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制裁的界限》一書由20世紀美國著名法學家哈伯特L.帕克于1968年出版。該書被認為是對20世紀刑事訴訟制度變革,特別是正當程序革命具有決定性影響的經典之作,帕克亦因此成為20世紀美國學術引用率較高的法學家之一。
本書認為,刑事制裁是權力在社會內部受控制地行使的范例。它提出了一系列難以為律師所解決的重大法律問題、難以為哲學家所解決的重大哲學問題以及難以為行為科學家所解決的行為科學問題?;趯π淌轮撇煤侠硇缘姆此?,作者對刑事制裁的正當根據、程序制約及其運行界限等刑事制裁的基本原理問題進行了一體化的基礎研究。
梁根林教授,男,1964年6月生于江蘇常州。1980年考入北京大學法律系,先后獲得法學學士、法學碩士、法學博士學位。歷任北京大學法學院講師(1997年)、副教授(1999年)、教授(2005年)、《中外法學》主編(2007年)。代表作為《梁根林刑事政策研究系列》之《刑事政策:立場
導言:爭論及其聽眾
及時編 原理
及時章 刑罰的困境
第二章 刑罰的意義
及時節 導
第二節 一個初步界定
第三節 刑罰、處遇及其他制裁
第四節 修正的定義
第三章 刑事懲罰的正當根據
及時節 導
第二節 報應
第三節 功利主義的預防:威懾
第四節 特別威懾或威嚇
第五節 行為預防:剝奪能力
第六節 行為預防:再社會化
第七節 總結:犯罪預防的界限
第四章 走向一體化的刑罰論
第五章 可責性與行為
及時節 導
第二節 作為先決條件的行為
第三節 合法性原則
第四節 權限分配
第五節 模糊性、嚴格解釋、預防性羈押
第六章 可責性與可寬恕事由
及時節 導
第二節 可寬恕事由的原理
第三節 緊急避險
第四節 表面的緊急避險:"認識錯誤"的角色
第五節 嚴格責任:對"認識錯誤"的拒絕
第六節 對精神失??罐q的限制
第七章 證據與比例原則
及時節 證據標準
第二節 比例原則與刑罰
第二編 程序
第八章 刑事訴訟程序的兩種模式
及時節 導
第二節 模式的價值基
第九章 運作中的模式:從逮捕到指控
及時節 導
第二節 為調查而實施的逮捕
……
第十章 運作中的模式:從指控到有罪判決
第十一章 運作中的模式:對錯誤的審查
第十二章 趨勢與影響:一個嘗試性的評價
第三編 界限
第十三章 界限問題的一種解決方法
第十四章 尋找界限:法律與道德
第十五章 尋找界限:得與失
第十六章 應用標準:道德犯罪
第十七章 應用標準:各色各樣的犯罪
第十八章 結論:手段和目的
引文注釋
及時章 刑罰的困境
當代刑法一如既往地處于兩股熱情的爭奪之中:一方面,一種觀點認為,對道德上不齒行為的懲罰本身就具有正當性;另一方面,則有觀點主張,刑事程序的適當的目的就是預防反社會行為的發生。調和這兩種觀點的依據似乎是不充足的。后者近來發展出了一種威脅刑法的重要基礎的新的理論表述,這一新的理論表述似乎使那些不愿接受報應立場但又不想排斥刑法整體觀念的人陷入了一種兩難的困境。在本章中,我將簡要描述一下這種所謂困境的大體情況,并簡要說明處理由此而提出的問題的路徑。然后,我將對這些問題進行更為的探討,進而提出一種既反對為刑罰而刑罰也反對廢除刑罰的一體化論。
報應論是一種由來已久的思想,其內容歷經幾個世紀而沒有發生大的變化。簡言之,報應論認為,人應當對自己的行為承擔道義責任,既應因作出正確的合乎道義的選擇而得到獎勵,也應因作出錯誤的選擇而遭受刑罰。根據這種觀點,這些重要的誡命源自人的本性,而不要求——事實上也不允許——任何實效方面的理由。從作惡者惡有惡報的角度來看,這種觀點當然是順理成章的。就個人而言,我們理所當然地希望尋求對加諸自身的罪惡進行報復;就社會而言,我們也要求合法當局刑罰那些對他人造成非法傷害或者實施其他我們認為罪惡的行為的人。這種報應之惡也許會附帶地產生某種益處,這當然不是什么壞事,但是不能為了追求這些益處而適用刑罰。刑罰的目的是施加應得的痛苦,而刑法的目的則在于為在社會框架之內施加這種應得的痛苦提供一個可以被接受的根據。
……
不錯的理論書籍。
挺好的啊。
適合對法律有興趣的人看
如題
論理深刻,思路很有見地,很有啟發。
令人深思,令人信服,令人難忘
翻譯的不錯,看起來挺好
寫論文用得上,而且分析蠻到位。
好
刑罰的合理性
好
書都破了~我去!很生氣
東西不錯,值得購買!
非常不錯,搞活動買的,物美價廉。
帕克教授是富有創見性的先驅者
非常好的書 強烈推薦
好書,正版!
好評
便宜的太多了。學習刑法的,一定要看。
好書,值得一看,物流很快,也不貴
我認為是很好的
不錯 看同學買的 自己也買了一本
很多小故事,課本上沒有,擴大了知識面,引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書還不錯,值得一看。
不錯的力作,值得閱讀
首先,包裝太差了,包裝袋破損,書皮都被磨壞了,紙張質量感覺有些差,快遞給放到代售點也不短信通知,每次都要打電話問
書拿到手的時候很舊,外面臟臟的,但是里面還是比較新的,還在拜讀中
刑法,公正和正義的藝術,刑罰,也是界限的藝術。過分強調社會控制,人民的幸福和自由就會降低;而過分強調人民自由,也會使社會失控。尋找界限,掌握好界限,并時刻牢記,人民的幸福是目的,對犯罪的控制只是手段,而且不是唯一的手段。
刑事制裁的界限在哪里時本書著重論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