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描述了國民黨海軍和空軍的全部歷史。國民黨的海軍和空軍是在誰的帶領下如何產生的?兩個軍種在中國近代歷史的長河中又有著怎么樣的戰爭經歷?它們的結局如何?對此,本書進行了生動和傳神的描摹和刻畫!
國民黨海軍和空軍因革命而生,在驚濤駭浪之中逐游,在無邊藍天之下翱翔。在革命、北伐、抗戰中,它們歷經了血和淚的洗禮。硝煙彌漫,鷹擊長空,無數英豪血灑天地。這部軍事傳奇記載了國民黨海空軍的血淚和歡笑,值得后人品味和反思!
這部著作記敘詳細、文筆生動,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經典佳作。
高曉星,海軍指揮學院副研究員,大校軍銜。著有《中國古代海軍史》《民國海軍興衰》《民國空軍航跡》等,設計抗日航空紀念館、海軍博物館、人民海軍誕生地紀念館。
國民黨海空軍傳奇》
目錄:
上篇 滄海怒潮 3
及時章 :革命成敗視海軍 3
1.海軍革命先驅 4
2.辛亥風云 5
3.古都南京與現代海軍 11
第二章:曲折的航程 13
1.血雨腥風 13
2.護法南下 23
3.一代名艦 31
4.東北王圓海軍夢 41
第三章:海軍易幟 45
1.榕城倒戈 45《國民黨海空軍傳奇》
目錄:
上篇 滄海怒潮 3
及時章 :革命成敗視海軍 3
1.海軍革命先驅 4
2.辛亥風云 5
3.古都南京與現代海軍 11
第二章:曲折的航程 13
1.血雨腥風 13
2.護法南下 23
3.一代名艦 31
4.東北王圓海軍夢 41
第三章:海軍易幟 45
1.榕城倒戈 45
2.中國的"阿芙樂爾" 47
第四章:四分天下 54
1.編而不遣 54
2.慘淡經營 55
3.江河日下 66
4.風云變幻 73
5.別樹一幟 79
第五章:節節御敵 81
1.萬里赴戎機 81
2.初戰淞滬 84
3.浴血江陰 86
4.擊楫中流 89
5.保衛武漢 93
第六章:敵艦的墳場 96
1.臥虎之地 96
2.八百里洞庭波 97
3.望江興嘆 98
第七章:收復海疆 106
1.沿海受降 106
2.寶島回歸 108
3.百年等一回 110
第八章:投入內戰漩渦 111
1.擠走陳紹寬 111
2.重起爐灶 113
3.接收美艦 114
4.英艦變卦 116
5.美式訓練 117
6.倉促上陣 118
第九章:義旗升艦 125
1."黃安"首義 125
2.201從長山駛來 127
3.震驚中外的"重慶"艦起義 128
4.南京江面的壯舉 132
5."長治"號武裝暴動 136
6.人心向背 137
第十章:負隅頑抗 138
1.海上爭奪 139
2.亡命海上 145
下篇 長空狂飆 145
及時章:茫茫天涯創業路 145
1.航空救國 146
2.育才東瀛 147
3.組建航空隊 148
4.楊仙逸殉職 149
5.人才輩出 152
6.北伐揚戚 154
第二章:空軍獨立 157
1.設署建委 157
2.獻機祝壽 159
第三章:群雄逐鹿 161
1.大起大落的奉系 161
2.不甘人后的粵系 166
3.白手起家的桂系 169
第四章:大打出手 171
1.狼煙四起 171
2.為虎作倀 177
第五章:血灑藍天 181
1.淞滬悲歌 181
2.箭在弦上 185
3.壯志凌云 187
第六章:重振軍威 200
1.雪中送炭 201
2.武漢大空戰 203
3.八勇士東征日本 206
4.增援徐州 207
第七章:逆境苦斗 208
1.忍辱西撤 208
2.兵不厭詐 209
3."轟炸大王"折翼 211
4."神經轟炸" 213
第八章:柳暗花明 220
1.出路在何方 220
2."飛虎隊"威名揚 223
3.飛越"駝峰" 227
4.特遣隊出征 229
5.空中鐵拳 231
6.鄂西轉勢 232
第九章:率先反攻 233
