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閑話中國年圖書
人氣:47

閑話中國年

評書大師劉蘭芳入室弟子王封臣先生評書話民俗大作!國內首部雙非物質文化遺產合璧之作!雅俗共賞!俗而可耐!耐人尋味!
  • 所屬分類:圖書 >文學>民間文學  
  • 作者:[王封臣]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113213008
  • 出版社:中國鐵道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03
  • 印刷時間:2015-12-28
  • 版次:1
  • 開本:16開
  • 頁數:--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
  • 套裝:

內容簡介

本書正是根據青年評書家王封臣同名賀歲民俗評書《閑話中國年》重新整理而成。

賀歲民俗評書《閑話中國年》全書42回,自2007年錄制完畢后,已在全國五百余家電臺播出,成為近年春節期間全國電臺重復播出次數多的評書節目。

全書近三十萬字,以說書講故事的方式,生動、活潑地講述了中國傳統廣義上的春節,即從每年的臘月初八開始一直延續到來年的二月初二,在這五十余天的喜慶日子里,每24小時蘊含著的那些有趣的民俗、掌故和傳奇。

編輯推薦

新春佳節是中華民族隆重、熱鬧、吉祥、溫馨的節日。它歷史之久、范圍之廣、民俗之繁、掌故之多,巍為壯觀。傳統廣義上的春節是從臘月初八一直到二月初二。這五十余天的喜慶日子每24小時都蘊含著有趣的民間習俗和故事傳說。

賀歲民俗評書《閑話中國年》在全國500余家電臺播出,成為春節期間全國電臺重復播出次數多的評書節目。作為評書大師劉蘭芳入室弟子的王封臣先生,在書中生動活潑地講述了與春節有關的民俗、掌故和傳奇,正可謂:雅俗共賞,俗而可耐,耐人尋味!

作者簡介

王封臣,著名評書家、國學講師、"管理書場"及"國學書場"創始人,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劉蘭芳先生入室弟子,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作者的講座、節目目前在全國500余家電臺播放,擁有幾千萬的聽眾群體。是目前播出電臺多的青年評書家。講座風格儒雅大氣、風趣幽默,觀點獨特鮮明,富有底蘊,深受廣大中國傳統文化愛好者的喜愛。

目錄

章閑話前面的閑話

第二章 臘八節――舶來的"洋節"還是中國的土產?

(早舶來的"洋節"卻關系朱皇帝的婚事,好吃的臘八蒜乃是討賬的高招,敗家子敗家的結果與大文豪中獎的后續竟如此的不同,一碗臘八粥引發了諸多的爭議……)

第三章 祭灶――家家有個"黏牙"的神兒

(說不清祭灶是哪24小時,搞不明灶君是女還是男,"賄賂"神仙其實很簡單,這就是關乎每個家庭命運的"黏牙"小年……)

第四章 年前那些天――保障有力的過年"一級準備"

(人人身上都有詭異的三尸神,大掃除可以解除"魔咒"哦,一二三來唱《新年歌》……)

第五章 除夕――一句話,打破一個舊世界,迎接一個新明天

("餃子"眾所"不"知的前世今生,"屠蘇酒"非同一般的飲用方法,想長個兒不用補鈣的民間秘方,寫春聯其實很fashion,門神也會上下崗……)

第六章 春節(大年初一)――用什么好詞形容都不為過的吉祥日

(萬年日歷還是萬年制歷,初一必來"拜年"的四個人,"壓歲錢"和"掛紅燈"比比誰詭異,聽說了么?彌勒佛跟掃把星打起來了……)

第七章 大年初二――姑娘省親、岳丈迎婿、嬌客進門嘍……

(回娘家有啥忌諱,女婿和老丈人的那些事兒……)

第八章 大年初三――不走親戚少串門兒,多給耗子留點食兒

(又是鬼子惹的禍,朱買臣鬧離婚,老鼠晚上娶親,天庭也搞海選秀,貓和老鼠恩仇錄,十二生肖個個不全……)

第九章 大年初四――都知道馬王爺有三只眼,可誰知道他是誰呀?

