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宇宙:艾薩克 牛頓、皇家學會與現代世界的誕生》,17世紀被歷史學家稱為“天才的時代”,但它同時也是一個騷動的年代。盡管自然與超自然仍然密不可分,疾病是被認為是上帝降下的懲罰,天文學和占星術也并未分家,但是人們也在這個莎士比亞世紀的尾聲開始夢想秩序的世界。
伽利略、哈雷、開普勒、牛頓、萊布尼茨、笛卡爾……當17世紀晚期絕大多數人僅看到分崩離析的世界時,世界在這群早期科學家眼中卻有著的秩序。這群人是當時世界上絕頂聰明的人,他們篤信宗教,他們試圖通過自身的不懈努力解讀上帝的心意,并以此來認清楚這個世界。他們宣稱,宇宙在表面的混亂下,其實像是結構復雜并運行的機械時鐘。為此,他們大膽地進行科學實驗驗證事物的性質,透過望遠鏡向外觀看探索廣闊的宇宙,使用顯微鏡觀察無盡向內探索微小的世界。他們處理了希臘人無法處理的運動問題,從伽利略一路到牛頓,他們啟動按鈕,讓希臘人的靜態的世界動了起來;研究了變化中的數學,發現運動定律。他們還探索無限的概念,研究無限大和無限小,發明微積分。盡管他們是帶著宗教信仰,帶著解讀上帝旨意的目的去做著些事,并且他們的觀念制造也充滿了對立,但是他們的成果為現代科學奠定了基礎,也促成現代世界的誕生。
這是一本想了解科學史的人不能不讀的難得佳作。我們可以通過作者通俗而不失生動的敘事,認識那個天才成群結隊的時代,認識科學與現代世界的關聯,認識人類世界的科學史。這是歷史上首度透過科學社群的集體力量尋找描述宇宙的簡潔的數學形式。作者認為,他們努力的成果,永遠改變了人看待自己和自身地位的方式。本書結合歷史和科學,描繪一幅引人入勝的科學家群像,他們所揭示的答案在今日仍舊是我們理解世界的關鍵。
愛德華 多尼克(EdwardDolnick),美國作家,曾任《波士頓環球報》科學專欄作家。文章散見《大西洋月刊》《紐約時報雜志》《華盛頓郵報》等,著有《救援藝術家》《偽畫家的技能》等書,其中《救援藝術家》一書獲得2006年愛倫 坡獎(佳犯罪實錄類)。對于寫作《機械宇宙》一書,具有麻省理工學院數學碩士學位的他形容自己“再次回到自己的根源”。
黃珮玲,比利時魯汶大學社會與文化人類學碩士,專職譯者,譯有《傷心人類學》《別睡!這里有蛇》,后者獲得2011年開卷好書獎(翻譯類)
年 表/001
前 言/001
及時部分 混亂的局勢
1.倫敦,1660年/003
2.撒旦的魔爪/007
3.世界末日/014
4.死亡包圍著街道/020
5.憂郁的街道/025
6.倫敦大火/029
7.上帝的創作/034
8.解放世界的想法/042
9.歐幾里得和獨角獸/050
10.少年俱樂部/057
11.突圍!/065
12.狗和無賴/071
13.一劑毒藥/076
14.螨蟲和人/083
15.沒有觀眾的一出戲/090
16.將一切拆解成碎片/097
第二部分 希望與怪獸
17.前所未見/105
18.像羊一樣大的蒼蠅/114
19.從蚯蚓到天使/120
20.畸形動物滿街走/126
21.在美景前渾身發抖/130
22.由想法所創造出的模式/136
23.上帝的奇怪密碼/141
24.秘密計劃/146
25.喜悅的淚水/154
26.金鼻海象/159
27.打開宇宙的保險箱/163
28.桅桿瞭望臺的景觀/170
29.人造衛星軌道, 1687年/177
30.呼之欲出/181
31.兩塊石頭和一根繩子/186
32.墻上的一只蒼蠅/189
33.赤裸的美景/193
