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蕙蘭瑜伽2圖書
人氣:42

蕙蘭瑜伽2

張蕙蘭“蕙蘭瑜伽”系列共分為三卷。在本卷《蕙蘭瑜伽2:釋壓、定心、幸福冥思》中,蕙蘭和柏忠言宗師精選了自己和全球數十位瑜伽習練者的真實經歷,生動講述了這些曾身陷壓力和痛苦之中的人們如何通過...
  • 所屬分類:圖書 >時尚/美妝>瑜珈  
  • 作者:[張蕙蘭] ,[柏忠言] 著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534591815
  • 出版社: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03
  • 印刷時間:2012-03-01
  • 版次:1
  • 開本:16開
  • 頁數:--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膠訂
  • 套裝:

內容簡介

張蕙蘭“蕙蘭瑜伽”系列共分為三卷。在本卷《蕙蘭瑜伽2:釋壓、定心、幸福冥思》中,蕙蘭和柏忠言宗師精選了自己和全球數十位瑜伽習練者的真實經歷,生動講述了這些曾身陷壓力和痛苦之中的人們如何通過習練蕙蘭獨創的“釋壓與定心課程”重獲身心自由,詳細講解了“釋壓與定心課程”的練習方法以及瑜伽冥想的要義,助您尋獲真正的幸福。

編輯推薦

1985年,中央電視臺早晚黃金檔播放的30分鐘瑜伽系列節目《跟蕙蘭練瑜伽》許多人都記憶猶新,這檔持續播放15年的電視片成為中國電視史上播放時間長的電視系列片之一。系列片中,教習瑜伽的曼妙女子就是張蕙蘭。她把瑜伽帶入千家萬戶,使瑜伽在中國生根開花,風靡至今,她也因此成為中國的“瑜伽之母”,被人們親切地稱為“當代中國瑜伽之母”。

“蕙蘭瑜伽”三卷本為張蕙蘭和柏忠言老師多年來的集大成之作,既是蕙蘭瑜伽系列所有出版物的精粹版,涵蓋拓展了之前的冥想、瑜伽姿勢等內容,同時又將兩位老師26年來對瑜伽的深刻理解和獨到經驗首次系統性地呈現給讀者。

在本卷中,蕙蘭與您傾心長談,娓娓道來身陷壓力和痛苦中的人們如何通過習練蕙蘭獨創的“釋壓與定心課程”及瑜伽語音冥想,掌握了重獲幸福的秘訣。

本卷還是基礎、、安全的瑜伽教學范本,蕙蘭攜家人及團隊為您精心詮釋釋壓、定心、幸福的奧義,精準演示“釋壓與定心課程”,足不出戶即可使蕙蘭成為您的私人瑜伽教練。

推薦“享瘦”閱讀:

10分鐘瘦腿美腿:超水潤纖腿養成術。

7日瑜伽強效減肥:7天擺脫肥胖,天天“享瘦”的瑜伽瘦身法。

作者簡介

張蕙蘭

生長于中國香港,17歲時開始練習瑜伽,接受了造詣深厚的瑜伽宗師柏忠言的啟發與專門訓練,1980年在中國內地傳授瑜伽課程,1985年,她通過中央電視臺把瑜伽帶入千家萬戶,使瑜伽在中國生根開花,蔚然成風,被稱為中國瑜伽之母。蕙蘭不僅對激發了席卷全球的瑜伽熱潮有極大貢獻,也改變了億萬練習者的生存方式和世界瑜伽文明,成為世界上為數不多的瑜伽導師之一。

柏忠

當代造詣深厚的正統瑜伽宗師,童年在夏威夷度過,16歲時接觸到瑜伽和東方哲學思想,開始練習瑜伽,致力于研究瑜伽哲學。20世紀70年代末他在香港做瑜伽演講,張蕙蘭開始接受了他的嚴格熏陶和訓練。1980年他和張蕙蘭一起訪問中國,并在全國巡回演講。他教授瑜伽40余年,學生遍布世界各地。