1.反攻序曲 233
2.沖出陰云 235
第十章:疾風卷殘云 240
1.陣容強大 240
2.攻勢凌厲 241
3."超級空中堡壘"出擊 243
4.神兵天降 245
5.收獲季節 247
第十一章:改弦易轍 249
1.美援有增無減 249
2.體制大變動 251
3.驕兵必敗 253
第十二章:飛向光明 270
1.劉善本巧飛延安 270
2.金陵冬夜傳霹靂 272
3.脫韁的"野馬" 273
4.從海上來的傘兵 275
第十三章:落荒而走 277
1.困獸猶斗 278
2.棲身臺島 282
及時章 :革命成敗視海軍
孫中山是中國最偉大的民主主義革命家、軍事家,在他進行不屈不撓的革命斗爭過程中,十分重視發動廣大海軍官兵參加革命,充分發揮海軍在革命中的特殊作用。他曾指出:"向來革命之成敗,視海軍之向背。"
1.海軍革命先驅
1895年初,孫中山從檀香山回國,在香港成立了興中會總部,秘密開展革命運動。當時正值中國甲午戰敗,中國被日本割地(臺灣等地),賠款日本(2.3億兩白銀),并給予日本在華投資辦廠等許多特權。清政府的腐敗和賣國,激起了全國人民的極大憤慨。廣東地區的不少有識之士紛紛加入興中會,比如,廣東較大軍艦之一的"鎮濤"號炮艦管帶程奎光、原"廣丙"號巡洋艦管帶程璧光兄弟,以及程耀宸、陳廷威等。在程氏兄弟的努力下,廣東水師中的許多官兵都同情革命,準備參加起義。
10月26日,在孫中山領導的及時次廣州起義即將發動時,由于消息泄露,各路人馬配合不協調。清政府聞訊后,派出軍隊大肆搜捕起義者。程奎光在獄中身心受到巨大摧殘,于1898年保釋后不久病逝。程耀宸在獄中被折磨而死,程璧光因逃往南洋檳榔嶼而幸免。然而,陳廷威騙取了革命黨的活動經費,不久就投降了清政府。程奎光、程耀宸是最早為民主革命獻身的海軍官兵。
廣州起義失敗后,孫中山出走海外,繼續奔走進行革命,先后組織發動了惠州、萍瀏醴等一系列武裝起義,但都被清政府陸海軍擊敗。孫中山總結了經驗教訓,加緊了在新軍中的活動,一大批有知識的革命黨人滲透到清政府主要基石的陸海軍中。
1911年4月27日,趙聲、黃興在廣州再次發動武裝起義。起事前,起義指揮所出納課長李海云負責聯絡并策反海軍。李海云派陸覺生、李箕專門負責策反廣東水師。為了加強這方面工作,后又增派了鐘義、袁玉云等人。他們先從廣州督練公所抄來各軍艦及炮臺人員的名單,又從香港船廠調查到各艦管帶、炮手的住所,分頭進行聯絡。他們最初的計劃是,由李海云裝作督署委員,袁玉云扮侍者,二人攜炸彈上艦逼艦長向水師公所開炮,但這一計劃沒能實現。
起義開始后,海軍肄業生馮超驤在父親病故的情況下,仍義無反顧地繼續參加戰斗,壯烈犧牲。水師哨官溫帶雄率領所部官兵,手執武器奔上街頭,準備襲擊水師行臺,但途中沒有佩戴起義白布記號,在路口與黃興、方聲洞的隊伍發生誤會,溫、方二人先后倒下,造成了不應有的損失。是役,革命黨人損失一百多人。
革命黨人還組織了多次暗殺行動。熊成基、鄺佐治先后計劃行刺海軍大臣載洵,未成。后來,劉師復、溫生才、林冠慈和陳敬岳等人暗殺過李準。溫生才曾誤將清廣州將軍孚琦當作李準殺死。林冠慈和陳敬岳擊傷了李準。這些革命黨人的行動,爭取了一大批海軍官兵投身革命事業,也震懾了搖搖欲墜的清王朝。及時章 :革命成敗視海軍
孫中山是中國最偉大的民主主義革命家、軍事家,在他進行不屈不撓的革命斗爭過程中,十分重視發動廣大海軍官兵參加革命,充分發揮海軍在革命中的特殊作用。他曾指出:"向來革命之成敗,視海軍之向背。"
1.海軍革命先驅
1895年初,孫中山從檀香山回國,在香港成立了興中會總部,秘密開展革命運動。當時正值中國甲午戰敗,中國被日本割地(臺灣等地),賠款日本(2.3億兩白銀),并給予日本在華投資辦廠等許多特權。清政府的腐敗和賣國,激起了全國人民的極大憤慨。廣東地區的不少有識之士紛紛加入興中會,比如,廣東較大軍艦之一的"鎮濤"號炮艦管帶程奎光、原"廣丙"號巡洋艦管帶程璧光兄弟,以及程耀宸、陳廷威等。在程氏兄弟的努力下,廣東水師中的許多官兵都同情革命,準備參加起義。