("馬王爺"的N種傳說,魯班造橋神仙找茬,藥王爺過生日,孫思邈還會治療心理疾病……)

第十章 大年初五――財神多的是,你拜哪一個?

(財神生日接財神,財神是誰,財神有多少,流行的正財神是誰,偏財神是誰,文財神是范蠡還是比干,財神也有臨時工……)

第十一章 大年初六――窮神在哪里啊窮神在哪里?

(尋找"窮神"送走他,掃把星再次出現,廁所也有主管神,彝族初六"祭土主",清水巖祖師與鐵觀音……)

第十二章 大年初七――Happy birthday to all human beings

("全人類"的生日,青春美麗真人秀,舌尖上的人勝日,跟著古人算算卦,火神節里說火神……)

第十三章 大年初八――要想今年順就得今天順

(谷子今天過生日,今天你順了沒有,今日可放生,風流八仙節……)

第十四章 大年初九――老天爺的檔案(機密!噓……)

(玉皇大帝的誕辰,玉皇大帝就是黃帝嗎,申公豹的"亂入",玉皇大帝的發展史,為什么天下各地都有小偷……)

第十五章 大年初十――對著石頭磕個頭

(石頭也過生日,初十老鼠也嫁女,子婿日不是迎婿日……)

第十六章 元宵前幾天――床公、床婆保您腎好睡眠好

(都來炸龍炮,重口味的"漏屎"日,床神保護性和諧,祭祭蝗神無蟲害……)

第十七章 正月十五元宵節――中國的狂歡節和情人節

("平呂"平出的元宵節,玉皇大帝又要燒人間,東方朔和宮女的瓜葛,袁世凱因何膩歪元宵,孔圣人也有賴皮時,燈謎初是罵人的,情人節破鏡重圓……)

第十八章 二月二龍抬頭――龍不抬頭我抬頭

(哪來的一畝三分地,天文學上的說道,武則天和龍王都招惹了玉帝,龍女在今日出嫁……)

在線預覽

臘八節跟放牛皇帝朱元璋有關

明代人劉若愚作《明宮史》中就有有關臘八粥的描述。說"初八日,吃臘八粥。先期數日,將紅棗捶破泡湯。至初八日,加糯米、白果、核桃仁、栗子、菱米煮粥。供佛圣前,戶牖、園樹、井灶之上,各分布之。舉家皆吃,或互相饋贈,夸精美也。"看來臘八粥在明朝的宮廷里也是非常出名。為什么呢?原來,關于臘八粥起源的傳說,還有一個,雖與正史記載有出入,但也非常有趣,在此也說來聽聽,這個傳說跟明朝開國的乞丐皇帝朱元璋扯上了關系。

話說朱元璋小的時候,家里特別得窮。不得已,為了生活,朱元璋只能給村里的馬大戶家打工。打什么工呢?割草、放牛,干點零活兒,掙一文半分的,養家糊口。天長日久,朱元璋居然把馬大戶家的姑娘馬秀英給勾搭住了。馬秀英?啊,就是那位未來有名的馬大腳馬娘娘。其實也不是朱元璋給勾搭上的,是人家馬秀英姑娘看上朱元璋的。一看朱元璋這人,相貌不凡!嗯……太丑了!五孔朝天,嗬!丑得太出奇、太可愛了。俗話說得好,有奇異的長相,必有奇異的能力。你別看這個朱元璋現在給我家放牛,看此人以后必成大事!為什么馬秀英這么想呢?有原因。

說有一次,朱元璋又出去放牛去了。一邊放牛,一邊砍柴。放牛,這是公活兒,給馬大戶家放牛嘛,算打工;砍柴,這是外落兒,利用放牛的時間砍點柴,賣倆錢兒,掙個零花錢,補貼家用。