目錄

及時章 來自瑜伽的幸福秘密

及時節 幸福在哪里

第二節 如何獲得幸福

第二章 幸福的秘訣1:釋放壓力,獲得安寧

及時節 釋壓的重要性

第二節 解壓妙方——練習“釋壓與定心課程”

第三節 讓身心獲益的“釋壓與定心課程”

第四節 釋壓誤區

第三章 幸福的秘訣2:擁抱精神之愛及智慧

及時節 開啟精神之愛及智慧——瑜伽語音冥想

第二節 如何練習瑜伽語音冥想

第三節 讓身心獲益的瑜伽語音冥想

第四節 提示和建議

第四章 幸福的秘訣3:領會瑜伽揭示的人生真義

及時節 真正的“我”的價值

第二節 “我”為什么不快樂

第三節 “我”該如何看待生命

第五章 幸福的秘訣4:實踐瑜伽的處世方式

及時節 助人能帶來較大的快樂

第二節 無私忘我讓快樂更純粹

第六章 瑜伽帶來的幸福助益1:增進和諧的人際關系

及時節 瑜伽讓你這樣律己

第二節 瑜伽讓你這樣待人

第三節 瑜伽讓你走出親密關系的誤區

第七章 瑜伽帶來的幸福助益2:讓我們重獲身心健康

及時節 改變不良生活習慣

第二節 讓生活充滿靈性

在線預覽

第二節 如何獲得幸福

自我認知的甜美果實深邃恒久,平和幸福,是一種有意義、有目標的生活,即使面對死亡也無所畏懼。

1.認清真正的自己

瑜伽認為,要獲得最深邃的精神之愛及智慧,我們需要明白自己真正的本質。這意味著我們必須能回答以下的幾個問題:“我是誰?

人生的目的是什么?”

了解我們真正的本質是生命中的頭等大事,再也沒有什么事情比探究自我真正的本質更有意義了!畢竟,如何看待自己的本質,將會影響我們對生活的認識,包括在哪里可以找到幸福、我們對成功的定義以及我們與他人關系的性質等。因此從瑜伽的角度來看,如果希望成功地實現人生的目標,必須先認知自己真正的本質。

認知自我真正本質是瑜伽的目標,也就是瑜伽的真義,因此瑜伽也被稱為“生命本質科學”。在學習瑜伽的旅途上,我們可以獲得自我認知及內在智慧的啟迪。這是誠摯的瑜伽修習者所追求的目標,也是練習瑜伽技術、實踐瑜伽生活方式要達到的目標。

通過有規律地深思瑜伽精深的教導,練習語音冥想和遵循瑜伽生活方式,我們的思想和內心就能逐漸得到凈化,就能消除各種迷思誤解,日益得到啟發。

這個不能隨便言表的精辟的哲理來自萬源之源,自遠古時期即由領悟高深的瑜伽精神的宗師薪火相傳至今。它與充滿了可推測和爭論性的世俗知識不同。因此,在瑜伽傳統和體系中,我們需要以一種謙遜、善于接受但又有鑒別(不是盲目)的態度來接受這些精深機密的知識。有關生命本質的知識如此浩瀚精深,但我們覺得至少需要先對“我是誰”這樣一個基本而又極重要的問題,給出一個簡要的答案。

認知1:我不是我的身體

要確認我們的真正本質,首先需要明白我們不是什么。

遺憾的是,我們通常認為的自我其實并不是真正的自我。例如,多數人以為“我”就是這個身體。因此,如果體型肥胖,就會想“我太胖了”;如果是位女性,就會認為“我是個女性”;如果上了年紀,就會說“我老啦”……

但瑜伽的觀點認為,這種將自我與身體等同的觀點是錯誤的,瑜伽文獻的結論是人并不是其身體。

有很多方法可以證明這個觀點,我們來簡單地陳述其中兩種。

及時種方法是,科學地分析軀體不斷變化的性質就能發現,我們不是軀體。科學研究顯示,有 98%的人體細胞原子每年以不同的速度在更新著,比如肝臟細胞每 6個星期更新一次,胃部細胞每 3天更新一次,眼部細胞的更新周期則少于 2天。

