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關于婚約問題的專著。內容涉及婚約的內容和法律性質;婚約的拘束力及其效力;古代定婚至近代訂婚;婚約的立法演進;聘禮與嫁奩的性質認定;從聘禮到嫁奩的流動;嫁奩的法律屬性及返還問題;婚約無效、婚約解除、婚約撤銷與婚約不成立;婚約無效、撤銷、解除時之財產處理;有關婚約的損害賠償;民國時期婚約案例評析;婚約立法建議及簡析等內容。
本書稿以《民法親屬編》為分析對象,對民國時期婚約制度進行了系統的分析和研究。書稿共分九章,作者分別從婚約的定義、中國歷史上婚約的變遷、中國共產黨早期的婚約立法實踐、婚約的性質、聘禮與嫁奩、婚約中的潛規則運行與法律邊緣化特征、婚約的法理及樣態分析和司法運作、司法案例中的婚約亂象等方面為讀者呈現了民國時期婚約的涵義、特征、性質及種種表現。
周阿求,江西九江人,華東政法大學法學博士研究生。在《人民日報》等及省級報刊雜志發表理論文章數十篇。二十年來承辦民、刑案件數百余起,有深厚精湛的法學理論功底、豐富的大案要案辦理及重大群體性事件處置經驗。多起經典案例被上海電視臺新聞頻道及人民網、新浪網、中國網、鳳凰網、搜狐視頻等媒體熱播。
導言 /001
及時章 何謂婚約 / 006
及時節 從傳統定婚到現代婚約 / 006
一、傳統定婚 / 006
二、現代婚約 / 011
第二節 定婚節點與禮俗轉換 / 012
一、定婚之節點 / 013
二、定貼之交換 / 016
三、禮俗之轉化 / 021
第三節 非常態婚約考論 / 023
一、童養媳 / 023
二、贅婿 / 026
第二章 變遷與述評(上)/ 028
及時節 民國以前之婚約立法 / 028
一、清代以前之婚約立法 / 028
二、定婚無故三年不娶之考證 / 030
三、借尸還魂:《現行律民事有效部分》之援用 / 032
四、愍其夭殤:多次胎死腹中的親屬法編制 / 034
第二節 修成正果:民國民法親屬編之婚約立法 / 039
一、立法條文及判例解釋例 / 039
二、臺灣地區民法親屬編之修訂 / 045
三、民法親屬編與歷次草案之評析 / 048
四、抗戰軍人婚約之特別規定 / 050
五、現代婚約與傳統定婚之比較 / 052
第三章 變遷與述評(下) / 056
及時節 中國共產黨早期立法實踐 / 056
一、紅色蘇區之婚約立法 / 056
二、邊區之婚約立法 / 057
三、解放區之婚約立法 / 061
四、國共兩黨婚約立法之評析 / 063
第二節 國外婚約立法掠影 / 067
一、早期各國婚約立法簡介 / 067
二、現代各國婚約立法簡介 / 068
第四章 婚約為結婚之張本 / 070
及時節 法律性質 / 070
一、契約說與非契約說 / 070
二、模糊認識之澄清 / 072
三、本書觀點 / 075
第二節 拘束效力及效力組合 / 076
一、婚約之拘束效力 / 076
二、婚約與婚約效力之組合 / 076
第五章 聘禮與嫁奩 / 079
及時節 聘禮之界定 / 079
一、傳統習俗中之聘禮 / 079
二、聘禮與相關概念 / 080
第二節 性質認定 / 082
一、諸種學說之見解 / 082
二、諸說之學理分析 / 085
三、獨家觀點 / 086
第三節 從聘禮到嫁奩 / 087
第四節 嫁奩之法律屬性 / 088
第五節 聘禮與嫁奩之返還 / 090
第六章 潛規則的運行與法律邊緣化 / 093
及時節 一般贈與物之返還 / 094
一、一般贈與物性質之認定 / 094
二、不予返還之根據 / 095
第二節 第三者贈與物之返還 / 096
第三節 特定紀念品、信件照片之返還 / 098
第四節 死亡或自殺時之財產處理 / 099
第五節 值得商榷的話題:婚約損害賠償 / 101
一、損害賠償概說 / 101
二、損害賠償范圍 / 104
第七章 法理、樣態分析及司法運作(上) / 106
及時節 婚約無效 / 107
一、法理評析 / 107
二、司法實務 / 110
第二節 婚約解除 / 122
一、法理評析 / 122
二、司法實務 / 125
第三節 婚約撤銷 / 134
一、法理評析 / 134
二、司法實務 / 135
第八章 法理、樣態分析及司法運作(下) / 141
及時節 婚約有效 / 141
一、法理評析 / 141
二、司法實務 / 144
第二節 訴請履行婚約 / 153
一、法理評析 / 153
二、司法實務 / 155
第三節 婚約不成立(不存在) / 157
一、法理評析 / 157
二、司法實務 / 159
第九章 讀例存疑:有序中的訴訟亂象 / 163
及時節 父母代庖、媒人受累 / 163
第二節 情形格調不一 / 179
第三節 案由拿捏不準 / 185
參考文獻 / 200
后記 / 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