朱元璋砍了半天柴,砍累了,想找個地方休息休息。他發現,不遠處有塊草地,一面靠著樹林,三面都是陡坡,好像一塊盆地。這地方不錯,又軟乎,還有太陽光,天然的太陽浴場所!朱元璋一看,挺好!就躺在草地之上睡起覺來。他一睡覺,四肢打開,整個人大大咧咧地躺在那兒。要打上面往下看,人形就如同一個"大"字似得。

也趕巧了,正在這時,馬秀英打觀音廟燒香回來,正在坡上經過,她無意間往下面草地上瞟了一眼。哎喲!可了不得了,馬秀英就發現這朱元璋擺了一個"大"的姿勢躺那兒了。但是朱元璋來的時候拿著根扁擔呢。當馬秀英看他的時候,他正把扁擔橫在了頭上了。從上面一看,連人帶扁擔,成了一個"天"字。開始,馬秀英覺得挺有意思:你看,朱元璋在這兒曬太陽睡覺呢,把扁擔橫頭上了,嗬!跟身子正成一個"天"字,太有意思了。她忍不住又看了一眼,"嘶……哎呀!"馬秀英吃了一驚。怎么?朱元璋變姿勢了,可能這朱元璋睡累了,他把身子一側,來了一個"右側位"睡眠。但朱元璋側身子的時候,手也不知怎么弄的就把這根扁擔抓住了,下意識地往腰間一橫。從馬秀英的角度觀看,那就是一個"子"字。哎呦!馬秀英當時心里就"咯噔"了一下。這朱元璋前后兩個姿勢加起來,那就是"天子"二字啊!看來,這是老天預警給我的,說明日后這個朱元璋必成天子。什么是天子?那就是皇上啊!哎呀,看來我眼力沒錯,我原來就覺得這個朱元璋不是個凡人。現在看來,老天預警,他日后必成皇上,那我就得死心塌地地跟著他!馬秀英打定主意了,打這兒開始,就死心塌地、真正地、完全地喜歡上了朱元璋。時不時地,馬秀英就給朱元璋送點吃的;隔三差五的,馬秀英就給朱元璋縫個衣服、補個襪子什么的。可以說對朱元璋處處照顧。

可是,馬秀英他爹——馬大戶這人為富不仁,對待長工短工是喝來喚去,刻薄兇狠。朱元璋放牛只要稍有差錯,他就對朱元璋非打即罵。不僅如此,還常常不給朱元璋飯吃,挨餓對于朱元璋來說那是司空見慣的事兒了。

有一次,朱元璋放了24小時牛,到了晚上,牽著老水牛回來。村外有一條河,河上就有一座獨木橋。每天朱元璋放牛回來進村必過此河,過此河就得走這座獨木橋,今天也不例外,朱元璋牽著牛就過這座獨木橋。可是,橋板太窄了,這頭老水牛今天也不知道怎么了,走到了橋的正當中,一不留神一腳踏空,"咕咚"一下,掉到橋下水里去了。可把朱元璋給嚇壞了,這要是把牛給摔死了,自己就得給償命啊。那年頭,人都沒畜牲值錢。朱元璋趕緊"劈里啪啦"也下河了,費了半天勁總算是把牛給拉上了岸。一看,謝天謝地,牛沒死。沒死是沒死,但是前邊的左腿摔斷了。哎呀!朱元璋當時汗就下來了,這要是讓馬大戶知道了,非得把我的腿打折了不可啊。可是也沒有辦法,硬著頭皮叫來了幾個幫工,把牛抬著回到了馬大戶的家。

見到了馬大戶,朱元璋把事情經過一說,馬大戶一看:好你個朱元璋啊。前些時候,讓你放牛,你同幾個小伙伴兒把牛給我吃了,把牛尾巴插在了山縫之中。說什么?牛被山給夾住了!哦,這一次你又把牛腿弄折了,你這是存心啊!這還了得!"來啊!把這個不知死活的家伙給我吊起來,給我狠狠地打!"