連骨骼也并非我們所想的那么堅實和穩固,它們也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該領域專家的研究結果顯示,人體內所有的原子,至少每隔5年就要全部更新換代一次。換句話說,今天我們體內的細胞原子沒有一個與 5年前的一樣。

我們可能有此謬思,以為大腦或大腦的某部分就是“我”。但事實上構成腦細胞的原子與分子,每 3天就要更新一次。此刻在頭骨內的腦漿,與一個禮拜前的已經不同了。

第二種認識到我并不是軀體的方法,就是回想 10歲左右的你。當時的你每次照鏡子的時候可能會想:“那就是我。”現在,你再看看鏡子中的自己,顯而易見并不是年少時在鏡中見到的身體和模樣了。

10歲時你是存在的,今天你依然存在。既然你 10歲時的身體已經不存在了,而你依然存在著,那么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你不是你 10歲時的身體,同樣,你也不是現在鏡子里看到的身體。因此我們可以說:雖然身體在不斷地變化,但無論我是蹣跚走路的孩童、精力旺盛的少年郎,或是體弱多病的老年人,我還是我,和我的身體不同,我不是我的軀體。

認知2:我不是我的心意

任何想要獲得真正安寧或幸福的人,必須達到瑜伽自我認知的第二步:我不是我的心意和想法。

有很多方法都可以讓我們認識到我不是我的心意,瑜伽文獻和領悟高深的瑜伽精神導師都告訴我們其中一個簡單的方法:那就是通過分析“觀察的過程”。

當我們直接通過身體上的任何一種感官意識到某種對象、感覺或者活動時,當我們注意到某種事物或者意識到頭腦里的某種意念時,就產生了“觀察”。

只要有“觀察”存在,就涉及兩個要素:及時個要素是觀察的對象,即形象、聲音、想法、畫面、感觸等;第二個要素是觀察者,即意識著或感知著這些形象、聲音、想法、畫面、感觸等的人。

觀察者會從這些觀察中得出結論:“我正在看一朵花”,或“我覺得冷”,或“我胳膊疼”,或“我很煩”,或“我得馬上回去工作了”。

問題是,誰是在觀察這些想法、形象、聲音或感觸的那個人呢?

分析觀察的過程,就能明白你就是觀察者。你可以理解你不是那些被觀察的想法、形象、聲音或感觸,也不是幫你體會觀察過程的工具(心意),“你”是那位觀察到思緒、形象、聲音和感觸的觀察者。

你也可通過以下的實驗來進一步了解“自我”是觀察者。請看眼前的任何一個物體,一朵花、一幅畫都行。你意識到自己在看著這個物體嗎?如果確實如此,那就對自己說“我看見花(或一幅畫或任何物件)了”,然后閉上眼睛,在你心意的熒幕上勾勒出這個物體的形象。請注意:你作為觀察者,正在關注這個出現在心意里的形象。

通過這個練習,就能知道自己是心意活動的觀眾,即我是觀察者。我可以觀覺心意中的內容,如同觀看銀幕上的畫面一樣。這樣,就可以理解自我并不是心意。

一切“觀察”實際上都來源于心意(思想)。換句話說,感官確實無非是一些渠道或者媒介,外部世界的信息通過這些感官渠道或感官媒介傳遞進來,并且在心意上產生映像,然后,我們才能感知或觀看心意上出現的這個信息。因此,有了感官的體驗,就產生了心意的內容,而“我”就是心意內容的觀眾。

像在電影院看電影一樣,身體好比是一座影院劇場,用于感知的眼睛、耳朵、舌頭、鼻子和皮膚,就像是相機、收錄機等設備,心意就像記錄和展示信息的膠片、磁帶或電影屏幕,我就像電影觀眾接受上演影片所提供的信息(形象、顏色、聲音、想法、感覺等)。我坐在影院里看電影時,絕不會錯誤地認為自己就是電影屏幕或屏幕上的畫面。同樣地,當我在看心意里這“熒屏”上的形象時,以為自己是心意或其內容就大錯特錯了。

