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高等學校法學專業核心課程教材之一,它是根據國家教育部審定的《民法教學基本要求》編寫的。反映我國民事立法、民事司法以及民法學研究的發展,同時注重借鑒和吸收其他國家和地區民法學研究的成果,注重闡明本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制度,使之符合本科民法學教學的需要。 本書共七編四十一章,及時編為民法總論,第二編為物權,第三編為債權總論,第四編為債權分論,第五編為人身權,第六編為繼承權,第七編為民事責任。
王利明,中國人民大學常務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法學學科評議組成員兼召集人、教育部全國高等學校法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法學會副會長、中國民法學研究會會長、中國法學會法學教育研究會副會長、國家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北京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副主席、中國消費者協會副會長、中國法學會審判理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副主任等,主要從事法學方法論、民法總論、人格權法、物權法、債與合同法、侵權責任法、商法理論等領域的教學和研究工作。
及時編 民法總論
及時章 民法概述 3
及時節 民法的概念 3
第二節 我國民法的調整對象 6
第三節 民法的特點 8
第四節 民法與鄰近法律部門的區別 11
第五節 民法的體系 13
第六節 民法的淵源 16
第七節 民法的適用范圍 18
第八節 我國民法的歷史發展 20
第二章 民法的基本原則 24
及時節 民法基本原則概述 24
第二節 平等原則 26
第三節 意思自治原則 28
第四節 公平原則 30
第五節 誠實信用原則 31
第六節 公序良俗原則 32
第三章 民事法律關系 35
及時節 民事法律關系概述 35
第二節 民事法律關系的要素 37
第三節 民事法律事實 40
第四章 自然人 43
及時節 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 43
第二節 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 46
第三節 自然人的民事責任能力 48
第四節 監 護 49
第五節 自然人的姓名、住所、戶籍和身份證 52
第六節 宣告失蹤和宣告死亡 53
第七節 個體工商戶與農村承包經營戶 57
第五章 合 伙 59
第六章 法 人 67
及時節 法人制度概述 67
第二節 法人的成立 71
第三節 法人的民事能力 73
第四節 法人的機關及法人分支機構 76
第五節 法人的變更和終止 77
第七章 民事權利 81
及時節 民事權利的概念 81
第二節 民事權利的分類 82
第三節 民事權利的行使和保護 87
第八章 物 91
及時節 物 91
第二節 貨幣和有價證券 94
第九章 民事行為 97
及時節 概 說 97
第二節 民事行為的分類 98
第三節 民事行為的成立 101
第四節 意思表示 102
第五節 民事行為的生效條件 107
第六節 效力存在欠缺的民事行為 111
第七節 附條件與附期限的民事行為 120
第十章 代 理 125
及時節 概 述 125
第二節 權 129
第三節 無權 132
第四節 關系的消滅 135
第十一章 期限與訴訟時效 137
及時節 訴訟時效概述 137
第二節 訴訟時效期間的中斷、中止和延長 141
第三節 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的效果 143
第四節 期間與期日 145
第二編 物 權
第十二章 物權概述 151
及時節 物權的概念和特征 151
第二節 物權的分類 153
第三節 物權法的基本原則 155
第四節 物權的保護 158
第十三章 物權變動 161
及時節 不動產物權變動模式 161
第二節 動產物權的變動 162
第三節 非基于法律行為的物權變動 164
第四節 不動產登記制度 165
第十四章 所有權 169
及時節 所有權的概念和特征 169
第二節 所有權的權能 170
第三節 所有權的取得 172
第四節 所有權的行使 177
第五節 所有權的消滅 178
第六節 所有權的種類 178
第十五章 業主的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186
及時節 業主的建筑物區分所有權的概念 186
第二節 專有權 187
第三節 共有權 188