"是!""嘩!"大戶人家有的是狗腿子,幾個人上去把朱元璋按倒在地,扒了個精光。然后把朱元璋吊在了磨坊的房梁之上。這頓鞭子,把朱元璋打得哭爹喊娘,七葷六素。,朱元璋把腿一蹬"呃……"昏死過去。

馬大戶不依不饒:"用水潑過來,給我接著打!"還打啊?再打人都死了。

這個時候,就聽見背后有人說話了:"慢!住手!"

"嗯?"馬大戶回頭一看,誰啊?自己的閨女馬秀英,她喊了那么一嗓子。您可別小瞧馬秀英,這可不是一般的女子,她是一個反封建的"女漢子"啊。為什么叫馬大腳呢?就因為人家馬秀英寧死不裹腳。在那個封建思想極其嚴重的時代,就這一點,難能可貴!而且,那個時候的女孩子,都得在房間里待著,講究"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就這位,不管那一套,愛上哪兒去上哪兒去。馬大戶,你看那么兇,拿這孩子瞪眼兒沒轍。一看見馬秀英出來了,馬大戶就不太樂意。"嘶……秀英啊!你一個大姑娘家家,拋頭露面,也不怕別人笑話。去,回屋去!"

"我不回去!爹啊。你這是干什么呢?"

"哎呀!女孩子管那么多事兒干嗎啊?快點回去!"

"不行,這事兒我還非得管。爹啊,你不說我也明白,剛才我都打聽了。這朱元璋不就是不小心把牛腿弄折了嗎?你這樣打他,這不小題大作了么?值當的么?"

"啊,啊?哎喲!真是女大不中留啊。你,你還幫著外人說你爹,你這個這個…"

"爹,我可不是幫他說你。我這是幫著你啊。爹,他弄折了牛腿,你打他兩鞭子就完了,何必把人往死里打呢,這對咱有什么好處呢?要是萬里有個一,你把他打死了,這可就是一條人命。那可就牽扯到了官司了呀。雖說咱有錢,不怕打官司。那也麻煩不是?也要花銀子打點不是?到那個時候賠上去的銀子,哼!就不僅僅是一條牛腿了。再說了,這朱元璋,您也知道,可不是什么等閑之輩。我聽說,他交了許多綠林上的朋友。你要是把他打出個好歹,那些人可不是吃素的。別的不說,就是隔三差五在咱們家后院兒點幾把火,有事兒沒事兒晚上往院子里扔幾塊磚頭,就夠你嗆!別的話我不說了,你愛怎么辦怎么辦。你不是讓我回去嗎?好,我話說完了,走了!"馬秀英說完話一轉身,領著丫鬟進屋兒了。把馬大戶就晾這兒了。

馬大戶望著女兒的背影仔細地琢磨了琢磨,覺得女兒說的還真有道理,還真就是那么回事兒。得了,打成這樣也夠瞧的了,吩咐人:"去,把這小子給我關空屋子里去!記住啊,五天之內不給他飯吃,餓著他!讓他長點記性,看他以后還敢不敢!拉出去!"

就這樣,把朱元璋關到了一個空房子里,往地下"咕咚"一扔,上了鎖,人家就走了。

也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朱元璋迷迷糊糊地醒過來,就覺得渾身火燙,疼痛難忍。能不發燒么?渾身都是傷口啊。這個時候都到了深夜了。朱元璋放了半天的牛,回來又挨了半天的打,又迷糊了半天,腹中饑餓,連起來的勁兒都沒有了,口干舌燥,渾身疼痛。

這個時候,朱元璋恍恍惚惚聽見門外有人小聲說話:"朱元璋,朱元璋。""嗯?"誰叫自己呢,難道是自己聽錯了,幻覺?朱元璋仔細一聽,"朱元璋,你在嗎?朱元璋……"沒錯,是有人叫自己。

朱元璋咬著牙,爬到了門口。"誰啊?"

"朱元璋,是我,是我啊。別大聲。"

"呦!"朱元璋這才發現,門外站著一個人,非是旁人,正是小姐馬秀英。她怎么來了,深更半夜的?這、這……"是,是小姐?"