——《我是誰》柏忠

還有一個具體方法可以幫助人明白“我”既不是心意也不是心意中的內容,而是一個超脫的觀察者或者是“觀看”著心意的“沉默見證者”。

步驟1:放松,坐在或躺在一個安靜的地方。

步驟2:不要試圖控制自己的心意,不要刻意去想某件事情或不去想某件事情,讓思緒自由徜徉。同時,觀察心意并知覺到,其實自我只是思想過程的超脫旁觀者。

步驟 3:作為一個不為所動的旁觀者,觀察心意并對自己說:“我是沉默見證者。我不必特意去想,但想法會自動浮現。我觀看思緒在心意中飄忽來去,但我是旁觀者,超脫于外。我是心意活動內容的沉默見證者。”

看著各種想法在心意里浮現,就像在岸邊看著河里的柴枝、樹葉隨波逐流一樣。

步驟4:繼續做觀看者。

就像坐在小溪旁,看著溪水靜靜流淌。有的小溪清澈見底,有的卻濁不見底,我們的心緒思流也一樣,有時清澈,有時混沌不見底,但不管怎樣,“我”不是小溪,我只是坐在岸邊看著水流的觀看者而已。

這個技法讓你觀看心意里一顯一去的想法、欲望、恐懼、計劃、情緒等內容。記住,不要抓著某個特定的想法或情緒不放。如果發覺自己一直糾結于某個想法或情緒的話,那就有意識地放開它吧。

這樣,就能體驗到“我不是我的心意”。

明白“我”并不是心意后,真是一種解脫。

可以說,心意是無數的欲望、渴求、想法、意象和推測等的發源地。當人認為自己就是心意,自然地會被隱含其內的各種瞬息變化的內容(意象、思想、計劃、渴求、欲望等不能盡說的內容)弄得四分五裂。因此,認為“自我”就是心意或其內容,生活就永無寧日,常常出現恐懼。認同自我為心意,總會被有如湍急河流的思緒意念淹沒,像一個無助的人最終將被強大的水流吞噬。而一旦明白“自我”并非思想或其內容,就可以用旁觀者的態度去應付思想里的各種想法,不被思想支配,反而成為它的主人。

得到了這種內在智慧,我們就能進入自我認識的下一步,就是回答“我是誰?”這個問題。這是下面將要討論的主題。

認知3:我是阿特瑪

如果身體和心意都不是“我”的話,那“我”到底是誰呢?“我”的本質又是什么呢?

對于這個問題,的瑜伽文獻和領悟高深的瑜伽精神導師是這樣闡述的:

“我”是生命微粒,一顆靈性的“阿特瑪”,是從萬源之源衍生出的燦爛光芒的一束光線,就像太陽所產生的一束束陽光。“我”不是“我的身體”,也不是“我的心意”。反而,身體和心意是自我暫時穿著的“皮囊”罷了。

可見,身體和心意只不過是人的“衣著”。粗糙的身體如同我們的外衣,而心意則如同我們的內衣。

根據瑜伽文獻,暫時寄居在物質身體內的“自我”存在于心的部位,這生命之靈以它的能量——氣,顯現在肉眼看不到的網絡經脈,分布于全身上下。

生命微粒體積小如原子,可以用完善的智力感知到。這原子般的“自我”浮游在五種氣體上,處于心的部位,并將其影響散布到整個身體——生靈寄居的軀體。

——古代瑜伽典籍《木恩達卡奧義書》

黃帝內經 ?靈樞》中記載,生活在約 4000年前的偉大中醫師和中醫岐伯將自我稱為“元神”。他認為“元神”屬靈性,寄寓在心中,當“元神”離開了內心,身體就會死亡。

這種看法與瑜伽教導很類似。岐伯向黃帝解釋說:“少陰,心脈也。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藏堅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則心傷,心傷則神去,神去則死矣。 ”

