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集并整理了人民法院審理的2002~2013年公開披露的近1000多個委托理財糾紛案件,從中選擇了700多個經典案件,以突出指導意義和性,并依照委托理財合同糾紛生成的邏輯體系,從委托理財的法律特征、委托人、受托人、委托理財合同的成立、效力、違約責任、賠償責任承擔、舉證責任、擔保以及管轄權等,總結出一整套當前我國人民法院在委托理財案中的司法審判規則。因此,本書既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又有較深的理論水平;既能滿足受托人如商業銀行、證券公司等專業受托人合理設計委托理財合同條款,有效規避法律風險,也有利于司法實務的人士獲得有益的參考、指引和幫助。
上冊
及時章委托理財合同糾紛的基本特征
1.1委托理財的概念
1.1.1何謂委托理財?
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中國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與上海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委托理財合同糾紛案"一審民事判決書(2009年2月12日)
1.1.2委托理財糾紛是否屬于證券法調整的范圍?
江西省南昌市中級人民法院"南昌市福利彩票中心訴德恒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委托合同案"一審民事判決書(2004年7月19日)
1.2委托理財合同糾紛的法律特征
1.2.1金融類委托理財合同具有哪些法律特征?
北京市及時中級人民法院 "李震與北京中天意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民間委托理財合同糾紛案" 二審民事判決書(2012年5月11日 )
1.2.2名為委托理財合同實為借款合同的協議具有什么法律特征?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人民法院"李軍華訴金永勝債權糾紛案"一審民事判決書(2010年9月16日)
1.2.3在何種情形下,委托理財合同可以被認定為無償委托合同?
上海市閔行區人民法院"張某與袁某委托理財合同糾紛案"一審民事判決書(2009年2月27日)
1.3委托理財合同與借款合同
1.3.1借款合同與委托理財合同有什么區別?
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楊大林與大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廣中西路證券營業部、童玲玲委托理財合同糾紛案"二審民事判決書(2004年6月23日)
1.3.2如委托理財合同約定,委托人不承擔任何交易風險,但享有到期收取固定收益的權利,則該合同是否屬于借款合同?
較高人民法院"河北省勞動訴社會保障廳與亞洲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委托理財合同糾紛案"再審民事判決書 (2007年)
1.3.3沒有明確投資范圍的理財合同是否屬于借款合同?
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劉慶陽等與方永宏等委托理財合同糾紛案"二審民事判決書(2010年6月4日)
1.3.4委托投資管理合同沒有明確規定委托理財范圍的,能否成立名為委托理財,實為借貸關系?
上海市及時中級人民法院"上海長江計算機有限公司訴恒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等借款合同糾紛案"一審民事判決書(2008年12月22日)
1.3.5在《借款協議》中約定"貸方不可以對借貸資金獨立支配和使用"的情形下,該協議是借款協議還是委托理財協議?
北京市及時中級人民法院"朱文孟與王鳳娟委托理財合同糾紛案"二審民事判決書(2012年12月18日)
1.3.6投資咨詢服務協議中約定服務提供方負責保管投資賬戶的交易密碼及資金調撥的,該協議是否屬于委托理財協議?
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劉萍與北京中恒匯通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委托理財合同糾紛案"一審民事判決書(2012年9月17日)
1.3.7委托理財協議如規定,無論盈虧,受托人均保障在委托資產的本金不受損失之外,保障給付委托人約定利息,則該協議是否屬于民間借貸協議?
上海市及時中級人民法院"單福根與李菊娣民間委托理財合同糾紛案"二審民事判決書(2012年7月24日)
1.3.8以委托理財為表現形式的無效融資關系與合伙型委托理財關系有何差異?
上海市及時中級人民法院"金毅、張艷與中國銀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金融委托理財合同糾紛案"二審民事判決書(2012年1月29日)
1.3.9當事人既簽訂委托理財合同,又簽訂借款合同,如何確定當事人實際履行合同的法律性質?
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沈陽凱聯物資有限公司訴中誠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西藏金珠(集團)有限公司企業之間借款糾紛案"一審民事判決書(2006年6月17日)
1.3.10無法定理財資格的受托人保障給予固定利息回報,是否屬于企業非法借貸?