10月26日,在孫中山領導的及時次廣州起義即將發動時,由于消息泄露,各路人馬配合不協調。清政府聞訊后,派出軍隊大肆搜捕起義者。程奎光在獄中身心受到巨大摧殘,于1898年保釋后不久病逝。程耀宸在獄中被折磨而死,程璧光因逃往南洋檳榔嶼而幸免。然而,陳廷威騙取了革命黨的活動經費,不久就投降了清政府。程奎光、程耀宸是最早為民主革命獻身的海軍官兵。
廣州起義失敗后,孫中山出走海外,繼續奔走進行革命,先后組織發動了惠州、萍瀏醴等一系列武裝起義,但都被清政府陸海軍擊敗。孫中山總結了經驗教訓,加緊了在新軍中的活動,一大批有知識的革命黨人滲透到清政府主要基石的陸海軍中。
1911年4月27日,趙聲、黃興在廣州再次發動武裝起義。起事前,起義指揮所出納課長李海云負責聯絡并策反海軍。李海云派陸覺生、李箕專門負責策反廣東水師。為了加強這方面工作,后又增派了鐘義、袁玉云等人。他們先從廣州督練公所抄來各軍艦及炮臺人員的名單,又從香港船廠調查到各艦管帶、炮手的住所,分頭進行聯絡。他們最初的計劃是,由李海云裝作督署委員,袁玉云扮侍者,二人攜炸彈上艦逼艦長向水師公所開炮,但這一計劃沒能實現。
起義開始后,海軍肄業生馮超驤在父親病故的情況下,仍義無反顧地繼續參加戰斗,壯烈犧牲。水師哨官溫帶雄率領所部官兵,手執武器奔上街頭,準備襲擊水師行臺,但途中沒有佩戴起義白布記號,在路口與黃興、方聲洞的隊伍發生誤會,溫、方二人先后倒下,造成了不應有的損失。是役,革命黨人損失一百多人。
革命黨人還組織了多次暗殺行動。熊成基、鄺佐治先后計劃行刺海軍大臣載洵,未成。后來,劉師復、溫生才、林冠慈和陳敬岳等人暗殺過李準。溫生才曾誤將清廣州將軍孚琦當作李準殺死。林冠慈和陳敬岳擊傷了李準。這些革命黨人的行動,爭取了一大批海軍官兵投身革命事業,也震懾了搖搖欲墜的清王朝。
2.辛亥風云
1911年10月10日,駐武昌新軍中的革命黨人發動了反清武裝起義。各地軍民立即響應,頓成烈火燎原之勢。因該年為農歷辛亥年,故稱之為辛亥革命。
在辛亥革命中,覺醒的海軍官兵是革命的重要力量,他們在埋葬清王朝專制統治的作戰中發揮了獨特的作用。
重兵壓境
武昌城頭的隆隆炮聲,震得清朝官吏們心驚膽戰。湖廣總督瑞澂令人在官衙后墻砸開一個洞,穿洞逃跑,在倉皇登上靠在江邊的"楚豫"號炮艦后,急令駛往漢口外國租界的碼頭停泊。
當時,駐在武昌附近長江江面的海軍艦艇還有:"建威"號驅逐艦及"湖隼"、"湖鷹"號魚雷艇,兵力明顯薄弱。為了反撲,瑞澂致電清政府:"亂黨已占領武昌,請速派陸軍和兵輪前來彈壓。"
10月12日,革命軍渡江進攻漢陽、漢口。清政府一片慌亂,急忙命令陸軍大臣蔭昌親自率領兩鎮兵馬,立即從京畿出發南下;另派海軍統制(海軍總司令)薩鎮冰全權指揮海軍和長江水師,速調一切可以調動的艦艇,開赴武漢,協同陸軍鎮壓起義軍。
薩鎮冰,是近代海軍著名將領。清政府在甲午戰敗后重建海軍,實際的主持人就是他。薩鎮冰出生在福州的一個色目官員家庭,在福州船政學堂畢業后,留學英國。他在甲午海戰中,英勇頑強,深得好評。民國初年,歷任海軍總長、福建省長、國務總理。后來,他曾任海軍顧問。新中國建立時,他是全國政協及時屆委員。他于1952年去世,終年93歲。在數十年宦海中,他不貪錢財,不謀私利,關心民生,也從不把事做絕,得到各方人士的佩服。福建人稱他為"薩菩薩"。
好好看,讓我這個歷史迷沉迷了
h
好
?
好
商品不錯,快遞給力
很好,雙十一購價格優惠
讀書節活動買的 很不錯。
家人喜歡看~當當快遞一如既往的快
買書都是當當的!好書。好便宜!
內容豐滿,有趣,可讀性強,閱讀體驗好,值得一讀!
較全面介紹了國民黨海空軍的發展*大及輝煌的歷史,還歷史本來面目,是唯物主義態度。很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