——《黃帝內經 ?靈樞》

最的瑜伽文獻和覺悟高深的瑜伽精神導師解釋,宇宙中存在著的無數個體生靈乃衍生于萬源之源,萬源之源是所有生靈的本源,也被稱為“能量之源”。

生靈是萬源之源不可分割的一份,就像一束束陽光是脫離不了太陽的。

——古代瑜伽文獻

對于“我是誰”這個問題,瑜伽的回答是:我們每個人都是光輝燦爛、永恒長存的阿特瑪,是萬源之源的原有部分,是整體的一員,這就是我們真正的本質。我們所稱的“整體”,指的是萬源之源以及自萬源之源所衍生出的一切能量(包括宇宙內外存在的阿特瑪或生靈)。

從瑜伽的世界觀來看,唯有身體會死亡,阿特瑪則不會。瑜伽師這樣冥想:“我”是永恒的阿特瑪,雖然身體會死亡,但“我”永不死亡。

通過培育精神之愛及智慧,我們的意念、心靈和智力得到凈化,這時就會領悟到,自己就是存在于身體中的阿特瑪。正是由于“我”存在于身體中,身體才能表現出各種生命的體征(新陳代謝、成長、自發的活動、繁衍生息等)。我們因此明白,一旦自我離開身體,各種生命征象就會跟著消失,身體也隨之死亡。

2.幸福的核心——精神滋養

一旦明白人的本質既不是物質的軀體,也不是心意,而是來自于萬源之源那永恒長存的阿特瑪,我們就能醒悟:為什么物質享受或是頭腦的思索不能使我們得到滿足?為什么我們需要精神的滋養和充實?我們就能做出明智的抉擇,要到哪里去尋找幸福,以及如何按照人生的志向去過一種最有意義的生活。

如果我們錯誤地認為“我”就是身體或心意,就會錯誤地斷定,通過滿足感官的欲望,通過思考推測以及迎合心意上那永無止境的索求,我們就能歡心滿意。

事實勝于雄辯,讓我們看看達官顯貴們的生活。他們財力豐厚,擁有很多條件去滿足感官和內心的欲望,卻并不滿足。很多人為了快樂成天沉溺在花天酒地、追名逐利、淫亂等頹廢狀態中,到頭來還是感覺憤怒、沮喪、消沉、失望,有些人甚至釀成了自殺的悲劇。

在有幸懂得了人非物質軀體或心意而是以靈性為本質后,自然容易理解為什么物質享受或是頭腦的思索不能使我們得到滿足,我們需要的是精神的滋養和充實。下面的故事有助于我們對這方面進一步的理解。

很久以前,有個人養了一只稀有的小鳥。他為小鳥專門定制了一個美麗的金鳥籠,每天都會精心打掃這個鳥籠,把它擦得金光閃閃,甚至還花大價錢買了一個刺繡絲綢的罩子來遮蓋這個鳥籠。就這樣,他非常精心地料理鳥籠而忽略了籠中之鳥。可憐的小鳥無人照顧,在美麗豪華的籠子里面,飽受饑餓的折磨。

“我”好比是籠中鳥,物質身體與心意就像鳥籠。如果像故事里的那只鳥的主人一樣,把所有的精力、時間都花在滿足身體的需求和心意的欲望上,而忽視了精神需要,那么我們就會“挨餓”。在饑餓當中,我們就會體會到,任何物質享受、財富名利、淵博學識、事業成就都無法填補空虛感。

誠然,我們理所當然需要有一定的物質來維持身體,但我們必須明白這暫時寄居在身體內的阿特瑪,永遠不能從物欲中得到的滿足,靈性的“我”需要精神食糧的滋養。

正所謂:物欲水中月,求來心里空;精神顯實質,滋養曉真情。

3.與萬源之源聯結

通過有規律地練習瑜伽語音冥想,并從達到自我認知的瑜伽師那里接受難得的知識,我們就能認識到自我是萬源之源不可分割的一員,也學會去品嘗超然的精神之愛。

如果認識到自己是靈性本質的阿特瑪,就會知道我們需要精神食糧才能滿足。但是,什么才是精神食糧呢?什么才能讓我們滿足呢?

