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公司并購法律實務精解與百案評析(第2版)圖書
人氣:34

公司并購法律實務精解與百案評析(第2版)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閱讀百案,如經百戰。100個公司并購案例,讓您快速獲得并購法律實戰經驗!
  • 所屬分類:圖書 >法律>法律實務>企業實務  
  • 作者:[唐青林],[吳婷芳]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509386613
  • 出版社:中國法制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11
  • 印刷時間:2017-11-01
  • 版次:1
  • 開本:16開
  • 頁數:--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膠訂
  • 套裝:

內容簡介

本書系對100個實際發生的公司并購案例進行分析,都是涉及具體問題的分析及解決。例如,以犯罪所得的財產出資,出資是否到位?股東資格如何確認?股東采用股權出資是否合法?隱名股東身份的認定?等等。本書針對100個實際的公司并購案例進行分析,解決的都是具體的問題,因此本書不以理論深厚為特長,而是以務實為特點,以解決一線并購律師在實務中遇到的具體問題為目標,因此本書適合從事公司并購業務實務工作的相關法律界人士參考。

編輯推薦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閱讀百案,如經百戰。100個公司并購案例,讓您快速獲得并購法律實戰經驗!

作者簡介

唐青林,男,北京安理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北京市律師協會公司法專業委員會委員。較高人民法院訴訟服務特邀監督咨詢員。中國民建會員,民建北京朝陽區參政議政專委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法學碩士學位。1999年開始從事法律工作。曾多起在較高人民法院申請的疑難復雜案件并成功獲得勝訴。專業論文曾發表在較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指導與參考》。在公司法領域辦理了大量訴訟案件或項目,在中國法制出版社主編出版了《公司訴訟法律實務精解與百案評析》《公司并購法律實務精解與百案評析》《企業糾紛法律實務精解與百案評析》。在商業秘密法律領域辦理了大量疑難復雜案件,并出版了《商業秘密法律精解與百案評析》《商業秘密百案評析與企業保密體系建設指南》。受邀在清華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國家開發投資公司等高校或巨型企業講授《公司控制權法律實務》《企業并購法律法規及律師實戰操作》《企業商業秘密法律保護實務》等。

吳婷芳,女,湖北咸寧人,就職于較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獲得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民商法博士學位、碩士學位、法國巴黎第二大學碩士學位、廈門大學法學學士學位。對公司并購領域法律有非常濃厚的興趣,對該領域有較深入的研究。

目錄

及時章股權確認糾紛案例

1職工通過職工持股會對公司出資,能否直接確認為公司的股東

——葉某與北京TCD水務建設有限公司股東資格確認糾紛上訴案

2以“股金”形式向某某公司交納投資款,但未工商登記,屬股權還是債權

——鄭某1與衢州市某某農資有限公司股東資格確認糾紛上訴案

3投資款收據中的投資對象與落款蓋章的主體不一致的,如何確定投資對象?

——桂東縣XK電業有限公司與黃某股東資格確認糾紛上訴案

4以犯罪所得財產出資的股東資格的確認

——上海PL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訴馬某股東資格確認糾紛案

5一股二賣,股權歸屬于先買者還是登記者

——安徽YL機電有限責任公司與鄭某1股權轉讓糾紛上訴案

6無處分權人向善意第三人轉讓他人股權,第三人能否取得股權

——崔某、俞某與被上訴人無錫市RY置業有限公司、燕某1、黃某、杜某、李某(以下簡稱燕某1等四人)及孫某、王某、蔣某、尤某、忻某(以下簡稱孫某等五人)股權轉讓合同糾紛案

7股東采用股權出資是否合法

——昆明市WYJ聯合服務公司訴云南XP航空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資格確認糾紛案