"對,是我。朱元璋啊,我專門給你送東西來了。這兒有一包藥面兒,你一會兒抹身上。我又給你烙了一張油餅,還有一瓶水,你趕緊吃了啊。我在門底下給你塞進去。"說著話,馬秀英從門底下遞過來一個瓶子和一張油布包裹。瓶子里是水,油布里包的是餅。

朱元璋在里面接過來,握在手中熱熱乎乎的,一聞,打鼻兒香。朱元璋感動得眼淚當時就掉下來了。"小姐,我……"

"別說了,別說了,什么都不用說。趕緊吃,吃完了把東西給我,我得快走,不能讓我爹看見。"

"哎!哎!"朱元璋趕緊打開瓶子,吃著大餅就著水,狼吞虎咽,不一會兒的工夫兒就吃完了。然后把東西又從門底下遞給馬秀英。

馬秀英接過來,左看右看,四周無人,悄悄地對朱元璋說:"明天一早我抽時間再來給你送飯,你等著。"然后馬秀英轉身走了。

馬秀英走后,朱元璋打開紙包,一看里面都是藥面兒,估摸著可能是什么云南白藥之類的,趕緊給自己全身敷上。然后倒地上睡覺。能睡得著嗎?渾身劇痛、發燒!迷迷瞪瞪、朦朦朧朧,朱元璋也不知怎么才過捱了這么一夜啊。

到了第二天凌晨,天還沒有亮,也就是長工們都起身下地干活了的這個時候,馬秀英又來了。從門下邊照樣遞進了一瓶水、一個剛烙的餅、一包藥面兒。朱元璋吃了喝了,馬秀英走了。上午,又來了,還是那樣。晚上照樣……就這樣,過去了兩天。朱元璋沒餓著,傷口由于馬秀英送來的藥面也逐漸好轉。

馬大戶在此期間來過兩次,扒著門縫兒往里一看,呃,呃?馬大戶納悶兒啊,嘶!這、這哪檔子事兒啊?朱元璋不但沒有趴下,相反,氣色還好了,嘶!莫非有神人相助不成?馬大戶心下合計,暗地里就注意上了。

單說轉過來的第二天,馬秀英見長工們都走了,她也偷偷地起了床,來到了廚房,和好了面,切碎了蔥花,烙了一張大油餅,趁熱用油布包好,轉身出了廚房,就往關朱元璋那間小屋走去。眼看著再拐過去一道彎就到了。

就這個時候,馬秀英聽見后邊有人說話了:"嗯,是秀英嗎?"

"嘶……呦!"馬秀英一驚,她聽出來了,是爹爹的聲音。這,這可怎么辦呢?手里面還拿著餅呢?這要讓爹爹發現那可不得了啊。那怎么辦呢?沒有辦法,馬秀英急中生智,把衣襟打開,"噌!"就把這滾燙的油餅揣懷里了。您想想,剛烙的餅,滾燙滾燙的,就隔著一層薄油布,放到懷里,人受得了嗎。當時就把馬秀英燙得咬碎銀牙啊!但是表面不能表現出來。她轉過身來,還得強裝笑顏,"哈!爹爹啊?"

"嗯!你起這么早,干什么去?"

"啊,嗯,我……"馬秀英一時之間不知道說什么好了。

"哼!你手里提的是什么啊?是不是酒啊?"

"哦,不,不,不是酒,是水。"

"水?你提水干嗎啊?"

"啊,啊……爹爹,嗯,是……是這樣的。女兒我啊……昨天晚上做了個噩夢,夢見那個朱元璋血頭血臉地來到我的面前,說,說他渴。可把我嚇壞了,把我給嚇醒了。我,我想啊。這人幾天不吃飯行,這要是幾天不喝水那還不得渴死啊。這要是死了,爹爹不一樣脫不了干系么?這不,我就弄了點兒水,給他送去……"

"哼!好啦!你想得倒周到。回去!不許你給他送東西!"