根據瑜伽超凡可貴的奧義,因為我們是不能脫離萬源之源的一員,只有舒坦地依偎在萬源之源中,才能感覺美滿。當我們與萬源之源和諧一致時,就會體驗到充分的舒適和安全以及被愛護的感覺。

在這種深度幸福的庇護下,我們就會覺得別無所求,擺脫了種種欲望索求與惶恐的束縛。這其實是因為我們品嘗到了能真正滿足我們的精神食糧。

“瑜伽”這個詞指的是自我和萬源之源之間的和諧關系(一致性)。在這里,和諧也可以稱為“與……一致”或“與……連通”。如果我們能夠建立與萬源之源和諧、一致或連通的關系,那么我們的身心和智力也能融入到這種一致性中。阿特瑪與萬源之源的聯結,也是“瑜伽”一詞的真義所在。

很多人對瑜伽所提倡的“和諧”或“一致”了解甚少,甚至還有誤解。一提到瑜伽,往往就是“身體與意念的和諧”或“身體與意念之間的關系”等諸如此類的標志性語言。這類標語并沒有清楚地表達出“瑜伽”這個詞中一致性的性質。

當自我受到精神之愛及智慧的指引時,其智力、身心也會日益地為這種精神之愛及智慧所充盈,隨著精神之愛及智慧的增長,我們逐漸從最深的層面上認知了自我與萬源之源間和諧共存與密不可分的永恒聯系。建立起或領略到這種與萬源之源協調的關系,稱為較高層次的入定(三摩地)。

阿特瑪(生靈)是永恒的,與萬源之源間有著永恒密切的關系。阿特瑪的屬性是超然的能量。

——古代瑜伽典籍《梵天本集》

然而,不幸的是,通常情況下的我們常常被自己的無知和內心的無情蒙蔽,覺察不到自己與萬源之源間的親密關系并因此而痛苦。幸運的是,有一種簡單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消除這種無知和無情,那就是瑜伽語音冥想。

通過練習瑜伽語音冥想,我們能夠直接與萬源之源聯系。正如瑜伽文獻和覺悟高深的瑜伽精神導師的結論,瑜伽語音其實就是萬源之源以聲韻形式的展現,是的精神之愛及智慧的源泉。換言之,瑜伽語音本身就是我們內心所渴望的精神食糧。

瑜伽語音和萬源之源并無區別。因此,瑜伽語音如萬源之源一樣的充實、圓滿、純潔和永恒。瑜伽語音不是一般世俗的語音,是沒有沾染任何世俗污染的語音。

——古代瑜伽典籍《葩德瑪 ? 菩冉納》

全心全意投入到超然語音中的人,會被無條件的愛所圍繞。每一種愛的關系,都是相互的,包括了愛與被愛的體驗。當我們體驗到萬源之源無條件的愛時,我們對萬源之源的愛也被喚醒,這種愛會不斷地增加,這也就是萬源之源的本質所在。

精神之愛及智慧增長的一個自然表現,就是我們變得更加樂于助人,會自發地為他人的身、心、靈的健康而工作。這又反過來會帶給我們極大的滿足和幸福,并進一步促進我們精神之愛及智慧的增長。

人一旦找到了與萬源之源相互間之真愛、和諧的統一,其精神生活和所謂物質生活之間的分割線就消失了。換句話說,這個人的身心、智力和活動都靈性化了。不論他活動或靜修,清醒或熟睡,說話或沉默,總是處在入定的狀態下。這是因為,在三摩地的較高境界或的瑜伽境界中,“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之間再無分別了,處于這種境界的人,其身心以及一切的活動都與萬源之源和諧一致了。

4.循序漸進體悟幸福

自我認知或領悟到我們真正的本質,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親自體悟。在自我認知的過程中,心靈意念如一扇“窗戶”,需要潔凈才能領悟事實。

現在請你想象一種畫面:心意就像是一扇窗戶。如果這扇窗戶上沾滿了油煙,那我們就看不到外界,看到的只是黑糊糊的油煙。同樣,被無知所蒙蔽的心靈就像是沾滿油煙的窗戶。我們可以通過閱讀而了解到人的本質是永恒的阿特瑪,了解人與萬源之源之間那永恒的密切關系,但需要有清晰澄澈的頭腦和心靈,我們才有能力體悟這一事實。