8股東的技術須履行哪些手續后才轉為技術股權

——李某與伍某1技術股權轉讓合同糾紛上訴案

9股東資格何時取得,股權轉讓合同生效時還是變更登記后

——三門峽XY物貿有限公司與河南澠池ZM鋁電實業有限公司等股權轉讓糾紛上訴案

10隱名股東身份的認定

——王某與嘉善CT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股權轉讓糾紛上訴案

11有限責任公司股東沒有實際出資能否確認為掛名股東

——王某等與北京HYSS葡萄酒有限公司等股權轉讓糾紛上訴案

12有限責任公司非貨幣出資的確認

——田某、肖某與鄭某1、俞某1等股東出資糾紛案

第二章股權轉讓主體要件糾紛案例

13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重大決定可以由董事獨立作出,還是應由股東以特定的形式作出

——CH有限公司(SUCCESS HOPE LIMITED)訴LH房地產公司(DRAGON LAKE PROPERTY CORP)等股權轉讓糾紛案

14掛名股東的認定及其法律責任

——胡某與沈某股權轉讓糾紛再審案

15國資委能否代替其投資公司請求支付股權轉讓款

——江陰CJ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與蕪湖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股權轉讓糾紛上訴案

16隱名股東股權轉讓適用公司法關于股權轉讓的規定還是適用債權轉讓的規定

——李某與江某股權轉讓合同糾紛上訴案

17法人股東轉讓股權是否應經其股東會決議通過

——馬某與深圳市SC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股權轉讓合同糾紛上訴案

18夫妻二人共同設立公司,夫或妻名下的股份是否屬于夫妻共同共有財產?夫妻股權轉讓中的表見

——彭某與梁某、王某山、河北JHA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股權轉讓侵權糾紛案

19公司股東起訴解散公司的條件

——安徽HY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解散糾紛案

20夫妻一方未經另一方同意,轉讓婚后所得股權是否有效

——汪某等與陳某確認股權轉讓協議無效糾紛上訴案

21隱名股東與公司股東簽訂退股協議書,是否視為股權轉讓

——楊某與區某等股權轉讓糾紛上訴案

第三章公司股權轉讓效力糾紛案例

22有限責任公司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未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效力如何

——程某與李某股權轉讓糾紛上訴案

23有限責任公司股東的優先購買權

——陳某與上海HP置業有限公司股權轉讓合同糾紛上訴案

24企業變更資產產權時經批準可以轉讓采礦權,未辦理批準手續的效力

——梁某與張某股權轉讓糾紛上訴案

25股東優先購買權是否適用于股東內部互相轉讓股權的情形

——羅某與黃某等股權轉讓合同糾紛上訴案

26侵犯優先購買權的股權轉讓協議的效力

——高某、巢某與曹某、楊某等股權轉讓糾紛申請再審案

27法律是否允許有限責任公司回購發起人股東股份

——葉某訴沛縣ST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股權轉讓案

28優先購買權股東請求行使優先購買權,是否導致股權轉讓協議履行不能

——鎮江HJ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訴儀征HX房地產開發公司和袁某股權轉讓案

29股份有限公司章程限制股份轉讓的規定是否有效

——常州BHDL股份有限公司訴常州市XH信息咨詢有限公司等股權轉讓糾紛案

第四章外商投資企業股權轉讓效力糾紛案例

30外資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設立外商投資企業未經審批機關批準,股權轉讓合同的效力

