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人的戰爭:好萊塢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一書是關于約翰 福特、喬治 史蒂文斯、約翰 休斯頓、威廉 惠勒和弗蘭克 卡普拉五位好萊塢著名導演非凡的、不為人所知的故事,它講述了他們如何給第二次世界大戰打上了自己的烙印,同時也被其所改變的。
二戰期間,美國政府將其戰爭宣傳的工作外包給了好萊塢——這在當時是難以想象,政府讓這些導演自由出入戰區。他們的身影出現在美國的幾乎每個戰場,并讓美國公眾形成了關于美國正在參與一場正義戰爭的集體意識。在對這些資料進行了五年的嚴謹研究之后,本書通過五位導演的參戰和歸來,及其在戰區的生活和工作對好萊塢在戰爭中的角色提供了一種新的具有啟示性的理解。
引人入勝,讓人欲罷不能的文化史作品。影迷和好萊塢迷必讀之作。
——安德魯 歐 赫爾,《紐約時報書評》
(馬克 哈里斯)扣人心弦的敘事在各個方面均屬,這是為影迷書寫的戰爭故事,也是為對二戰感興趣的讀者寫的一部連續劇般的美國歷史。
——美聯社
在《五個人的戰爭》一書中,馬克 哈里斯寫出了一段讓人不忍釋卷的二戰宣傳電影史,展示了戰爭如何改變了電影人,以及電影人如何改變了好萊塢電影的語言與內容。
——《舊金山紀事報》
作者:(美國)馬克 哈里斯(Mark Harris) 譯者:黎綺妮
馬克 哈里斯(Mark Harris),美國記者、作家,畢業于耶魯大學,《娛樂周刊》執行編輯、專欄作家。他為《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時代周刊》《紐約雜志》等撰寫過關于流行文化以及電影史的文章。哈里斯著有《改革中的電影:五部電影和新好萊塢的誕生》,該書被《紐約時報》評為年度作品,并被《沙龍》選為近十年的十本非虛構作品之一。
譯者簡介
黎綺妮,中山大學經濟學學士,英國薩塞克斯大學媒體與文化研究專業碩士,現于劇院從事藝術宣傳和涉外藝術交流工作。
序言:珍珠港事件
1“這是我生存下去的出路”
好萊塢,1938年3月~1939年4月
2“我內心和血液的號召”
好萊塢和華盛頓,1939年4月~1940年5月
3“你肯定沒有意識到有一場戰爭正在進行”
好萊塢,1940年6~9月
4“一條信息有什么意義?”
好萊塢,1941年年初
5“我們國家最危險的間諜”
好萊塢和華盛頓,1941年7~12月
6“我需要等待命令嗎?”
好萊塢、華盛頓和夏威夷,1941年12月~1942年4月
7“我這里只有一名德國人”
好萊塢,1941年12月~1942年4月
8“這將成為一個問題,一場戰斗”
華盛頓,1942年3~6月
9“我所知道的是我并不勇敢”
中途島和華盛頓,1942年6~8月
10“你能雇用我嗎?”
華盛頓和好萊塢,1942年8~9月
11“危機時的好搭檔”
英格蘭、北非和好萊塢,1942年9月~1943年1月
12“迎擊或者逃避結果可能都一樣”
阿留申群島、好萊塢、華盛頓、北非,1942年9月~1943年5月
13“足以令它失去真實感”
英格蘭、好萊塢和華盛頓,1943年1~5月
14“跟著我們只為了拍電影?”
華盛頓、英格蘭和紐約,1943年3~7月
15“如何在軍隊生存”
北非、好萊塢、佛羅里達州和華盛頓,1943年夏天
16“我不適合做這種事”
華盛頓、好萊塢和英格蘭,1943年6~12月
17“我需要做出一部好電影”
英格蘭和意大利,1943年10月~1944年1月
18“我們真的不知道這表面之下在發生什么”
華盛頓、中國—緬甸—印度戰區、意大利和紐約,1943年9月~1944年3月
19“如果你相信這點,我們會非常感激”
好萊塢和英格蘭,1944年3~5月
20“歐洲大陸上會有零星的突襲”
好萊塢、華盛頓和紐約,1944年3~5月
21“看見什么就拍什么”
法國,1944年6~7月
22“如果希特勒可以堅持,那我也可以”
好萊塢和華盛頓,1944年7~12月
23“時間和我們共同前進”
法國、比利時、盧森堡、德國和英格蘭,1944年7月~1945年1月
24“你為誰而工作——你自己?”
好萊塢、佛羅里達、意大利和紐約,1945年2~5月
25“我了解人生的地方”
德國,1945年3~8月
26“為什么拍攝這部電影?”