通過培育精神之愛及智慧,心靈和意念就能逐漸得到凈化。心靈與意念之“窗”上的油煙越少,我們就越能看清事實的黑白曲直。俗語說:光說不練,假把式。瑜伽是讓你親身體悟的一門科學,不是一套讓你信或不信的人生觀,也不是讓你變成某人的過程。要體悟這門科學,必須直接觀察真相或通過與萬源之源連通的體會而實現。

如果我們沒有通過練習瑜伽語音冥想和遵循瑜伽生活方式來凈化心靈和意念,那么即使我們聽到了有關自我本質的秘辛,也不會在內心獲得“肯定是事實”的感知。我們可以死記硬背一些話語,可以堅信或效忠于一些教條或“信仰”,卻不能從內心領悟其內涵。畢竟,道聽途說的“事實”與內心感知的“事實”其實是兩碼事兒。

瑜伽所擁有的精神之愛及智慧就像夜幕中的火炬和燈塔一樣,照亮了我們的前程,并指引我們如何與他人和睦相處,如何工作,如何面對生活中的失敗和挫折等。這就是“入定”的體現。

第二節 解壓妙方——練習“釋壓與定心課程”

平和舒心的“釋壓與定心課程”由四個獨立的部分組成,既能單獨練習,又能互相配合。方法簡單易行,具有釋放壓力和調整心態的功能,并有助于體驗深層次的放松和內在的安寧。

1.什么是“釋壓與定心課程”

為了幫助人們解決現代社會中伴隨著壓力而來的種種問題,我們花費了不少精力,竭盡全力完善并編制了一套釋壓放松課程。其目的就是讓最繁忙的人也能參與練習,并享受到這套課程即時和長遠的益處。

此課程的獨到之處還在于,它組合了各種久經時間考驗的傳統技法,經過我們精心的編排,更契合現代大眾的日常生活。

課程的四個部分分別為:簡易瑜伽姿勢;平和吐故納新;舒心愉悅放松;超然瑜伽冥想。單獨練其中一項,即能獲益匪淺。如能將四種方法組合起來練習,那更能顯示這套新穎課程的獨到之處,收益倍增。

譬如,若是肌肉過度緊繃不易放松,那么,你及時步就要做簡單的瑜伽伸展,將緊繃的肌肉舒展開,就容易進入深度的放松狀態。第二步,運用瑜伽呼吸吐納進一步地放松體態,使心靈更加平和坦然。第三步,運用簡單的契合法和有引導的放松術,放松身心。第四步,讓瑜伽冥想在更深的層面發揮作用,幫我們釋放內心深處的焦慮,帶來祥和與安寧。

“釋壓與定心課程”簡捷有效,同時還是新手的入門途徑。當你體驗過這套課程后,就可以自己選擇,作為日常的練習,是從頭到尾全練完呢,還是只練姿勢和冥想部分?

在本書付梓之前,我們特意在國內外先行測試這套“釋壓與定心課程”,聽取反饋意見。測試者來自各行各業,有教師、工商人士、家庭主婦、在校學生,還有專業運動員,而其中多數都是新手,從未接觸過任何瑜伽練習。

飽受緊張壓力之苦的羅先生是這套課程的及時位受測者。經過短短幾周每天的練習,他的緊張壓力大幅度減少,從身體到心靈,乃至與家人和同事的關系,都有了非常可喜的變化。可以說,“釋壓與定心課程”給他的生活帶來幾乎是多方位的積極影響,當然也少不了業務上的創收。

在此,我們懷著興奮和喜悅的心情,把我們的“釋壓與定心課程”獻給讀者。這是它首次在國內與公眾見面。我們相信,只要你嘗試過一次,就會發現找到了輕松解決過度壓力的好辦法。祝各位馬到成功!