——北京ZQL貿易有限公司與JS投資國際有限公司股權轉讓合同糾紛上訴案

31中外合資經營企業股權轉讓應辦理審批手續,未辦理審批手續的股權轉讓協議的效力

——黃某訴紹興ZXSC發展有限公司等股權轉讓合同糾紛案

32中外合作經營企業股權轉讓未經審批,股權轉讓協議是無效還是未生效

——廣州市XY房地產股份有限公司與廣東ZDZX投資策劃有限公司、廣州YX房產有限公司、中國投資集團國際理財有限公司股權轉讓糾紛案

33股權轉讓合同及其附屬合同的關系?中外合資經營企業股權轉讓合同未經審批導致無效的法律后果

——海南省QH絲綢廠與海南ZC實業貿易總公司等股權轉讓合同糾紛案

34外資企業股權轉讓合同約定支付轉讓款后才辦理報批手續,受讓方不支付,轉讓方可否解除合同

——蔡某鏡與蔡某榮股權轉讓糾紛上訴案

35境外投資者未向外資企業投入資金,其轉讓股權行為的效力

——GY(集團)公司轉讓并無實際出資的股權請求受讓人新疆HJ有限責任公司、香港YG集團有限公司支付股權轉讓金案

36外商當事人簽訂兩份股權轉讓合同的,是否以經過審批的合同為準

——高某與陳某股權轉讓糾紛上訴案

37外資企業股權轉讓未報審批,是相對人自己報批、解除合同還是承擔締約過失責任

——何某訴陳某等股權轉讓糾紛案

38外資企業股權轉讓合同審批的實質

——RM道路建設有限公司與TMS建材(中國)有限公司股權轉讓糾紛上訴案

39中外合資經營企業變更股權轉讓協議是否須經審批才生效

——陜西JQL藥業有限公司與珠海國家高新區JD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股權轉讓、受讓合同糾紛上訴案

40中外合資經營企業股權轉讓是否須經董事會一致通過

——上海WX實業有限公司與日本JT紙工業株式會社股權轉讓合同糾紛上訴案

41外商投資企業股權轉讓協議未經行政機關批準,股權轉讓協議的效力

——武漢BD投資有限公司與香港CH實業有限公司等股權轉讓糾紛案

42補充協議對股權轉讓約定內容作部分變更,是否以補充協議為準

——周某與林某股權轉讓侵權糾紛上訴案

43中外合資經營企業股權轉讓協議中的報批義務

——德清縣HC園藝制品有限公司與浙江HQ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等股權轉讓糾紛上訴案

