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40多個典型案例出發,深入探討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等知識產權前沿問題、新型問題、疑難問題,同時作者力求提煉同類案例的裁判思路與裁判方法,對審判實務具有指導意義。
祝建軍,1973年3月出生,安徽濉溪人,法學博士、博士后,深圳大學法學院副院長,特聘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廣東省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庭副庭長。
全國知識產權領軍人才,國家知識產權專家庫專家,國家"雙千計劃"人選,較高人民法院司法人才庫法官,國家法官學院師資庫法官,廣東省法院審判業務專家庫專家,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專家委員會專家,深圳市委黨校創新思想庫研究員,北京中關村知識產權保護研究會研究員,廣東省法學會知識產權法學會理事。
主要研究方向為知識產權法和民商法。主審過專利、商標、著作權、反不正當競爭、壟斷等方面的重大疑難復雜案件。
在《人民司法》、《法律適用》、《知識產權》、《電子知識產權》、《中國版權》等法學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判解研究一百余篇。
在法律出版社出版三本專著:《人格要素標識商業化利用的法律規制》、《馳名商標認定與保護的規制》、《數字時代著作權裁判邏輯》。參與《適用擔保法重大疑難問題研究》、《民法通則精要與依據指引》、《專利糾紛判解》等書的撰稿。
曾到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掛職四個月;到日本、韓國的特許廳、知識產權法院進行訪問交流。
專題一著作權問題
一、中立與責任:新技術傳播與著作權侵權的邊界
――深圳兩級法院"三網融合"著作權侵權案件審判工作調查
二、揭開盜版音樂網站的偽裝面紗
三、裁判IPTV侵犯著作權案件的思路
四、IPTV合作共同侵權的認定
五、"回看"服務的著作權法定性
六、三網融合背景下播放器經營者侵犯著作權的認定
七、三網融合環境下機頂盒經營者侵犯著作權的認定
八、Wap搜索轉碼服務侵犯信息網絡傳播權的條件
九、網絡電視版權案停止侵權責任的適用
十、"快播"教唆、幫助侵權的認定
十一、使用盜版軟件的證明責任
十二、體育賽事節目的性質及保護方法
十三、米老鼠形象在我國過保護期了嗎
專題二專利權問題
一、專利產品制造行為與使用、銷售行為的區分
二、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制造行為與銷售行為的區分
三、外觀設計專利產品制造與銷售行為辨析
四、裝修工程中使用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行為定性
五、專利糾紛中"非生產經營目的"免責抗辯成立的條件
六、涉外在先專利申請可比照抵觸申請作不侵權抗辯
七、電子商務交易平臺服務商侵害專利權責任的認定
八、標準必要專利使用費率的司法裁量規則
九、標準必要專利使用費條款:保密抑或公
――華為訴IDC標準必要專利案引發的思考
十、標準必要專利使用費應當公
――以治理專利劫持和反向劫持為視角
專題三商標權問題
一、疏忽交易無奈敗訴
――評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判決的IPAD商標權屬糾紛案
二、惡意的受讓人無權取得部分共有人擅自處分的共有商標權
三、使用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不構成商標侵權
四、判定商標侵權應以成立"商標性使用"為前提
――蘋果公司商標案引發的思考
五、將零部件的注冊商標標注在組裝的商品上構成侵權
六、購進商品后添加圖案再銷售不適用"商標權窮竭原則"
七、電商采購境外商品內銷的商標法定性
八、"舊手機翻新行為"的商標法定性
――iPhone蘋果商標案引發的思考
九、關聯關系混淆侵犯商標權
十、注冊馳名商標的跨類禁止混淆保護
十一、馳名商標跨類別保護應受到限制
――兩則案例引發的思考
十二、競價排名商標案裁判方法的反思
――兩起百度案引發的思考
十三、商標先用權抗辯成立的條件
十四、"證明商標"應是受假冒注冊商標罪調整的范疇
十五、"三合一"背景下民刑交叉案件裁判規則的區分與融合
專題四不正當競爭、壟斷及其他知識產權問題
一、審理網絡不正當競爭案件的思路
二、不正當競爭侵權與違約競合的處理規則
三、獲得市場聲譽是商號受反不正當競爭法保護的條件
四、違反競業限制勞動爭議糾紛與侵犯商業秘密競業限制
糾紛的區分
五、其他科技成果權受法律保護的條件
六、藥品獨占權的性質
――奧利司他(ORLISTAT)藥品獨占權糾紛案引發的思考
七、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的保護
八、即時通信經營者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認定
九、標準必要專利權人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構成壟斷的判定
十、橫向壟斷協議成立條件的司法審查
不錯
非常實用
不錯
大咖推薦,粗看內容對每個點介紹不是很詳細。
為數不多的知識產權法官力作,推薦研讀!
我們深圳法官的書,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