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便于廣大企業登記管理人員學習、掌握和運用企業登記管理方面的法律、行政法規和政策,進一步推進政務公開,促進依法履行職責,特編輯出版本書。該書收錄了涉及企業登記管理方面現行有效的法律、行政法規、國務院文件、部門規章、規范性文件,其中,由國家工商總局的規范性文件分為企業登記規范綜合;企業名稱登記核準;營業執照、檔案;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管理等幾大類。同時,將企業登記涉及審批事項及相關流程圖表作為第二大部分。該書的出版,既為廣大企業登記管理人員提供了一本實用的工具書,也為企業各界人士了解企業登記管理法律法規提供了重要參考。
企業登記注冊改革如火如荼,與企業登記相關的法律法規也經過大面積修改,為便于廣大企業登記管理人員學習、掌握和適用相關法律、行政法規和政策,進一步推進政務公開,促進依法履行職責,特編輯出版本書,相信能夠成為廣大讀者理解、掌握、適用相關企業登記、變更及注銷法律的首xuan工具書。
中國法制出版社是中央級法律類圖書專業出版社,成立于1989年6月,隸屬于國務院法制辦公室。中國法制出版社每年出版新書品種1000種左右,出版物主要包括:1、法律法規的國家標準版本;2、法律、法規的權wei性中外文對照文本;3、中外法學著作;4、研究生、大學本科、專科法學教科書;5、法律工具書;6、解釋、宣傳、介紹法律、法規的普及性讀物。7、法律、法規中文及中外文對照文本的電子出版物
及時章總則
第二章行政許可的設定
第三章行政許可的實施機關
第四章行政許可的實施程序
及時節申請與受理
第二節審查與決定
第三節期限
第四節聽證
第五節變更與延續
第六節特別規定
第五章行政許可的費用
第六章監督檢查
第七章法律責任
第八章附則
及時部分企業登記、變更、注銷相關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
2003年8月27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2013年12月28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
2009年8月27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
2006年8月27 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
2017年9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
2016年9月3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
2016年11月7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
2016年9月3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獨資企業法
1999年8月30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
2016年9月3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
2006年10月3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資產評估法
2016年7月2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國有資產法
2008年10月28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
2016年11月7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
2016年11月7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煤炭法
2016年11月7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
2016年7月2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
2015年11月4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
2015年8月29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
2015年4月24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槍支管理法
2015年4月24日
……
第二部分企業登記、變更、注銷相關行政法規及文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
2016年2月6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
2016年2月6日
個人獨資企業登記管理辦法
2014年2月20日
企業名稱登記管理規定
2012年11月9日
企業法人法定代表人登記管理規定
1999年6月23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登記管理辦法
2014年2月19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實施條例
2014年2月19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實施細則
2017年3月1日
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條例
2017年8月2日
外國企業或者個人在中國境內設立合伙企業管理辦法
2009年11月25日
外國企業常駐代表機構登記管理條例
2013年7月18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實施細則
1999年12月5日
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轉換經營機制條例
2011年1月8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條例
2016年2月6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集體所有制企業條例
2011年1月8日
……
第三部分企業登記、變更、注銷相關部門規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施行細則
2016年4月29日
企業名稱登記管理實施辦法
2004年6月14日
公司注冊資本登記管理規定
2014年2月20日
企業經營范圍登記管理規定
2015年8月27日
企業集團登記管理暫行規定
1998年4月6日
企業法人法定代表人登記管理規定
1999年6月23日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股權出質登記辦法
2016年4月29日
關于劃分企業登記注冊類型的規定
2011年9月30日
企業登記程序規定
2004年6月10日
企業公示信息抽查暫行辦法
2014年8月19日
企業經營異常名錄管理暫行辦法
2014年8月19日
企業登記檔案資料查詢辦法
2003年3月13日
企業法人登記檔案管理辦法
1990年6月6日
個人獨資企業登記管理辦法
2014年2月20日
外商投資合伙企業登記管理規定
2014年2月20日
外商投資企業授權登記管理辦法
2016年4月29日
外國(地區)企業在中國境內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登記管理辦法
2016年4月29日
……
第四部分企業登記、變更、注銷相關規范性文件
一、國家工商管理總局規范性文件
1企業登記規范綜合
工商總局關于調整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目錄的通知
2017年5月16日
工商總局關于推進企業簡易注銷登記改革的指導意見
2016年12月26日
工商總局關于落實《國務院關于“先照后證”改革后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的意見》做好“雙告知”工作的通知
2015年12月8日
關于嚴格落實先照后證改革嚴格執行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的通知
2015年5月11日
工商總局關于做好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改為后置審批后的登記注冊工作的通知
2014年8月19日
工商總局關于修訂外商投資企業登記書式的通知
2014年2月18日