44未經審批的外商投資企業股權轉讓協議的效力

——謝某等與李某股權轉讓糾紛上訴案

45中外合資經營企業股東對外轉讓股權時,侵犯其他股東優先購買權的股權轉讓協議的效力

——SM控股有限公司訴青島DYBH商店等股權轉讓糾紛案

46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對外轉讓股權必須經審批機構審批,未經審批的合同效力

——WK發展有限公司與天津YT生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股權轉讓合同糾紛上訴案

47境外投資者作為股權受讓方參與簽訂的境內公司股權轉讓合同,未經審批合同是否有效

——晏某與丁某股權轉讓糾紛上訴案

48中外合資經營企業股權轉讓合同經批準后生效

——新加坡JB發展有限公司與香港JY地產有限公司等單位股權轉讓糾紛案

第五章特殊企業股權轉讓效力糾紛案例

49未經合伙企業全體合伙人授權,簽訂財產份額轉讓協議的效力

——吳某與云龍縣功果村MGC金礦股權轉讓糾紛上訴案

50企業國有產權轉讓未辦理審批并進入產權交易機構交易,轉讓的效力如何

——BFT投資有限公司訴上海ZLS投資建設有限公司股權轉讓糾紛案

51未經資產評估轉讓國有股權是否有效

——重慶市JS投資公司等與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等股權轉讓糾紛案

52股份合作制企業的權力機關是職工股東大會,向非在職職工轉讓股權的協議的效力

——陳某訴江蘇江陰市SYXS有限公司履行股權轉讓合同案

第六章股權轉讓中登記的效力糾紛案例

53抵押擔保合同與抵押權生效的要件

——上海SS城市發展投資有限公司與大理鳳凰HJ開發有限公司股權轉讓糾紛上訴案

54股權轉讓合同生效后公司內部股東登記和外部工商登記的不同效力

——上海WM公司訴黃某等股權轉讓協議簽訂后未辦理股東變更工商登記要求返還轉讓款案

55未辦理工商變更登記是否影響股權轉讓協議的效力

——青島GH建筑安裝有限公司與譚某股東出資糾紛上訴案

56股權變更登記是否影響股權轉讓協議的效力

——余某與上海SSJJ管理有限公司等股權轉讓合同糾紛上訴案

第七章股權轉讓其他影響效力因素糾紛案例

57非依法發行的證券能否買賣

——北京ZBTD電信技術有限公司等與李某等股權轉讓合同糾紛上訴案

58股權轉讓合同的標的能否是目標公司的資產

——念某與楊某等股權轉讓糾紛上訴案

59影響股權轉讓合同效力的要素

——上海TD創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與HS集團有限公司股權轉讓糾紛上訴案

60附生效條件的合同效力不因非生效條件內容的履行而產生變化,而依據生效條件是否成就確定

——陜西貿易發展有限公司與陜西HA企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轉讓協議糾紛上訴案

61合同條款顯失公平的認定條件

——清源CS焦化廠、劉某與梁某股權轉讓協議糾紛案

62沒有權其他股東簽訂股權轉讓協議的效力

——舒某與李某股權轉讓糾紛上訴案

63附生效條件的股權轉讓合同的效力

——王某與馬某股權轉讓合同糾紛上訴案

64股權轉讓協議“先決條件”的性質與協議效力的確定

——中國XBGJ控股公司與高某股權轉讓糾紛上訴案

65瑕疵出資股權轉讓合同效力的認定

——張某與蘇某股權轉讓糾紛上訴案

66股權已設定質押,股權轉讓時能否以此否定股權轉讓協議的效力

——張某與朱某股權轉讓糾紛上訴案

67發起人在股票禁售期內簽訂合同約定在禁售期后轉讓股票是否有效

——張某訴王某股權轉讓合同糾紛案

68惡意串通,損害第三人權益的股權轉讓合同的效力

——楊某與和某股權轉讓糾紛上訴案

69經授權辦理的股權轉讓協議是否有效

——沈某等與薛某股權轉讓糾紛上訴案

第八章股權轉讓合同履行糾紛案例

70不安抗辯權與先履行抗辯權的適用條件和行使主體的不同

——北京SLJY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等與鄭某等股權轉讓合同糾紛上訴案

71當事人約定違約金過高是否可以請求以實際損失為基礎適當減少

——陳某與朱某股權轉讓合同糾紛上訴案

72股權轉讓合同價款不明不影響轉讓合同的效力,當事人能否補充約定

——程某與邱某股權轉讓糾紛上訴案

73股權轉讓協議中權利義務的確定及其履行

——GD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等與孫某股權轉讓合同糾紛上訴案

74合同約定的某日期之前履行是否包括該日期當天履行?

——魏某與李某股權轉讓糾紛上訴案

75股權轉讓協議履行過程中,一方當事人單方終止合同是否違約

——ZS股份有限公司與湖南HD汽車機電銷售公司股權轉讓糾紛案

76合同履行中先履行抗辯權的成立要件

——朱某與趙某股權轉讓糾紛上訴案

77不安抗辯權行使的條件

——肖某與中國JA信用擔保有限公司股權轉讓合同糾紛上訴案

78股權轉讓中,先履行抗辯權的行使條件

——上海YY實業有限公司與臺州HT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等股權轉讓侵權糾紛上訴案

79簽訂無償股權轉讓協議,當事人是否有權要求支付對價

——HN公司等訴祝某春、HY公司、祝某安股權轉讓糾紛上訴案

第九章股權轉讓合同的變更、撤銷、解除糾紛案例

80合同欺詐與動機誤解的區別以及兩者的撤銷權

——廣東HH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與北京RZ中醫藥科技發展中心一般股權轉讓侵權糾紛案

81合同中約定仲裁條款的約束力

——澳門NG(集團)有限公司與香港DJ發展有限公司股權轉讓糾紛案

82合同法定解除權以及能否解除部分合同條款

——董某與朱某、李某股權轉讓合同糾紛上訴案

83股權變更≠股權變更登記;無催告情形下合同解除權的消滅

——北京BLD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與上海PZW投資有限公司等股權轉讓糾紛上訴案

