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三十年間,憲法監督、憲法保障、違憲審查自始至今都是憲法學研究的熱門話題。學者和學子們為此出版的專著可能不止十部,而發表有關的文章、專論的數量,恐怕不下上千篇。從一個方面講,這是一個具有學術魅力的研究項目,所以能吸引研究者紛至沓來,綿綿不斷地呼喚著幾代憲法學人費心盡力投入到這個研究領域中來。
從另一方面講,這又是一個具有難度的研究項目。說它難,難在它是一個極其復雜的憲法現象,關涉到立憲原理和憲政實踐,而這種立憲原理和憲政實踐又因國別不同,社會制度不同,意識形態不同,歷史背景不同,現實國情不同,而呈現多元化的發展態勢,文雅一點地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粗俗一點地說,即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罷了。學者們從各個不同的歷程、角度和某一個或一些側面進行研究,最終的結果可能獲得多方位的研究效果,從純科學的意義上說,這正是任何科學研究領域都期待得到的效果。當代憲法監督和違憲審查之類的理論研究之所以興盛和碩果累累,而且這方面的憲政實踐又是如此豐富和蔚然成風,都與它的學術魅力分不開。
陳云生,男,1942年5月生,北京市平谷區人。1966年北京政法學院(現中國政法大學)法律系畢業,畢業后在廣西靖西縣、德??h、百色地區從事過司法、教育、行政等工作。1978年考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法學系深造,1981年獲得法學碩士學位;1984年師從著名法學家張友漁教授攻
及時章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一、憲法是近現代社會和民族國家的產物
二、憲法集中了社會和國家統治者或管理者的最離意志,代表了社會和國家統治者或管理者的較高利益
三、憲法規定的都是有關國家和社會的一系列重大事項
四、憲法規定著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
五、憲法具有較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六、憲法是國家立法的基礎和依據
七、憲法并沒有確定的文書形式
八、憲法是兼具政治和法律雙重性質的文件,即通常學術界所說的政治法律性文件
九、憲法實施的手段應當是綜合的、多樣的
第二章 違憲
及時節 關于違憲的概念與意義
第二節 "違憲"概念的歷史淵源和"高級法"背景
一、古希臘、羅馬時期的自然法和"高級法"
二、中世紀的神權法和"高級法"
三、啟蒙時代的英國普通法和"高級法"
第三節 小結
第三章 違憲審查體制的建構和現代圖景
及時節 違憲審查制度建構的歷史淵源
一、違憲審查制度建構的歷史淵源
二、司憲審查制度建構的歷史直接導源
第二節 違憲審查制度的建構和現代圖景
一、司法審查制的建構和現代圖景
二、憲法法院制的建構和現代圖景
三、憲法委員會和憲政院制的建構和現代圖景
第四章 違憲審查的原理
及時節 二元政治原理
第二節 分權與制衡原理
第三節 法治與憲法至上原理
一、古典時期
二、中世紀時期
三、人文運動和啟蒙時期
四、立憲初創時期
五、立憲普及及現代化發展時期
第四節 人權的憲法保障原理
一、一般人權、公民權和基本權利之間的區別與聯系
二、人權保障的憲法進路
第五章 現代新興的憲法倫理道德爭議上的違憲審查——困境與趨勢
及時節 爭議中的新興的憲法倫理道德原則
一、由電子通訊技術引發的憲法倫理道德原則爭議
二、由基因科學、細胞核轉移技術引發的倫理道德原則爭議
三、由機器人技術引發的倫理道德原則爭議
四、由安樂死技術引發的倫理道德原則爭議
五、由墮胎技術引發的倫理道德原則爭議
第二節 相關司法審查的現狀與困境分析
一、有關人工生殖技術案例介紹與困境分析
二、有關安樂死案例介紹與困境分析
三、有關墮胎案例介紹與困境分析
四、有關同性戀案例介紹與困境分析
五、有關高科技測慌、藥物檢測案例介紹與困境分析
六、有關"反恐法"案例介紹與困境分析
七、有關環境保護案例介紹與困境分析
第六章 中國違憲審查的原理與體制
及時節 中國違憲審查體制建立的理論背景和政權基
一、中國現行違憲審查體制建立的理論背景
二、中國現行違憲審查體制建立的政權基
第二節 中國違憲審查體制和運作狀況的分析
一、體制分析
二、運作分析
第三節 中國違憲審查觀念的建樹
一、如何認識和評價中國現行的違憲審查制度
二、是結構性問題還是運作問題
三、是觀念問題還是制度建構問題
四、司法化的違憲審查問題
五、體制性的分離與統一問題
六、違憲審查的判斷標準問題
七、違憲審查制度在國家根本政治制度中的地位與影響問題
八、是"逐步走"還是"一步到位"問題
九、是通過憲法改制還是通過普通立法改制問題
第四節 中國現行違憲審查制度的完善與加強
參考書目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