第四節 管理權 191
第五節 業主大會和業主委員會 193
第十六章 相鄰關系 196
及時節 相鄰關系的概念和特征 196
第二節 相鄰關系的種類 197
第三節 處理相鄰關系的原則 200
第十七章 共 有 202
及時節 共有的概念和特征 202
第二節 按份共有 203
第三節 共同共有 206
第四節 因共有財產而產生的共同債務 208
第五節 準共有 209
第六節 共有財產的分割 209
第十八章 用益物權 213
及時節 用益物權概述 213
第二節 土地承包經營權 218
第三節 建設用地使用權 226
第四節 宅基地使用權 233
第五節 地役權 237
第十九章 擔保物權 244
及時節 擔保物權總論 244
第二節 抵押權 253
第三節 質權 267
第四節 留置權 276
第二十章 占 有 282
及時節 占有概述 282
第二節 占有的分類 285
第三節 占有的取得、變更與消滅 287
第四節 占有的效力 289
第五節 占有的保護 292
第三編 債權總論
第二十一章 債的概述 297
及時節 債的概念和特征 297
第二節 債的要素 299
第三節 債的發生原因 303
第四節 債的分類 305
第二十二章 債的履行 312
及時節 債的履行概述 312
第二節 債的適當履行 317
第三節 雙務合同履行中的抗辯權 319
第二十三章 債的保全和擔保 325
及時節 債的保全 325
第二節 債的擔保 331
第二十四章 債的移轉和消滅 341
及時節 債的移轉 341
第二節 債的消滅 347
第四編 債權分論
第二十五章 合同概述 357
及時節 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357
第二節 合同與債 359
第三節 合同關系 360
第四節 合同的分類 362
第二十六章 合同的訂立 366
及時節 合同成立的概念和要件 366
第二節 要 約 368
第三節 承 諾 374
第二十七章 合同的內容與形式 381
及時節 合同的條款 381
第二節 合同權利與合同義務 384
第三節 合同的形式 388
第二十八章 合同的變更和解除 391
及時節 合同的變更 391
第二節 合同解除概述 393
第三節 合同解除的條件 397
第四節 合同解除的程序 399
第五節 合同解除的效力 401
第二十九章 合同分則 406
及時節 買賣合同 406
第二節 供用電、水、氣、熱力合同 424
第三節 贈與合同 428
第四節 借款合同 430
第五節 租賃合同 434
第六節 融資租賃合同 441
第七節 承攬合同 445
第八節 建設工程合同 453
第九節 運輸合同 459
第十節 技術合同 466
第十一節 保管合同 478
第十二節 倉儲合同 481
第十三節 委托合同 483
第十四節 行紀合同 487
第十五節 居間合同 489
第三十章 不當得利之債 492
及時節 不當得利制度概述 492
第二節 不當得利的效力 495
第三十一章 無因管理之債 497
及時節 無因管理的概念和性質 497
第二節 無因管理的構成要件 498
第三節 無因管理的效力 500
第五編 人身權
第三十二章 人身權概述 505
及時節 人身權的概念和特征 505
第二節 確立人身權法律制度的意義 507
第三節 人身權的分類 507
第三十三章 具體人格權 511
及時節 身體權 511
第二節 生命權 512
第三節 健康權 513
第四節 自由權 514
第五節 隱私權 514
第六節 姓名權和名稱權 516
第七節 肖像權 518
第八節 名譽權 520
第九節 榮譽權 522
第六編 繼承權
第三十四章 繼承權概述 527
及時節 繼承權的概念和特征 527
第二節 我國繼承制度的性質和基本原則 528
第三節 繼承權的保護 529
第三十五章 法定繼承 531
及時節 法定繼承及其適用范圍 531
第二節 法定繼承人的范圍和順序 532
第三節 代位繼承和轉繼承 534
第四節 法定應繼份 535
第三十六章 遺囑繼承、遺贈和遺贈扶養協議 537
及時節 遺囑繼承和遺囑自由 537
第二節 遺 囑 539
第三節 遺囑的變更、撤銷和執行 540
第四節 遺 贈 541
第五節 遺贈扶養協議 542
第三十七章 繼承程序 545
及時節 繼承的開始 545
第二節 遺產的界定 546
第三節 繼承權的接受、放棄和喪失 548
第四節 遺產管理、分割和債務清償 549
第五節 無人繼承又無人受遺贈的遺產的處理 550
第七編 民事責任
第三十八章 民事責任概述 554
及時節 民事責任的概念和特征 554
第二節 民事責任與其他法律責任的區別 555
第三節 民事責任的分類 556
第三十九章 締約過失責任與違約責任 558
及時節 締約過失責任 558
第二節 違約責任 560
第四十章 侵權責任 564
及時節 侵權責任概述 565
第二節 侵權損害賠償責任的構成要件 566