84合同變更和承擔違約責任違反的合同義務不同;變更權適用除斥期間還是訴訟時效

——北京HYJD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等與北京CX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股權轉讓合同糾紛上訴案

85合同變更、合同轉讓、合同更新還是兩個獨立的合同

——黃某與楊某等股權轉讓合同糾紛上訴案

86股權轉讓意向協議履行不適當導致協議目的落空造成根本違約的責任

——上海WG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等與上海BA醫學科技有限公司股權轉讓合同糾紛上訴案

87股權轉讓合同欺詐行為的認定

——張某訴王某股權轉讓合同糾紛案

88約定解除權的行使條件

——QH鋁型材廠訴TR縣國有資產管理局股權轉讓合同案

第十章管轄糾紛案例

89合同爭議案件管轄權的確定

——曹某與汪某股權轉讓合同糾紛管轄權爭議糾紛再審案

90第三人能否提起合同無效的確認之訴,確認之訴是否適用訴訟時效

——郭某與泉州JDLD機械有限公司等股權轉讓合同糾紛上訴案

91涉訴金額對級別管轄的影響

——成都市RX食品飲料有限公司等與四川XD建設投資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等股權轉讓合同糾紛案

92股權轉讓一方公司注冊登記地在國外,管轄法院如何確定

——XY有限公司與金華市JX基礎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股權轉讓合同糾紛管轄權異議案

93對行政確認行為不服能否提起民事訴訟

——河南省ZY不動產總公司與海南HT國際信托投資公司股權轉讓合同價款糾紛案

94涉港案件內地法院確定管轄的基本原則

——HH物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等與HM(集團)有限公司股權轉讓協議糾紛管轄權異議案

95判斷級別管轄的標準,以起訴前為準還是起訴后為準

——山西JN電力開發有限公司與山西HSJ保齡球娛樂有限公司股權轉讓合同欠款糾紛上訴案

96非排他性管轄是否構成約定管轄法院的管轄

——王某、BS發展有限公司等與野村集富果DR投資基金等股權轉讓合同侵權糾紛案

97合伙人企業出資份額轉讓協議一方當事人遲延履行合同主要義務構成違約,另一方當事人解除協議的法律效力

——田某與高某等股權轉讓糾紛上訴案

98合同同時約定爭議解決辦法為仲裁和訴訟的效力

——FAST公司等與朱某股權轉讓糾紛上訴案

99股權轉讓協議管轄能否違反專屬管轄和級別管轄

——香港GY投資有限公司與CX置業有限公司股權轉讓、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上訴案

100如何確定涉港股權轉讓案件的法律適用

——黃某明、林某、黃某崢訴王某、李某股權轉讓和合作投資糾紛抗訴案

在線預覽

6無處分權人向善意第三人轉讓他人股權,第三人能否取得股權

——崔某、俞某與被上訴人無錫市RY置業有限公司、燕某1、黃某、杜某、李某(以下簡稱燕某1等四人)及孫某、王某、蔣某、尤某、忻某(以下簡稱孫某等五人)股權轉讓合同糾紛案

我國物權法規定了動產和不動產的善意取得制度,《公司法》司法解釋三第二十七條規定股權準用物權法的善意取得制度,從而為股權的善意取得提供了法律依據。但是,股權的善意取得是準用動產的善意取得還是不動產的善意取得呢?動產和不動產的善意取得兩者關于“善意”的要求不同,且在適用上是否引入“誘因原則”不同,因此,認清股權的法律屬性及其準用規則是非常重要的,而這首先要弄清動產和不動產善意取得制度兩者差別的基礎。筆者認為,股權適用不動產的善意取得制度比較合適。

