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命運靠自己轉彎:董明珠與老干媽的創業人生圖書
人氣:17

命運靠自己轉彎:董明珠與老干媽的創業人生

女性要懂得為自己而綻放,本書獻給所有立志改變自己的人。

內容簡介

看似毫無交集的兩個人,卻用各自的行動和成就演繹了平凡女人的不平凡人生。她們的成功有各自不同的原因,但都有著相同的堅持和努力——逆流而上的韌性,不屈于世俗的倔強,對產品品質的匠人情懷和身為企業家的中國大愛。朱吉兒著的這本《命運靠自己轉彎(董明珠與老干媽的創業人生)》介紹了董明珠和"老干媽"陶華碧的人生與創業歷程、經商哲學,獻給所有立志改變自己命運的人,愿你能從她們的經歷中獲得堅強前行的勇氣與力量。

目錄

PART1逆流而上

董明珠:女人要對自己狠一點

從36歲開始的傳奇003

危難之中留下來的人010

斗爭,毫不妥協015

這個企業,誰都不能破壞021

陶華碧:我不堅強,就沒得飯吃

改變,是現實逼出來的一股勁026

小攤起家,起點低不是壞事032

"實惠餐廳",正是心中所愿036

涼粉店獲靈感,抓住就不輕易放棄040

把辣椒當蘋果切,苦也是樂048

PART2不屈世俗

董明珠:為何按常理出牌

叫板政府?NO055

與國美、蘇寧的大渠道之爭059

10億賭約的背后:小米模式VS格力模式066

從拒不降價到率先降價072

打破常規,讓別人跟著我的規則077

水清也可以有魚082

做企業不只是為了利潤087

陶華碧:在資本市場特立獨行

現金至上:"老干媽"現款現貨不賒賬093

不貸款,有多少錢做多大事099

不上市,"老干媽"只干會干的101

不跨行,將辣醬進行到底104

品牌價值:"老干媽"的維權路107

PART3匠人情

董明珠: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

產品力:制勝市場的從不是營銷117

專一化經營,要縱深不要橫淺123

技術領域要有話語權131

向智能轉型才是未來的方向135

做手機:跨界并非不務正業140

與馬云合作:互聯網時代下的實體經濟144

陶華碧:"老干媽"就是我的名片

我不用名片,"老干媽"就是我的名片149

產品是"老干媽"的王牌152

不促銷,不推廣,口碑贏得市場156

不換包裝,"老干媽"賣的是味道164

經濟受損,沒事;信譽受損,不行!167

PART4鐵腕柔情

董明珠:詮釋另類柔情

女性管理不等于柔性管理173

格局決定著結局179

人才沒有等級,企業與個人要共贏184

讓下屬因為你而成長188

陶華碧:婆婆媽媽不是"老干媽"

"干媽式"管理:大道至簡193

"干媽式"管理:感情投資196

獎你一輛車,說到做到,誠信不能開玩笑201

企業需要"文化人"204

老干媽:"我是給你們打工的"206

告別"人情文化"209

PART5女性的力量

董明珠:女性不是配角

霸氣的背后是底氣215

一面強勢,一面柔情221

重新定義職場女性226

取與舍,成功背后的遺憾230

陶華碧:女性光華在于魄力

困境之下,不讓步才有出路235

"老干媽"陶華碧回答記者問239

PART6我的中國夢

董明珠:讓世界愛上中國造

中國飯要由"中國造"247

為本土品牌權益勇敢發聲253

經驗豐富世界,路途還很漫長258

陶華碧:華人的"老干媽"要賣向世界

"老干媽"=麻辣醬=正能量262

靠舌尖的味道征服世界265

后記

董明珠創業史及年譜

"老干媽"發展紀事

在線預覽

危難之中留下來的人

1994年,對于董明珠來講尤其重要,這是她命運發生轉折的一年。這一年,她的命運跟朱江洪的命運,被一只無形的大手緊緊地聯系到了一起。

那年董明珠被召回公司,擔任經營部副部長。這一時期可以說是公司的危難時期,局面十分復雜,岌岌可危。

一是作為總經理的朱江洪,為人忠厚仁慈,一心一意開發新產品,"一不抓錢,二不抓人",將權力全部交給了負責銷售的副總,造成公司內部出現了一些不合理的情況。而且,兩人在公司發展前景的問題上,也產生了分歧。

朱江洪認為,企業所取得的成績,是各部門密切配合、整體努力的結果,包括開發新產品而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工作的科技人員。他認為,只要是精品,走到哪里都會有人要,不用請吃請喝到處做推銷。銷售策略固然重要,但是產品質量更加重要。如果質量不過關,產品款式不新穎,技術跟不上,要取得好的銷售成績是不可能的。一個壞的產品,無論銷售人員怎樣努力,產品都不可能占據市場。在他看來,把企業發展的功勞都記在銷售人員身上,對其他人是不公平的。

而當時的市場現象卻跟負責銷售的副總的觀念不謀而合。他們認為,產品好,自然是打開市場的一個必要條件,但并不是充分條件。質量好的產品,如果沒有一個好的銷售員將它推向市場,再好的東西都不一定會暢銷。銷售人員才決定著企業的命運。

而在當時,許多公司也的確是那么做的,大規模的"挖墻腳兒"、"策反"事件層出不窮。

當時兩個人意見分歧嚴重,而又恰逢一家剛成立的空調企業找到格力副總,并保障只要他的銷售額超過3億元,企業就給3%的業務費,外加2%的廣告費。在高薪的誘惑下,格力公司發生了"集體辭職"事件。公司副總帶著8名業務員、兩名財會人員集體跳槽。

這一事件,讓朱江洪意識到公司在管理制度方面還有許多欠缺。當時的空調市場競爭激烈,缺乏規范,許多企業在市場上獲得了一點成績,就單純地認為是銷售人員的功勞。他們為此不惜一切代價四處投機。而有的銷售人員就把自己看得十分重要,認為他們才是公司發展重要的力量,從而養成了養尊處優甚至唯利是圖的心理,對于朱江洪的意見自然不能接受,他們的辭職在所難免。

同時,朱江洪內心清楚地意識到,企業要想長久發展,就必須不斷發掘培養人才,只有挖不走的人才,才是企業真正需要的人才。能在危難之中留下來的人,才是企業發展的脊梁。只有一心一意為企業謀利益,而不是把個人的私欲作為出發點干工作的人,才是公司能委以重任的人才。

董明珠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被委以重任的。而在當時,董明珠個人的業績就占了全公司銷售額的1/6,想挖墻腳讓她跳槽的公司不在少數,出的價格也不少,但是她都很堅定地拒絕了。

2003年,有一家民營企業老板想以年薪5000萬元的高價來挖董明珠,她很干脆地拒優勢地位方,理由是:"我每年至少得為你掙回5000萬元,甚至更多。"

……

P10-11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