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鴉片戰爭被列強叩開國門,華人移民美國的浪潮也隨之開啟。早期踏上美利堅的華人先輩們,建設了號稱世界七大工業奇跡之一的中央太平洋鐵路,他們淘金、開礦、洗衣、種菜無所不能,他們反抗壓迫、參與訴訟,開創法律先河。然而同這些豐功偉績和辛勤奉獻相伴而來的不是承認和褒獎,而是華人不準投票、不準多人一起租房、不準扛物走人行道、不準留長發、不準擁有土地、不準種菜……凡此種種無一不給華人套上重重的枷鎖。
如今的讀者能否想象出這些真實的場景以及背后的原因?能否想象出華人又是怎樣一步步從最艱難環境中開辟出一條條血淚之路,最終成為一支的族群作者邱彰將為您娓娓道出這段歷史。
展現兩百年來華人移民美國的悲壯史
記錄兩百年來華人在美國的奮斗史
述說兩百年來華人的排華抗爭史
這是一場龍與鷹的搏斗,更是小人物改寫歷史、創造歷史的佳作
邱彰:畢業于臺灣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學博士、新澤西州立大學生物化學博士。曾任立法委員,大陸投資法律先驅,美國執業律師,著名大學兼職教授。熟悉國際商務及政治運作,出版著作五十余種。
林瑞雄教授序
魏憶龍律師序
自序
前
楔子
在中國(1793-1856)
◎鴉片戰爭的遠因——都怪乾隆(1793
◎《南京條約》——中國受辱之始(1842)
◎美國聞風而來——《望廈條約》(1844
◎第二次鴉片戰爭——不平等條約一籮筐(1856)
此時,在美國(1785-1870)
◎最初,美國人對華人頗有好感(1785-1852
◎華人趕上加州淘金潮 (1848
◎遠離紛擾中國——華工赴美修鐵路 (1850
◎美國人開始仇華 (1870
◎馬克·吐溫譏"異教徒中國佬"
鷹的蠻橫
及時章 美國對華人祭出無理的法令與嚴苛的稅制
◎案例:血淚交加的霍爾案(1854
◎舊金山的反華暴動(1877
◎華人不準投票——憲法第15條修正案(1870)
◎華人不準多人一起租房子——《立體空間法》(1870
◎華人不準扛物走人行道——街道管理規定(1870
◎華工不準留長發——剪發規定(1873
◎華工每月收入(約26美元)全部付稅還不夠
外國礦工稅,每月20美元 (1852
華人漁民稅,每月4美元(1860
華人警察稅,每月25美元 (1862
洗衣送件稅,每月475美元(1873
◎遲來的正義
第二章 連種菜也不準!
◎亞裔的反撲
小山告加州政府(1948
西伊福希告加州政府(1952
第三章 白人至上——華人不準與白人結婚
◎美國各州的"反異族通婚法" (1691-1967
◎克博法案(1922)
◎1924年《移民法》,比克博法案更刻薄
◎黑人反訴,扭轉乾坤
羅文夫婦訴弗吉尼亞州種族歧視(1967
第四章 華人女性的悲歌
◎"22個淫蕩的中國女性"案(1876
◎年輕女奴在中國城被摧殘——19歲的甘苞被殺,激起堂口大戰(1909)
◎"憤怒天使"老母,救出三千中國女奴(1909)
第五章 聯邦政府排華,華人怒吼
◎香釗怒告美國政府 (1884
◎重要人物
大法官史蒂文·菲爾德
比律師
◎遲成平控告美國政府(1889)
起因:1888年《史考特法案》
◎馮越亭控告美國政府 (1893
起因:1892年《吉爾里法案》
第六章 清廷崩壞,華人遭殃
◎1868年《蒲安臣條約》
◎1880年《安吉爾條約》
◎石泉慘案(1885)
◎1894年《葛遜陽條約》
◎林孟欣悲訴美國政府(1895)
龍的崛起
第七章 給華人一線生機的案子
◎美國政府訴黃金德(1898)
起因:只要在美國出生,就是美國公民
第八章 中國的巨變
◎義和團虐殺白人,列強血洗北京(1899
◎抵制美貨運動 (1905
起因:《葛遜陽條約》(1904)
中國武官譚錦鏞在美國受辱自殺(1903
美國不準華人朱臺入境 (1905
◎推翻滿清,原來是美國人干的
國父孫中山是美國公民?
◎歷經抗日,中國崛起 (1931-1949
抗日戰爭開打 (1931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中國驅逐外侮(1941)
中美英的《開羅宣言》(1943)
中美英的《波茨坦公告》(1945
日本降書(1945
◎晉身強國,中美簽新約(1943
◎成也宋美齡、敗也宋美齡
◎聯合國風光加入與黯然退出(1945-1971)
第九章 美國的轉變
◎中美聯手抗日,從"排華"變"聯華"(1943
麥諾森法案》(1943)
戰爭新娘法》(1945)
移民與國籍法》(1952)
"坦白計劃"特赦非法中國移民(1956)
◎人權至上,種族主義破功
肯尼迪總統被殺,馬丁·路德·金殉道——美國會通過
民權法案》(1964
案例:華人居蜜的工作權
奧巴馬成為及時位黑人總統,1965年《移民法》居功
1985年及1986年的《移民法》
1990年移民吸金大法
加州白人從此成為少數(2000
" 9·11"自殺攻擊,美國國土安全局成立 (2002
中國成為較大買家,加州為排華道歉 (2009
◎參眾兩院全票通過,向華人致歉 (2011-2012
2011年參議院為排華法案道歉
2012年眾議院為排華法案道歉
重要大事年表
根據記載,當時華人每月工資是26美元,隨后逐步增加到35美元,但不包括食宿;白人的工資則為50美元,食宿免費。華人的食宿由自己掏腰包,因為華人有特殊的飲食習慣,寧可自己人聚在一起煮東西,也不肯吃白人的伙食。
盡管華人工資不如白人,但與中國國內農民相比,還是很可觀。同一時期,中國國內農民一個月只有1美元的收入。當時加州報紙報導,華工每月可以省下13美元;只要運氣好,2年左右,省下400美元就可以回中國當個富農,或是拿這些錢去開店。
1869年太平洋鐵路修建完成,無數的華工貢獻了他們的血汗及生命。我們可以說:"沒有華工,就沒有美國鐵路。"但今天在加州首府薩克拉門托的鐵路博物館 (California Railroad Museum)里,見不到一張當年華工的照片,或是對他們的描寫或贊揚。其中一幅由史丹福先生(Leland Stanford)于1877年雇畫家西爾(Thomas Hill)畫的鐵路完工圖,基本上是幅想象畫,很多當時不在場的人都被畫入,但功勞較大的華工們當時有一萬多人在現場,卻連一位也沒被畫進去。
鐵路完工次年(1870年),華人在美數量增加至63 200人,他們隨著鐵路移居美國各地。華人不但逐漸走出中國城,為了融入美國社會,許多人甚至將名字改成洋名。他們學會了平等、尊嚴的民主意識,甚至懂得如何表達自身的訴求。
……
書還不錯,給朋友買的,一直在當當上買的,送貨很快
幫朋友購買,印刷靖美,內容有深度。發貨快,包裝結實。
質量嗷嗷的好
太忙了,確認晚了,東西是很好的,包裝看起來很好,包得很用心,質量挺好的,價格很實惠,速度也快!
好!
收到之后很滿意 推薦大家購買
書的總體還不錯,就是包裝不行,書封皮有褶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