 案情簡介

上訴人崔某、俞某與被上訴人無錫市RY置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RY公司)、燕某1、黃某、杜某、李某(以下簡稱燕某1等四人)及孫某、王某、蔣某、尤某、忻某(以下簡稱孫某等五人)股權轉讓合同糾紛一案,原審法院查明:2002年7月,RY公司取得無錫市RHDS房地產開發項目。2003年4月,RY公司與崔某、俞某就設立項目公司共同開發建設RHDS項目簽訂一份《股東投資協議》。2003年5月12日,依據《股東投資協議》三方共同出資成立了無錫市RYSJ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世紀公司),注冊資本為500萬元。其中崔某出資270萬元占54%股份,RY公司出資200萬元占40%股份,俞某出資30萬元占6%股份。

2003年9月25日,RY公司、燕某1等四人與崔某、俞某分別簽訂一份《股東會決議》及五份《股權轉讓協議》,分別按14%、10%、10%、10%、10%的比例受讓崔某在世紀公司54%的股權,RY公司同時還受讓了俞某6%的股權,并到江蘇省無錫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辦理了相應的工商變更登記手續。

2003年12月17日,RY公司、燕某1等四人與孫某等五人分別簽訂了五份《股權轉讓協議》,約定RY公司、燕某1等四人將其在世紀公司的股份轉讓給孫某等五人。同日,RY公司、燕某1等四人與孫某等五人及無錫市SZ建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SZ公司)三方又共同簽訂一份《補充協議》,約定RY公司、燕某1等四人將世紀公司總計80%的股權分別轉讓給孫某等五人,轉讓款為4000萬元,付款義務由SZ公司代為履行。在簽訂協議前,孫某等到工商管理部門核實,RY公司、燕某1等四人確實擁有世紀公司全部股份。同年12月29日,合同當事人辦理了工商變更登記手續,SZ公司支付了股份轉讓的部分對價。

2004年3月9日,崔某、俞某得知其二人的股權被轉讓,認為《股東會決議》《股權轉讓協議》上的簽名不是本人書寫,而是他人假冒。遂于同年3月18日、23日分別向江蘇省無錫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提出申請,請求撤銷股東變更登記,并恢復原登記事項。江蘇省無錫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受理了申請,并委托江蘇省無錫市人民檢察院進行筆跡鑒定,鑒定結論為2003年9月25日《股權轉讓協議》、《股東會決議》中崔某、俞某的簽名不是由本人簽署,而是他人模仿。

2004年9月,崔某、俞某向無錫市崇安區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要求撤銷工商局變更登記的行政行為并且要求恢復原登記事項。

2004年12月27日,RY公司與錫山市DR建筑安裝工程實業有限公司發生民事糾紛,江蘇省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以(2004)錫執字第239-1號民事裁定書裁定RY公司在世紀公司的20%股權歸無錫市TC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所有。

一審另查明:孫某等五人認為,崔某、俞某將股權轉給RY公司、燕某1等四人是其真實意思表示,并且已經實際履行完畢,因此RY公司、燕某1等四人對本案所爭議的股權有處分權。孫某等五人向該院提供五份相關證據。孫某等五人提出:在RY公司、燕某1等四人將股權轉讓給孫某等五人之后的2003年12月26日及31日,崔某直接從RY公司處取得股權轉讓款400萬元,證明崔某、俞某是明知股權轉讓事實且不持異議。

2004年12月,RY公司、燕某1等四人向原審法院提起訴訟,以其對出讓股份沒有處分權為由,要求確認其與孫某等五人之間簽訂的《股權轉讓協議》及《補充協議》無效,恢復原股東崔某、俞某的股東身份,并且確認世紀公司與SZ公司簽訂的《合作開發經營房地產合同》無效,恢復世紀公司對RHDS項目的所有權,由孫某等五人賠償其損失1000萬元并承擔本案訴訟費用。此后,RY公司、燕某1等四人向該院申請撤訴,后以崔某、俞某為原告,以RY公司、燕某1等四人為被告,以孫某等五人為第三人的案件繼續審理。

