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套書名為《地圖上的中國歷史》,包括《疆域與政區》、《古都與城市》、《交流與交通》、《民族大遷徙》四種,顧名思義,是以地圖為綱,講述中國歷史的某一方面。
前賢總結的學習歷史的方法,強調要抓住幾個w,其中一個就是Where(哪里)。因為任何歷史事實,無論是人物、制度還是事件,無論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都是與一定的空間范圍聯系起來的,都發生或影響于地球表層的某一個點、線、面。正如先師季龍(譚其驤)先生所言:“歷史好比演劇,地理就是舞臺;如果找不到舞臺,哪里看得到戲劇!”
安介生1966年生,1987年畢業于復旦大學歷史系。1996年畢業于復旦大學研究生院,獲歷史學博士學位。現為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歷史人文地理、中國移民史與地方史。2001—2002年度為英國牛津大學圣安東尼學院高級客座學者(Senior Associate Member)。主要著述有《山西移民史》、《歷史民族地理》(上、下)、《歷史地理與山謠地方史新探》等。
遷徙運動——鑄造出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
及時章 行走天下的“三皇五帝”
洪荒時代的遷徙往來:遠古“三皇”的遷徙神話
篳路藍縷的征途:上古“五帝”的遷徙故事
第二章 構筑“中國”
洪水后有夏民居:大禹傳說與夏族遷徙歷史
殷道實由遷徙興:國都遷徙與殷商王朝史
遷徙劃分兩周史:周王族的遷移與建國歷程
第三章 以“大一統”的名義
從關東到關中:秦漢時期向關中地區的大移民
南越王國里的“中原人”:秦漢時期向嶺南及西南地區的大移民
第四章 從塞外“胡虜”到中原霸主
從“塞外虜”到“并州胡”:漢匈關系與匈奴族南遷歷程
漢趙國與呂梁山的“稽胡”:南遷匈奴族的分布與政權建設
第五章 氐羌西來入主關中
回望百頃仇池山:古代氐族的遷移與發展歷程
黃河源頭是家鄉:古代羌族人的遷秒與發展歷程
第六章 從鮮卑山麓到“西海”之畔
從“大鮮卑山”到“匈奴故地”:古代鮮卑族的發源地與早期遷移
轉戰中原建功業:慕容鮮卑的遷徙與建國
馳騁在大西北:西部鮮卑的分布與政權建設
第七章 漢人的及時次南遷浪潮
“八王之亂”與“五胡十六國”
世族南遷與東晉建立
塢壁、乞活與僑置州郡:南渡時代的特殊景觀
夢斷北征之路
第八章 邁向“中國”的歷程
從“嘎仙洞”到塞北大草原:拓跋鮮卑的早期遷徙歷程
從雁門關外到古都洛陽:北魏后期的遷都與文化建設
第九章 從“胡越一家”到“安史之亂”
“而今胡越是一家”:唐代前期民族內遷與民族構成
漢民南遷與河北藩鎮的“胡化”:“安史之亂”后的民族遷徙
第十章 遼夏金的民族遷移與建國歷史
第十一章 移民造就“及時州”
第十二章 漠北狂飆
第十三章 跨越山海關
非常滿意!
這套書名為《地圖上的中國歷史》,包括《疆域與政區》、《古都與城市》、《交流與交通》、《民族大遷徙》四種,顧名思義,是以地圖為綱,講述中國歷史的某一方面。
書不錯,是正品。
好書好書好書
買給初中的孩子的,給枯燥的學習生活加點養料。孩子們反映不錯。
書不錯 值得一讀
清晰可讀性強,好書!
包裝很好,字體印刷清晰,價格很便宜,比去書市便宜還送貨上門,超值。
這套書名為《地圖上的中國歷史》,包括《疆域與政區》、《古都與城市》、《交流與交通》、《民族大遷徙》四種,顧名思義,是以地圖為綱,講述中國歷史的某一方面。
購買的時候還有貨,臨發貨的時候告訴缺貨了,哎!
可以學學,了解華夏五千年,在廣袤的中華大地上,中華民族的繁衍生息的歷程。
民族問題從來都是敏感問題,書本卻輕描淡寫,說什么“民族友好”。
對于剛剛入門的人來說,這本書內容深入淺出,易于理解。
這本我還覺得可以看看……同事買的……他愛看就好了啦……嘖嘖
了解歷史知識最好的書,很詳盡,值得收藏和閱讀!!
歷史上并不存在靜止不變的族群,避難而遠徙,求生而奔赴,我們的祖先在“行行重行行”中度過了漫漫歲月。沒有遷徙運動,就沒有今天的中華民族。我們到底了解多少自己祖先的歷史呢?世界上沒有天生定居的民族,任何民族發展的第一頁都是遷徙往來。豺狼虎豹、饑寒交迫,原始人類面臨的生存環境是何等的兇險,而他們又是那么的無力,那么的無奈。遷徙也就成為遠古先民們的必然選擇。中華民族決不是漢族的代名詞,“中國”不過是中華先民向外開拓的基地而已。從“中國”到嶺外,從巴蜀到滇南,從關內到塞外,從蒙古大草原到青海湖畔,處處都留下了民族遷徙的足跡。遷徙運動使華…
好書。歷史是承重的,人種繁衍,遷徙,征戰,融和造就了現代的世界格局。
初看,增加了知識,對世界的了解提供了新的思路
關于民族歷史,我也有很多認識誤區,這本書引證了不少史料,對于其中描述的一些事情,我在其他地方沒見到過,很有價值。但是作者總是慣性的用階級觀點去描述一個歷史事實,顯得專業嚴謹性不足,不要一提到少民或者農民叛亂就說某某人民起義反抗,某某起義軍揭竿而起,人民紛紛起義的字眼,張獻忠屠城成都,難道是人民屠殺人民么?一切有焚毀的行為就是一種文明的倒退!另外,附的地圖有的繪制不精良,對遷徙的描述沒有直觀的反映在地圖上,可能是史料缺乏,難以成圖吧
包裝完整,字體印刷清楚,就是整本書有被壓皺的感覺。
本書對我國古代的民族源流、遷徙和發展進行了認真的分析研究,對了解我國民族的演變發展有重要參考價值。
是有關多民族的遷徙,和漢民族的遷徙可配套閱讀。
民4南遷與河北藩鎮的胡化:Z安史之亂后裝平裝民族大遷徙《
安介生1966年生,1987年畢業于復旦大學歷史系。1996年畢業于復旦大學研究生院,獲歷史學博士學位。現為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歷史人文地理、中國移民史與地方史。2001—2002年度為英國牛津大學圣安東尼學院高級客座學者(Senior Associate Member)。主要著述有《山西移民史》、《歷史民族地理》(上、下)、《歷史地理與山謠地方史新探》等。
書冊的裝幀不錯,葛老師的中國移民史本為就是學科里的一個大家之作,現在主編的這幾本書,以圖解的方式觀照中國古代行政、疆域、城鎮和族群交流,應該說在地方史研究方面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作者文采和用語一般,總喜歡以別人想法幼稚,可笑來反襯自己的深度,其實他這樣會讓很多讀者覺得他可笑。不過畢竟算專業書籍,內容還是有值得學習的地方。
廣闊的國土上,各個民族是怎樣遷徙的,又是為何這樣遷徙,很好的入門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