夏桀追求的蜀國寶藏/246
巴蛇吞象/257
蠶叢與凸目之神/262
黃金之路/267
第十章 鳳鳴岐山/271
殷周革命/275
鳳凰神話的多重內涵/278
鳳鳴岐山:西周王權神授神話/286
鳳凰神話的源與流/293
鳳與"德"降臨神話/299
西周天命觀與"封建"/306
后 記/317
書印刷精美,資料詳實,很有見地。很好。
真心不錯的書!
好
是一套將奇特想象和抽象的科學知識完美融合的科普繪本
折痕,變形,次品。
挺好看,是值得買來一看的書
好書
既有學術深度又適合大眾閱讀的好書。
不錯
這個上商品不錯
下次還來買
名家新作,觀點新穎,見解獨到
對中國神話感興趣,買了一系列的書,當當的書實在沒話說,種類全,服務棒!
一直在當當買書,是老顧客了。書質量很好,正版,配送及時,售后也不錯,滿意,幫我完成了很多領導布置的任務。感謝當當的一直陪伴成長。
很有啟發的研究。
很經典的書
包裝不是一般的差,到貨時書箱都零碎了,有很多書破損或是被雨淋濕了。這次買的比較多,反反復復換貨(換回的基本就一塑料袋包裝,有時換回的也是破損的)就花了大半個月,必須差評。
從玉器中看我國先秦時期的文明發展歷程,一個獨特的角度。
一直很喜歡葉舒憲老師的文學人類學著作,這本應該是在之前《神話意象》《原型與跨文化闡釋》等專著的基礎上進一步挖掘與修正的研究成果
看了葉著,感覺是跟隨智者探訪著神話后面的真實歷史圖景。他由神話文本解釋考古圖像,借此探討文明發生的過程,重新解讀神話中的真實歷史。葉著借用人類學的術語“大傳統”和“小傳統”,給予顛覆性的重新定義。是一套將奇特想象和抽象的科學知識完美融合的科普繪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