一審法院經審理認為:(1)孫某等五人主張RY公司、燕某1等四人對本案爭議的股權享有處分權事實依據不充分,不予采信。崔某出具給燕某2的回函,只能證明雙方曾經就股權轉讓事宜進行過協商,并不能表明崔某已經同意股權轉讓。崔某接受RY公司的匯款400萬元,由于匯款沒有注明用途,不能據此推定匯款是股權轉讓款。崔某、俞某轉讓股權的《股東會決議》以及《股權轉讓協議》,均非本人簽名,其不是崔某、俞某的真實意思表示。(2)孫某等五人受讓RY公司、燕某1等四人的股權可以適用善意取得制度,涉及的《股權轉讓協議》應當認定有效。理由:及時,孫某等五人在股權轉讓前,孫某等五人到工商管理部門調查,其已盡到謹慎注意義務。同時,工商行政部門的登記具有公信力,公示性最強,從權利外觀而言,孫某等五人有理由相信本案爭議股權的所有人就是RY公司、燕某1等四人。另外,公司內部糾紛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第二,孫某等五人通過交換取得股權,支付了合理對價。第三,孫某等五人在工商部門辦理了相關股權變更手續,此后又實際行使股東權利。崔某、俞某提出,善意取得制度僅在共同共有的情況下才能適用,并且股權不是動產,又沒有被無處分權人合法占有,不能適用善意取得制度,該院認為其理由不能成立。

崔某、俞某提起上訴稱:(1)本案不能適用善意取得制度。(2)原審判決查明崔某、俞某與RY公司、燕某1等四人之間的《股權轉讓協議》以及相應的《股東會決議》不成立,對雙方均沒有約束力,故世紀公司60%的股權至今仍然屬于崔某、俞某等。

被上訴人RY公司、燕某1等四人庭審質證時口頭答辯認為,RY公司、燕某1等四人與崔某、俞某之間的股權轉讓,不是崔某、俞某的真實意思表示,依法應屬無效。RY公司、燕某1等四人將非法受讓后的世紀公司的股份轉讓給孫某等五人,是基于及時次無效股權轉讓而發生的,不具備合法有效的前提條件,屬無權處分,第二次股權轉讓依法也應屬無效。同時該次轉讓的補充協議違反了法律強制性的規定,也應屬無效,本案不應適用第三人善意取得制度。

被上訴人孫某等五人庭審質證時口頭答辯認為,RY公司、燕某1等四人受讓崔某、俞某股權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崔某、俞某對出讓股權是明知和認可且實際接受履行的,故RY公司、燕某1等四人對所涉爭議股權享有處分權。如果RY公司、燕某1等四人對所涉爭議股權無處分權,由于孫某等五人在股權轉讓中,早已超額支付了股權轉讓款,實際完成了國家的法定登記變更注冊等手續,確屬有償且高價善意合法取得,適用善意取得制度。

二審法院對一審法院查明的事實予以確認。

本案當事人之間爭議的焦點是:孫某等五人受讓RY公司、燕某1等四人在世紀公司的股權,能否適用善意取得制度的問題。

根據本案一、二審查明的事實,RY公司、燕某1等四人與孫某等五人簽訂的《股權轉讓協議》,因RY公司、燕某1等四人并非股權所有人,該協議處分的部分股權,應屬于崔某、俞某所有,而崔某、俞某并不追認RY公司、燕某1等四人的股權轉讓行為,根據《合同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上述《股權轉讓協議》屬于無權處分他人財產的合同。從上述事實可以看出,孫某等五人受讓股權是基于RY公司、燕某1等四人的無權處分行為。

隨著我國《物權法》的頒布施行,對所有權善意取得制度適用于動產和不動產已經予以明確。股權不屬于動產或者不動產,但卻是具有特殊性質的財產形式。股權亦是以登記為其公示形式,其權利取得及變動原則與不動產物權基本相同,因此,在股權轉讓中適用善意取得制度,與不動產的善意取得有著相同的法律依據。二審法院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 專家點評