第三節 侵權損害賠償責任的歸責原則 568
第四節 免責事由 570
第五節 特殊主體的侵權責任 573
第六節 特殊侵權責任 578
第七節 共同侵權行為 586
第四十一章 民事責任的承擔 590
及時節 民事責任競合概述 590
第二節 侵權損害賠償責任與違約損害賠償責任的競合 591
第三節 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 593
第四節 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的適用 597
參考文獻 599
民法》(第五版)出版以來,較高人民法院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民商事審判領域的司法解釋,民法學各領域的研究也取得了新的進展,一些熱心且認真的讀者也提出了不少修訂建議。為使本書所反映的內容與時俱進,我們對本書各編作了相應修訂。修訂工作由各位編著者分頭 完成,經王利明教授審訂、統稿。
修訂后的《民法》教材共七編四十一章,及時編為民法總論,第二編為物權,第三編為債權 總論,第四編為債權分論,第五編為人身權,第六編為繼承權,第七編為民事責任。
本書由王利明教授任主編,參加本書第六版編著的作者如下(以撰寫章節先后為序):
王利明:及時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第十六章、第十七章、第二十五章、第二十六章;
王軼: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 第二十九章、第三十章、第三十一章;
高圣平:第十八章、第十九章、第二十章、第三十四章、第三十五章、第三十六章、第三十七章;
郭明瑞: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二章及時、二節、第二十三章、第二十四章;
崔建遠:第二十二章第三節、第二十七章、第二十八章;
汪澤:第三十二章、第三十三章、第三十八章、第三十九章、第四十章、第四十一章。
對于本書編寫,盡管我們竭盡全力,但由于能力、資料所限,不足之處在所難免,尚祈廣大讀者不吝指正。
還可以,在書的最后幾頁有印刷留下的印記污點,但不影響使用
滿意,很好。看了再追評。學了的都忘記了,買來復習。。。。。
明法師翻譯當中非常重要的很多人都想學好民法。而這本書正好給了我們這樣一個了解民法的一個,平臺。高等教育學校優秀教材。
民法(第六版)(新編21世紀法學系列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教育部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一等
想跟賣家在買份配套練習題,就是不知道怎么聯系他
雙學位的課本,很好的最新版~為大家推薦,那個第五版的也不錯的~物流很快~已經在當當網買了很多書~
學習民法的教材,加上學校推薦要買的的,口碑還不錯。
民法本身內容很多 這本書內容豐滿 條例清晰 適合學習
這一版本的排版很不錯,內容也充實,適合做筆記補充
民法老師推薦的書籍,內容很好,邏輯思維很清晰。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這系列法學教材,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教材修訂很及時、很新,內容也很好。
書非常完美,送貨速度超快。很喜歡在當當購物。滿分
書特別好,是我看過的最好的一版!字體大小適中!紙質也很好!
這套書都是滿有用的,法規比較詳細,但是字太小了。
書不錯,是正版圖書,發貨速度也很快,人大法學的精品教材,傾慕已久,終于買到了!!!
一直在當當買就是因為隔天就到很方便! 而且都是正版書
才拿到手,書不錯,但是送來的時候包裝已經破了
整體不錯,一共買了六本書,最外面的兩本壓皺了一點點
一起買了一堆考研的書,當當還是不錯的,就是包裝差了點
價格很優惠,就是看到好幾個錯字,我收到了假書嗎╮(╯▽╰)╭
價格不便宜,沒打折,為什么當當網對書的包裝如此簡約,書就用一層塑料袋裝著,一點保護措施都沒有,書有明顯劃痕,希望改善一下包裝,當然書還是很不錯的
書很棒!運過來沒有什么磕碰,沒有損傷。只不過感覺包裝太單薄,只有一層塑料袋,如果能再包厚一點就更好啦~
書很厚實,內容很豐富,不光適合學習,也適合收藏,好評。
書不錯,包裝的挺嚴實。書的字跡清楚,紙張也很好,是正版書,就是最后兩頁有點破損。以后店家發貨一定得注意啊,估計誰都不愿意收到這樣的書。服務態度還是可以的
快遞哥給力,書的質量不錯,還能說什么,好評,(好厚的書鴨梨山大)
今年民法總則出臺了估計又要出新版了 不過先買回來看看 考研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