34.這里有怪物!/198
35.對抗野獸/204
36.從漩渦中脫身/208
第三部分 曙光乍現
37.人人生而平等/215
38.奇跡歲月/220
39.解開所有奧秘/228
40.會說話的狗和意料之外的權力/232
41.特寫下的世界/238
42.當電梯的電纜斷裂/246
43.較大的爭議/252
44.爭斗結局/258
45.蘋果和月球/263
46.造訪劍橋/269
47.牛頓勝出/272
48.與胡克先生之間的紛爭/277
49.世界體系/282
50.只有三個人/285
51.恰到好處的瘋狂/288
52.尋找上帝/293
53.結論/299
致謝/306
注釋/308
參考文獻/331
插圖來源/339
索引/341
多尼克入木三分地刻畫了那個時代的天才的形象,他們為有趣的書寫提供了充分的材料來源……他以能夠把握鮮活細節的獨到眼光,輔之以對歷史的再創造及對所選主題的熱愛……筆下人物有血有肉,是一部引人入勝、增廣見聞的好書。
──《出版家周刊》
多尼克關于科學革命時代歷史的流暢書寫,講述了諸多關于社會變革之時的關鍵人物與事件的有趣故事。
──《夏洛特觀察家報》
一部生動描述早期科學史的著作……筆調幽默、布局合理、精彩紛呈。
——《科克斯書評》
還不錯,送貨快
好書值得讀
非常好的書
正版的書籍
第一單意外丟失,又下了一次單才收到,而且第二次也延誤了。還是頭一次碰上這樣的事,也是糾結。好在書很不錯,甲骨文自然不必細說。除了物流,沒毛病。
我非常期待。
滿意,當當買書價格優惠。
甲骨文叢書,每本都很精彩,已經買了很多,還會繼續關注,慢慢欣賞。
感覺很不錯
甲骨文的書,不用多說,看書的都懂
宇宙是有機的,機械只是表象
售價貴了點,對折買進的,還算滿意!
朋友推薦的,特別好
很不錯,值得一看
好書推薦一下
權當趣味讀物吧,相信不虛過一個周末
fine,fine
非常好的書,值得一看
精彩的像讀小說,還原歷史真實,細節故事典型有趣,一下留神,一頁看完了。
很不錯的一本書,適合研究西方科技史的讀者購買。
英國的科學技術史,翻譯難度特別大,對于喜歡英國史的人來說是一本非常好的書
這系列的書很贊,陸續購入吧,提醒自己不能只藏不讀。
書是精裝的,但用的紙張偏黃,看起來不是很舒服。
甲骨文這套書水平都不錯,這本書對于了解宇宙運行很有幫助。
裝幀非常好,內容還沒看。對甲骨文系列有期待值
不愧是甲骨文叢書,無論是內容還是手感都特別棒,開心。
一直覺得自己是理工科盲。但卻對西方慢慢從愚昧走向文明的歷史充滿這好奇。而自然科學的飛速發展,是不能回避的。
這是一本想了解科學史的人不能不讀的難得佳作。我們可以通過作者通俗而不失生動的敘事,認識那個天才成群結隊的時代,認識科學與現代世界的關聯,認識人類世界的科學史。這是歷史上首度透過科學社群的集體力量尋找描述宇宙的簡潔的數學形式。作者認為,他們努力的成果,永遠改變了人看待自己和自身地位的方式。本書結合歷史和科學,描繪一幅引人入勝的科學家群像,他們所揭示的答案在今日仍舊是我們理解世界的關鍵。
可以窺見科學先驅們的生活,在宗教統治、疾病與蒙昧籠罩的舊時代,如何摸索登上通往新世界的科學階梯。
絕對是好書,甲骨文系列值得購買,讀一本好書,充實自己,讓自己的精神世界得到極大的滿足
這是一本想了解科學史的人不能不讀的難得佳作。我們可以通過作者通俗而不失生動的敘事,認識那個天才成群結隊的時代,認識科學與現代世界的關聯,認識人類世界的科學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