"爹爹…"

"回去!"

馬秀英不敢再說什么了,回去吧。拎著水又回到了房中。到了房中,趕緊打開衣服一看,胸口之上被油餅燙了一個餅形的印子。這印子以后就烙身上了。到了后來,朱元璋在皇覺寺做了和尚,然后又占據亂石山,大鬧武科場,反了大元,馬秀英跟朱元璋失去了聯絡。一直到了后來,朱元璋定都南京,派人尋找馬秀英這位皇娘。人問:"皇娘長什么相貌啊?"朱元璋說:"長什么模樣一時半會兒也說不清,你就找一個胸口之上懷著一個明月的人,她就是皇娘。"馬秀英就靠這個印記到找到了朱元璋,成了大明開國的皇后。這是后話。

馬秀英給朱元璋送水,可把馬大戶氣壞了,哎呀,真是女生外向啊,這還了得嗎!馬上讓人給朱元璋換個房間,離自己房間近點,自己要親自看著他。過完這五天再說。就這樣,朱元璋被換號了,到了另外的一個房間。

到這兒,朱元璋一看,比上一個房好點兒,起碼有水了。在墻根兒底下立著一個大缸,缸里面還有少半缸水。旁邊還有幾塊磚,堆著幾捆柴火,還有些火鐮火石,還有口破鍋。不足的就是沒米沒面,要是有米面就可以在這里燒火做飯了。沒事兒!朱元璋心里有底兒——反正小姐會給我送飯吃。他還等著馬秀英呢。結果,一等不見人,二等不見影,等了24小時,馬小姐也沒來。朱元璋不傻,知道肯定出事兒了,肯定是馬小姐給我送飯的時候被人發現了。朱元璋心說話:要是馬小姐因為我再受了什么連累,我于心何忍啊?但又一琢磨,不會,虎毒不食子。即使被發現,頂多被馬大戶罵一頓,也不會出現什么大事兒。但,想想自己沒有馬小姐照應著,這幾天怎么熬啊?吃什么啊?扛吧!

就這樣,朱元璋咬著牙,扛了24小時。第二天頂著牙膛又扛過去了。到了第三天,咬著舌頭也頂不住了。怎么?朱元璋那是個大小伙子,幾天沒吃飯,能頂得住么?餓得眼冒金星,沒東西吃啊。朱元璋心說:我睡覺!睡著了就不餓了!他躺那兒了。想睡啊?睡不著。餓得難受啊。這可怎么辦啊?莫非我朱元璋真的要餓死在這里不成啊?他在那兒正胡琢磨呢。就這陣兒,"噌!""嗯?"朱元璋就覺得眼前一晃,什么東西?他仔細一看,有一只老鼠從他面前躥過,鉆到了一個洞里去了。嗯?!朱元璋當時就來精神了。老鼠!哎呀,不錯啊,我要是能把這老鼠給抓住,那也可以充饑啊!吃耗子?沒什么,人餓急了什么都吃!

朱元璋想到這里,趕緊起身來到老鼠洞旁,就開始挖洞。先用手摳,后來就在柴火堆里挑那些比較結實的棍子撬。不一會就挖了個大洞。那么好挖啊?當然。那個時候家家戶戶住的都是土房,不是什么磚房,鋼筋混凝土更談不上,所以一會兒的工夫就挖開了。朱元璋往里一看,老鼠啊?老鼠仔都沒有!早跑光了,好幾個洞呢。但,別看沒老鼠,朱元璋卻意外發現這老鼠洞里有糧食。呵!什么都有,什么大米、小米、綠豆、紅豆、黃豆、玉米、紅棗、蓮子……也不知道這老鼠怎么劃拉過來的。雖然不算太多,但每樣也都有點兒。嘿!朱元璋可樂壞了,他把這些東西拼湊起來,拿過來那口破鍋,把這些雜糧都放進去,在缸里舀了些水,把磚頭壘好,把鍋架起來,再把火石火鐮拿來"啪!啪!"一打,點著了火,架上了鍋,就熬開了。這位說:"衛生么?"衛什么生啊?人都到這一步了,顧不了那么多事兒了,吃飽了再說吧。結果,不久之后就熬出了一鍋雜七雜八的粥來。

