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專題研究的形式對金融市場上的犯罪行為進行了多方位、多層面的研究,成果共分十七個專題,具體包括:金融犯罪的概念及分類依據,我國金融犯罪的成因及對策,我國金融犯罪刑事立法軌跡,金融犯罪刑事立法模式和刑事立法完善,共同金融犯罪和單位金融犯罪研究,金融犯罪的數額認定,金融犯罪的法定刑設置研究,危害貨幣管理制度犯罪研究,危害金融機構設立管理制度犯罪研究,危害金融機構存貸管理制度犯罪研究,危害客戶、公眾資金管理制度犯罪研究,危害金融票證、有價證券管理制度犯罪研究,危害證券、期貨管理制度犯罪研究,危害外匯管理制度犯罪研究,洗錢犯罪研究,金融詐騙犯罪研究和互聯網金融犯罪研究。
金融犯罪刑法學原理》是一本金融犯罪刑法學著作,本書的特色在于:結構上的“專”,采用專題形式進行編排,共包含十七個理論專題;程度上的“深”,力求站在研究前沒,推動金融犯罪理論研究向縱深發展; 視角上的“新”,以新的資料,運用新的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研究和解決新問題;內容上的“難”,側重于解決理論和司法實踐中爭議較大、易生歧見的金融犯罪疑難問題。
劉憲權, 華東政法大學法律學院院長、刑法學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重點學科刑法學科的學科帶頭人、刑法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荷蘭艾柔默斯大學法學博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兼任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上海市刑法學研究會會長。主要從事刑法學教學和研究。獲“全國教師”、“全國先進工作者”、“國家高等教育教學名師”、“上海市教書育人楷模”、“寶鋼教育基金全國教師”、“上海市勞動模范”、“上海市高等教育教學名師”等榮譽稱號。
自序 1
及時章 金融犯罪的概念及分類依據 1
及時節 金融犯罪的定義 1
第二節 金融犯罪的范圍 4
第三節 金融犯罪的分類 8
第二章 我國金融犯罪的成因及對策 19
及時節 我國金融犯罪的現狀及趨勢 19
第二節 我國金融犯罪的成因分析 31
第三節 我國金融犯罪的防治對策 39
第三章 我國金融犯罪刑事立法軌跡 46
及時節 我國古代有關金融犯罪的立法概況 46
第二節 我國近代有關金融犯罪的立法概況 51
第三節 我國革命根據地時期有關金融犯罪的立法概況 53
第四節 我國當代有關金融犯罪的立法概況 55
第四章 金融犯罪刑事立法模式及立法完善 64
及時節 金融犯罪刑事立法模式 64
第二節 金融犯罪刑事立法完善 73
第五章 共同金融犯罪與單位金融犯罪研究 83
及時節 共同金融犯罪問題 83
第二節 單位金融犯罪問題 98
第六章 金融犯罪數額研究 114
及時節 金融犯罪中數額的作用 114
第二節 金融犯罪數額的分類 120
第三節 共同金融犯罪成員的犯罪數額 123
第四節 共同金融犯罪成員的數額認定 129
第五節 金融犯罪數額規定及適用的完善 133
第七章 金融犯罪法定刑研究 135
及時節 金融犯罪法定刑設置 135
第二節 金融犯罪法定刑設置的特點 141
第八章 危害貨幣管理制度犯罪研究 147
及時節 危害貨幣管理制度犯罪的立法依據 147
第二節 危害貨幣管理制度犯罪罪名設置比較 154
第三節 危害貨幣管理制度犯罪的對象 158
第四節 危害貨幣管理制度犯罪行為人主觀目的認定 165
第五節 偽造貨幣罪與變造貨幣罪的界定 170
第六節 金融工作人員購買假幣、以假幣換取貨幣罪的司法認定 173
第七節 購買假幣和以假幣換取貨幣共同犯罪的司法認定 178
第八節 持有、使用假幣罪的司法認定 182
第九章 危害金融機構設立管理制度犯罪研究 187
及時節 危害金融機構設立管理制度犯罪的立法依據 187
第二節 擅自設立金融機構罪的司法認定 190
第十章 危害金融機構存貸管理制度犯罪研究 201
及時節 危害金融機構存貸管理制度犯罪的立法依據 201
第二節 高利轉貸罪的司法認定 203
第三節 騙取貸款、票據承兌、金融票證罪的司法認定 212
第四節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司法認定 220
第五節 違法發放貸款罪的司法認定 227
第六節 吸收客戶資金不入帳罪的司法認定 237
第十一章 危害客戶、公眾資金管理制度犯罪研究 244
及時節 背信運用受托財產罪的司法認定 245
第二節 違法運用資金罪的司法認定 255
第十二章 危害金融票證、有價證券管理制度犯罪研究 266
及時節 危害金融票證、有價證券管理制度犯罪的立法依據 266
第二節 偽造、變造金融票證罪的司法認定 267
第三節 妨害信用卡管理罪的司法認定 279
第四節 違規出具金融票證罪的司法認定 298
第五節 對違法票據承兌、付款、保障罪的司法認定 303
第十三章 危害證券、期貨管理制度犯罪研究 308
及時節 危害證券、期貨管理制度犯罪概述 308
第二節 內幕交易、泄露內幕信息罪的司法認定 317
第三節 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的司法認定 353
第四節 編造并傳播證券、期貨交易虛假信息罪的司法認定 362
第五節 誘騙投資者買賣證券、期貨合約罪的司法認定 372
第六節 操縱證券、期貨市場罪的司法認定 380
第十四章 危害外匯管理制度犯罪研究 402
及時節 危害外匯管理制度犯罪的立法依據 402
第二節 逃匯罪的司法認定 406
第三節 騙購外匯罪的司法認定 409
第十五章 洗錢犯罪研究 421
及時節 洗錢犯罪的起源、現狀和特點 421
第二節 我國洗錢犯罪刑事立法的發展軌跡 423
第三節 洗錢罪構成要件的司法認定 426
第四節 洗錢罪的刑事立法完善 434
第十六章 金融詐騙犯罪研究 443
及時節 金融詐騙罪主觀目的辨析 444
第二節 貸款詐騙罪的司法認定 451
第三節 票據詐騙罪的司法認定 466
第四節 信用證詐騙罪的司法認定 484
第五節 信用卡詐騙罪的司法認定 496
第六節 保險詐騙罪的司法認定 530
第十七章 互聯網金融犯罪研究 551
及時節 互聯網金融刑法規制的“兩面性” 552
第二節 互聯網金融的刑法規制路徑 560
第三節 互聯網金融平臺的刑事風險及責任邊界 565
第四節 互聯網金融時代證券犯罪的刑法規制 580
第五節 互聯網金融中股權眾籌行為的刑法規制 595
還不錯,宏觀性的問題把握得很好。
很值得一讀!
很好很好很好
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
金融犯罪是刑法中的難點,劉憲權是該領域的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