不過,為了鼓勵你下決心堅持習練,我們還要先給你一些建議,讓你更能了解這個“釋壓與定心體系”。這將幫你及時避開和消減精神壓力等各種危害,確保身心的健康,與社會和諧共進。

2.如何練習“釋壓與定心課程”

壓力真的是現今生活中逃躲不開的一部分,但幸好我們有方法,不讓它任意地損害我們的健康。經常練習“釋壓與定心課程”,不僅能大幅度地減少壓力的負面影響,還能極大地提高生活品質。

“釋壓與定心課程”包含三組不同時長的練習,每組只有 5~ 21分鐘。

1.神清氣爽(18分鐘):適合在早上或者任何想要激發活力的時候練習。

2.忙里偷閑(5分鐘):適合午休時或者只有幾分鐘空閑時練習。

3.舒緩身心(21分鐘):適合在睡前或者有較多時間的時候練習。

為了有好的效果,建議你每天至

媒體評論

我從來沒做過這樣的練習,真讓人喜歡。其成效當然是不言自明了,感覺整個人沉穩多了,以前三天兩頭就犯的唇皰疹,再也不來找我了,而且現在也不怎么生病了。

——沈小姐

你們的蕙蘭瑜伽“釋壓與定心課程”對消除我的壓力非常有效,我十分確定是這個課程改善了我的血壓,對調整我的心跳也有很大的幫助。感謝你們雪中送炭,在我痛苦的時候給我幫助。

——瓦茨

每次練完蕙蘭瑜伽“釋壓與定心課程”,我都感覺很舒服,情緒更加穩定,精力也變得很充沛,現在都不怎么感到頭疼或頭暈了。

—— 瑩小姐

他的脾氣越來越壞,而我也變得對什么事都充滿了怨恨,失去了耐心,我們的關系24小時比24小時緊張。

自從他開始練習“釋壓與定心課程”后,下了班他會帶著微笑進家門。事情的環環相扣真令人驚訝——越能和樂相處,壓力就越少;壓力越少,就越能和樂相處!生活如此美妙,我們又成了一對相愛的伴侶了。

——馮女士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值得擁有!

2016-07-03 14:38:1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非常完美

2016-07-11 18:50:2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贊爆!

2016-09-02 11:01:5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很滿意!

2016-12-18 21:54:54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生活里得有點調劑!哈哈,首先是吃,再到運動!!

2017-01-29 04:10:45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很好很喜歡

2017-03-05 14:37:39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物流快、快遞員也很給力!

2017-06-08 21:02:2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紙張很好!

2017-07-07 23:32:59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最開始接觸的瑜伽就是蕙蘭瑜伽。現在這套書分的更細,寫的更詳細,視頻很清楚,是她的女兒示范演練。看到她們一臉的祥和之氣和發自內心的笑容,你不會對瑜伽的效果有一絲的疑慮。

2017-07-16 13:21:20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買成下了,應該買上冊的

2017-07-30 17:11:2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東東收到了,包得不錯,紙質也不錯啦,開始了瑜伽!!

2017-08-28 15:08:5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東東收到了,包得不錯,紙質也不錯啦,開始了瑜伽!!

2017-08-28 15:09:40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東東收到了,包得不錯,紙質也不錯啦,開始了瑜伽!!

2017-08-28 15:10:08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和老師一起瑜伽,紙質可以,包得不錯,內容不錯。

2017-08-28 15:28:35
來自高德鎮**的評論:

上次買的是多年以前的版本,相信蕙蘭瑜伽。

2017-09-19 16:22:25
來自卿卿風**的評論:

蕙蘭瑜伽2 微信一直關注蕙蘭瑜伽,買書來認真學學,代課用

2017-11-13 14:55:5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最開始買的2,非常喜歡,后又買的1,飲食調理,身體調理,慢慢學,慢慢做

2016-10-05 14:08:07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語言淺顯易懂,只能說是在心里種下一個種子,日后遇到契機也許會懂。

2017-04-23 22:08:29
來自***(匿**的評論:

送人用的,已經買過好多回了,第一次看,沒有太懂,后面多次翻閱才發現這本書太寶貴~

2017-05-22 14:51:13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