朱元璋把火滅了,稍微冷了一下,端起鍋來,這么一嘗,嘿!怎么那么好吃啊!這真是餓了吃糠甜如蜜啊。他一口氣把粥喝了個溜光。然后拿舌頭把鍋刷了。飽餐了一頓,頓時精神頭上來了。

這時,馬大戶又來了,扒著門縫兒一看,呦!朱元璋臉上不但沒露饑餓之色,反倒是精神煥發!馬大戶一看五天沒有餓死朱元璋,莫非這小子真得像有些人說的那樣——不是凡人?算了,就把朱元璋給放了。

到了后來,朱元璋參加了農民起義軍反對大元。南征北戰,東擋西殺,終于做了大明的開國皇帝。那時候的朱元璋可不比現在了,吃盡穿絕,什么好吃什么,山珍海味都吃膩歪了,每天御膳房端上菜來,朱元璋聞都不愛聞,那也得吃飯啊,吃什么呢?哎!他就想起了那年用老鼠洞里的糧豆煮成的粥了,覺得自己不應該忘記過去的苦日子,這樣才能夠勵精圖治。于是命令御廚用雜七雜八的糧食、豆類熬成一鍋糖粥。正好,那天是臘月初八,所以朱元璋就給這個粥起了個名字,叫做"臘八粥"。

朱元璋這人還比較重視教育子女,他自己吃臘八粥,還讓兒女們也吃臘八粥,讓他們在榮華富貴之時別忘了祖輩創業的艱辛。文武官員們一看皇帝全家都吃臘八粥了,咱做臣子的,也得跟著學啊,也跟著吃起臘八粥了。老百姓一看你們都吃啊,我們也吃!這樣,臘八粥就在中國的民間流傳開來了。

這就是臘八粥起源于朱元璋的傳說。

臘八粥與宮廷

咱們介紹了兩種關于臘八粥的傳說,從中可見我們中國人對于臘八粥的情節是多么的深刻。

臘八粥有很多做法,在《燕京歲時記》中記載,說臘八粥要:"用黃米、白米、粳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米、紅豇豆、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紅的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白糖、紅糖、葡萄,以作點染。切不可用蓮子、扁豆、薏米、桂元,用則傷味。"從中可見臘八粥的用料是十分講究的。

但是,這《燕京歲時記》中所記的臘八粥的做法,只是一種做法。粥是一種家常的東西,不必要那么刻薄。我就見過用蓮子和桂圓熬粥的,也是臘八粥,也十分好喝。所以,咱們熬粥的時候只需要根據自己的口味去熬就是了。

從養生學的觀點來看,冬寒食粥,加之各種米、果的營養摻和,有大補之效。所以,到了臘月,您也不妨抽時間熬這么一鍋粘粘糊糊、甜甜蜜蜜的臘八粥,一家人團團圍住,共同品嘗。

在古時候,臘八粥煮成了之后,要先盛上幾碗,放置于庭院天井、碾磨盤上、牛馬羊豬圈的門上等位置,以表示同慶豐收、迎吉祥之意。到了清代,這個習俗更是盛行。清代大作家曹雪芹在其名著《紅樓夢》上就有"世上的人都熬臘八粥"的表述。就連那位道光皇帝愛新覺羅·寧曾都專門寫過一首臘八粥的詩,詩云:

"一陽初復中大呂,

谷粟為粥和豆煮。

應節獻佛矢心虔,

默祝金光濟眾普。

盈幾馨香細細浮,

堆盤果蔬紛紛聚。

共賞佳品達妙門,

妙門色相傳蓮炬。

童稚飽腹慶升平,

還向街頭擊臘鼓。"

這什么詩啊?來回換韻,反正差點兒。敢情皇帝做詩也不一定好到哪兒去。但,不管怎么著,那是皇上寫的,也證明了臘八粥在當時的皇庭里也非常受歡迎,是每年必備品。

除了臘八粥是羊奶米飯和耗子米飯以外,對于臘八粥的傳說還有好幾個。如,有人說臘八粥源于宋朝……

臘八粥跟抗金名將岳飛有關?