工商總局關于做好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實施前后登記管理銜接工作的通知
2014年2月18日
工商總局關于印發《內資企業登記提交材料規范》和《內資企業登記文書規范》的通知
2014年2月17日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關于做好公司合并分立登記支持企業兼并重組的意見
2011年11月28日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關于貫徹落實《外國企業常駐代表機構登記管理條例》的通知
2011年2月17日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關于印發修訂后的外國(地區)企業常駐代表機構登記文書格式、《外國(地區)企業常駐代表機構年度報告書》的通知
2011年2月16日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關于印發《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股權出質登記文書格式文本》的通知
2008年9月1日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關于做好合伙企業登記管理工作的通知
2007年5月29日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對危險化學品企業登記管理有關問題的答復
2006年7月27日
……
第五部分審批流程指引
一、企業登記、變更、注銷提交材料規范
二、企業登記、變更、注銷提交文書規范
三、企業登記審批事項流程圖
企業核準登記
企業集團核準登記
企業名稱預先核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
2003年8月27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2003年8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7號公布自2004年7月1日起施行
及時章總則
及時條為了規范行政許可的設定和實施,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保障和監督行政機關有效實施行政管理,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本法所稱行政許可,是指行政機關根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請,經依法審查,準予其從事特定活動的行為。
第三條行政許可的設定和實施,適用本法。
有關行政機關對其他機關或者對其直接管理的事業單位的人事、財務、外事等事項的審批,不適用本法。
第四條設定和實施行政許可,應當依照法定的權限、范圍、條件和程序。
第五條設定和實施行政許可,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有關行政許可的規定應當公布;未經公布的,不得作為實施行政許可的依據。行政許可的實施和結果,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外,應當公開。符合法定條件、標準的,申請人有依法取得行政許可的平等權利,行政機關不得歧視。
第六條實施行政許可,應當遵循便民的原則,提高辦事效率,提供品質服務。
第七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享有陳述權、申辯權;有權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其合法權益因行政機關違法實施行政許可受到損害的,有權依法要求賠償。
第八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取得的行政許可受法律保護,行政機關不得擅自改變已經生效的行政許可。
行政許可所依據的法律、法規、規章修改或者廢止,或者準予行政許可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的,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機關可以依法變更或者撤回已經生效的行政許可。由此給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造成財產損失的,行政機關應當依法給予補償。
第九條依法取得的行政許可,除法律、法規規定依照法定條件和程序可以轉讓的外,不得轉讓。
第十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對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的監督制度,加強對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的監督檢查。行政機關應當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從事行政許可事項的活動實施有效監督。
第二章行政許可的設定
第十一條設定行政許可,應當遵循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律,有利于發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積極性、主動性,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促進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協調發展。
第十二條下列事項可以設定行政許可:
一)直接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經濟宏觀調控、生態環境保護以及直接關系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等特定活動,需要按照法定條件予以批準的事項;
二)有限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公共資源配置以及直接關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業的市場準入等,需要賦予特定權利的事項;
三)提供公眾服務并且直接關系公共利益的職業、行業,需要確定具備特殊信譽、特殊條件或者特殊技能等資格、資質的事項;
四)直接關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設備、設施、產品、物品,需要
按照技術標準、技術規范,通過檢驗、檢測、檢疫等方式進行審定的事項;
五)企業或者其他組織的設立等,需要確定主體資格的事項;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可以設定行政許可的其他事項。
第十三條本法第十二條所列事項,通過下列方式能夠予以規范的,可以不設行政許可:
一)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能夠自主決定的;
二)市場競爭機制能夠有效調節的;
三)行業組織或者中介機構能夠自律管理的;
四)行政機關采用事后監督等其他行政管理方式能夠解決的。
第十四條本法第十二條所列事項,法律可以設定行政許可。尚未制定法律的,行政法規可以設定行政許可。
必要時,國務院可以采用決定的方式設定行政許可。實施后,除臨時性行政許可事項外,國務院應當及時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或者自行制定行政法規。
第十五條本法第十二條所列事項,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規的,地方性法規可以設定行政許可;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的,因行政管理的需要,確需立即實施行政許可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章可以設定臨時性的行政許可。臨時性的行政許可實施滿一年需要繼續實施的,應當提請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地方性法規。
地方性法規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章,不得設定應當由國家統一確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資格、資質的行政許可;不得設定企業或者其他組織的設立登記及其前置性行政許可。其設定的行政許可,不得限制其他地區的個人或者企業到本地區從事生產經營和提供服務,不得限制其他地區的商品進入本地區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