華盛頓和好萊塢,1945年夏天
27“一段憤怒的過去在暴風中和未來纏繞”
好萊塢、紐約和德國,1945年
28“一張緊繃的臉和一顆痛苦的成熟的心”
好萊塢、紐約和華盛頓,1945年12月~1946年3月
29“更接近世界正在發生的事”
好萊塢,1946年5月~1947年2月
后記
電影、流行文化和世界史之間的影響和被影響關系很難說是一個新鮮的研究領域,但哈里斯很可能比過去及現在的任何作家更成功地在這種共生關系中找到了偉大的故事。每一章都包含電影歷史上的有趣故事,而且幾乎每一頁都可以看到哈里斯用寥寥數句話精準捕捉一個人或者一件事的本質的能力。這部非虛構故事作品兼具精彩有趣和細致詳盡的特點。
——《書單》雜志(星級評論)
五個人的戰爭》是一部思想深入、信息豐富且引人入勝的電影文化批評作品。和的二戰電影一樣,它通過講述赫赫有名的人物和為人熟知的情節來探討嚴肅話題:為服兵役付出的人力成本、電影的催眠能力以及藝術追求和戰爭緊迫性之間的矛盾。哈里斯先生比彩色印片技術、寬銀幕技術甚至是逐漸失效的《電影制片法典》更有效地向我們展示了二戰如何改變了美國人對電影的看法。
——《紐約時報》
考據嚴謹,讓人欲罷不能。
——《洛杉磯時報》
作品……這是目前關于這個故事豐富、的版本……讀過《五個人的戰爭》之后,影迷對于電影人的看法必將改變。
——《美國瞭望》
哈里斯描述了廣闊的歷史和豐富的主題:好萊塢與華盛頓之間不穩定的關系;宣傳活動的道德問題;真實鏡頭和場景重現;以及重要的,加入戰爭的決定……對五位具有影響力的導演的沖擊……哈里斯是一位有趣的評論員,他善于把多條故事線編織到一起。《五個人的戰爭》……引人入勝。
——《帝國雜志》
具有洞察力。哈里斯對政治化嚴重的電影時代的意識形態洪流做出了出色解讀,而在他那刻畫生動的主角身上……我們看到了好萊塢拋棄了多愁善感的虛幻來直面殘酷的現實。
——《出版人周刊》(星級評論)
哈里斯先生出色地講述了一個宏大的故事。在敘述這個結局早已明晰的故事時,他依然能時刻留有懸念。《五個人的戰爭》充滿了比小說還出人意料的真實事件。五位導演在特定的歷史時期經歷的事情讓我們深入地了解了電影行業,看到了電影制作的本質,并且從更宏觀的角度來說,認清了藝術創作和社會需求之間的關系。雖然初看之下《五個人的戰爭》似乎是在記錄一個行業的發展,但你會漸漸發現它講述的是一個鼓舞人心的故事,關于個體戰勝集體,個人視角戰勝群體思維,以及終的,藝術戰勝宣傳手段。
——《華爾街日報》
書的內容不錯,質量也很好,給個贊鼓勵一下!
甲骨文叢書內容很好,印裝質量也上乘,值得購買。
可以。。。
書是好書,包裝太簡陋,都折角了
電影與戰爭,標題就抓眼球。
甲骨文叢書,必須支持
有書真富貴,無事小神仙。一直在雜志之家上買書,每年要花個萬把塊,閑來坐下來泡杯綠茶,翻開慢慢看,真是一種好享受。
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
甲骨文圖書每一本的質量都沒的說,同樣是看書,看甲骨文卻是一種享受。
甲骨文系列,二戰歷史,值得
甲骨文出品必屬精品,而且參照了豆瓣評分,值得收藏
從五個導演的故事看二戰
東西不錯,每100-50結合200-30的券也算劃算,今年當當比狗東給力,繼續加油
很好,很滿意,非常滿意。很好,很滿意,非常滿意。很好,很滿意,非常滿意。很好,很滿意,非常滿意。
非常好,沒有一件損壞的,全部正版新品
品質好,內容扎實
甲骨文系列,經典著作,內容沒說的,印刷也很好
是非常好的書
每月都買一些書成了我的一個習慣和愛好,最大的愿望就是有個自己的萬卷書屋,閑暇時和孩子一起靜靜的看看書!感謝這里提供了一個購書好平臺!
年底活動買的,很喜歡
感覺很不錯
給單位圖書館買的書,還不錯。
好書,可讀性強。
好書推薦好書推薦
還行,前邊一些頁印刷的文字重影,整體裝幀不錯沒大問題,就不換了
扣人心弦的敘事在各個方面均屬一流,這是為影迷書寫的戰爭故事,也是為對二戰感興趣的讀者寫的一部連續劇般的美國歷史。
難得的一本歷史書籍,通過幾個大導演講述了好萊塢與二戰的故事。
甲骨文系列 很好 非常好的書籍 有意思 推薦給大家
經典的甲骨文著作~~邏輯嚴謹,值得閱讀,推薦購買
《五個人的戰爭:好萊塢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一書是關于約翰·福特、喬治·史蒂文斯、約翰·休斯頓、威廉·惠勒和弗蘭克·卡普拉五位好萊塢著名導演非凡的、不為人所知的故事,它講述了他們如何給第二次世界大戰打上了自己的烙印,同時也被其所改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