說在南宋時期,民族英雄岳飛大破金兵,把金兵打了個稀里嘩啦。眼看著岳飛就要揮師北上,直搗黃龍,迎回二帝了。結果在這么個檔口兒,朝廷連下了十二道金牌,調岳飛回京。其實,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岳飛本可以不理這個茬兒,繼續北上。結果這岳飛也愚忠,他弄不明白自己忠的是誰,其實忠的是國家,而不是統領者。為了老百姓的安康,忠義又算得了什么呢?可是岳飛不這么想,他怕就怕丟掉忠臣二字。沒辦法,急急班師回京。一路之上,糧草不濟,走得太快了,兵將怨聲載道。本來都不愿意回去,再把糧草斷了,更是人人埋怨。怎么辦呢?岳飛沒有辦法,只能出榜籌糧。

四周的老百姓聞訊,哦,岳家軍斷糧草了,這咱們不能不管!家家戶戶都把飯做好了送到岳家軍。岳飛一看,好嘛,太全乎了。怎么?什么飯都有,有大米粥、小米粥、綠豆粥、紅豆粥、玉米粥、蓮子粥……這怎么分啊?后來還是大將牛皋給岳飛出了個主意。"嗨!我說大帥!這有什么難處啊?你找來我們盛飯的大桶,把這所有的粥都倒入桶中,用大勺子那么一攪和,一人給一碗,不就結了么,你犯這個難干什么啊?"嘶,對啊!哎,此計不錯!岳飛馬上下令,把所有的粥都混在一起,然后分而食之。這天,敢情就是臘月初八。

到了后來,岳飛進京被拿,以莫須有的罪名被害風波亭。老百姓痛不欲生,為了表示對岳飛的懷念之意,每年臘月初八就燒起"百家飯",這就是臘八粥。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挺好,寫的挺有意思。。。。

2016-03-19 07:44:50
來自dolphin**的評論:

是當當的老讀者了,一直很喜歡它,書更新得快,質量好,價格也便宜。最重要的是,每次的發貨速度都巨快。謝謝了。

2016-04-22 11:59:21
來自axntl80**的評論:

非常不錯,值得購買

2016-04-24 10:16:35
來自芋兒M**的評論:

贊爆!

2016-05-04 14:46:05
來自小惜111**的評論:

不錯

2016-05-25 15:45:30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民俗演義。

2016-06-18 16:29:0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還不錯,正版也挺便宜,支持當當!

2016-08-04 22:03:03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整體感覺不錯

2017-02-04 16:49:53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閑話中國年 haohaohaohaohaohao

2017-02-06 10:29:44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交流很愉快,發貨很快。呵呵,我也不含糊,付款也快,希望喜歡!

2017-02-09 22:37:07
來自***(匿**的評論:

名家名作,這本書內容非常精彩,圖文并茂,故事非常生動,可謂篇篇珠璣。另外印刷質量也非常好,是不可多得的一本好書,我很喜歡。非常超值的一次購物經驗。希望更多的人能看到這本書。

2017-02-14 08:55:11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書本很好,很精彩,孩子喜歡,

2017-05-16 12:23:00
來自進***(**的評論:

一直信賴當當,包裝很好,送貨及時,售后也不錯

2017-06-05 20:25:07
來自橫刀立**的評論:

內容詳實,經典之作。

2017-10-25 12:52:0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這本書寫的非常好。是了解中國傳統春節的一本絕好的書。不像原來一些類似題材的書都是知識的羅列。這本書把知識融到了故事當中。孩子特別愛看。作者不愧是個會說故事的說書家。

2016-04-28 09:35:18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