本案中RY公司、燕某1等四人與崔某、俞某之間的股權轉讓,不是崔某、俞某的真實意思表示,依法應屬無效。RY公司、燕某1等四人將非法受讓后的世紀公司的股份轉讓給孫某等五人,是基于及時次無效股權轉讓而發生的,不具備合法有效的前提條件,屬無權處分。關鍵在于本案是否適用第三人善意取得制度。

物權法》及時百零六條規定了動產和不動產的善意取得制度,但是股權并不屬于動產或不動產,不能直接適用此規定。但是,《較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三)》規定了“一股二賣”中的股權準用物權法及時百零六條的善意取得制度。但是,具體適用動產的還是不動產的善意取得并未做具體說明。而這兩者的適用又是有很大差別的。

動產和不動產的善意取得制度的差別:1動產以占有為公示方法,不動產以登記為公示方法。故兩者在轉讓的公式方法上要求不同。 2動產善意取得制度中對善意的要求較高,判斷取得善意與否時應考慮其有無重大過失。而對于不動產的取得人而言,真實權利人不能證明取得人知道登記簿的記載錯誤或登記簿已有異議登記,那么就應當認為是善意的。此種差別的原因在于法律對交易中的第三人就占有動產的狀態的信賴提供的保護是有限制的,而交易中的第三人對登記簿的信賴受到法律更有力的保護,交易中的第三人可以信賴登記簿的記載。理論基礎是不動產登記簿作為權利表征的效力要強于占有。3動產善意取得制度中引用了“誘因原則”,即占有的推定效力不適用于非基于其意思而喪失的前占有人。

由《公司法》第三十二條對于股權變更的登記規定可以看出股權變更登記屬登記對抗主義,不登記不得對抗第三人,即登記具有對第三人的公示效力。這種效力類似于不動產登記的公示效力,股權變更登記的公信力也由此而生。因此,股權善意取得制度準用不動產善意取得制度。

此案中,RY公司、燕某1等四人將世紀公司的股份轉讓給孫某等五人,符合不動產善意取得的條件,法律賦予登記極高的公信力。不能因為RY公司的作假行為和崔某、俞某兩人的不知情而否定這種公信力,即不適用動產善意取得制度的誘因原則。這不僅有理論依據而且有法律依據。因為《公司法》司法解釋只規定準用《物權法》及時百零六條,并未說可以準用包括動產善意取得制度中誘因原則等其他條款。至于崔某、俞某兩人的權益因此受到損害可以采取其他的救濟途徑,主張由RY公司、燕某1等四人民事賠償或是承擔刑事責任,但是不能取得股權。

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三十二條第三款公司應當將股東的姓名或者名稱向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登記事項發生變更的,應辦理變更登記。未經登記或者變更登記的,不得對抗第三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

第三十四條及時款有限責任公司變更股東的,應當自變更之日起30日內申請變更登記,并應當提交新股東的主體資格證明或者自然人身份證明。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三)》

第二十七條股權轉讓后尚未向公司登記機關辦理變更登記,原股東將仍登記于其名下的股權轉讓、質押或者以其他方式處分,受讓股東以其對于股權享有實際權利為由,請求認定處分股權行為無效的,人民法院可以參照物權法及時百零六條的規定處理。

原股東處分股權造成受讓股東損失,受讓股東請求原股東承擔賠償責任、對于未及時辦理變更登記有過錯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或者實際控制人承擔相應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受讓股東對于未及時辦理變更登記也有過錯的,可以適當減輕上述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或者實際控制人的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及時百零六條無處分權人將不動產或者動產轉讓給受讓人的,所有權人有權追回;除法律另有規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讓人取得該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

一)受讓人受讓該不動產或者動產時是善意的;

二)以合理的價格轉讓;

三)轉讓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登記的已經登記,不需要登記的已經交付給受讓人。

受讓人依照前款規定取得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的,原所有權人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請求賠償損失。

當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權的,參照前兩款規定。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