較高人民法院"泰陽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訴海南洋蒲華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單位資產管理委托合同糾紛案"二審民事判決書(2005年)
1.3.11受托人并不具有委托理財和融資性擔保業務資質,且委托理財協議訂有保底條款,該協議屬于無效委托理財協議還是屬于由金融機構承擔風險的企業間違法借貸協議?
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廣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訴上海今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委托理財合同糾紛案"再審民事判決書(2008年10月30日)
1.3.12對受托人而言,有保底條款的委托理財合同是否就是變相的借款合同?
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天元控股有限公司與中國銀河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上海曲陽路證券營業部委托理財合同糾紛上訴案"二審民事判決書(2005年8月23日)
1.3.13依據資產管理協議中約定的保底條款,委托理財行為是否符合借貸法律特征?
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上海海欣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與上海海欣企業發展有限公司、河北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上海九江路證券營業部委托理財合同糾紛案"一審民事判決書(2002年9月11日)
1.4委托理財合同與債權關系
1.4.1基于雙方之間委托理財關系而隨之產生債的法律關系與金融類委托理財合同有何差異?
北京市及時中級人民法院 "李震與北京中天意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民間委托理財合同糾紛案" 二審民事判決書(2012年5月11日 )
1.4.2在委托理財協議無效的情形下,因受托人沒有履行其出具欠條中的還款義務的,雙方當事人之間是委托理財合同糾紛還是債權糾紛?
北京市及時中級人民法院"首信融創(北京)投資顧問有限公司與湯玉湘債權糾紛案"二審民事判決書(2010年12月20日)
1.4.3委托理財合同項下的收益能否通過欠條形式轉化為債權債務關系?
廣東省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李澤明訴鄧順海欠款糾紛案"二審民事判決書(2006年)
1.4.4委托理財合同的效力是否影響欠款憑證的效力?
北京市石景山區人民法院"孫立君與賴東京合同糾紛案"一審民事判決書(2009年10月31日)
1.4.5受托人可否通過契約形式將侵權之債轉化為契約之債?
上海市及時中級人民法院"中海信托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訴健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漕東支路證券營業部等證券交易糾紛案"一審民事判決書(2004年10月27日)
1.4.6受托人的客戶經理保障對受托人應向委托人返還的本金承擔連帶還款責任,是否屬債務加入?
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法院"某基金會訴趙某委托理財合同糾紛案"一審民事判決書(2012年3月15日)
1.4.7在委托理財協議履行完畢后,受托人的法定代表人個人出具自愿承擔還款責任的借條,事后其是否能再主張系職務行為?
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譚和平與李志祥民間借貸糾紛案"二審民事判決書(2012年12月29日)
1.5委托理財合同與變相吸收公眾存款
1.5.1受托人在實際履行委托理財合同過程中沒有依照合同約定的投資范圍從事理財業務,而僅保障保底和支付固定收益,是否構成變相吸收公眾存款?
上海市及時中級人民法院"樂雙仙、浙商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上海長寧路證券營業部與被上訴人浙商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委托理財合同糾紛案"二審民事判決書(2009年9月17日)
1.5.2投資理財協議在履行過程中,在何等情形下將演變成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的行為?
上海市及時中級人民法院"奚家英、浙商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上海長寧路證券營業部委托理財合同糾紛案"二審民事判決書(2009年9月1日)
1.5.3無法定理財經營資質的受托人,其受托管理委托資金的行為是否是非法融資?
上海市及時中級人民法院"光大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烏魯木齊解放北路證券營業部訴上海天瑞投資有限公司等委托理財合同糾紛案"一審民事判決書(2004年3月25日)
1.6委托理財合同與合作投資合同
1.6.1委托理財關系與合作投資關系有什么區別?
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許美珍訴顧中臺民間委托理財合同糾紛案"二審民事判決書(2011年10月31日)
1.7國債托管合同與委托理財合同
1.7.1國債托管關系與委托理財關系有何差異?
上海市及時中級人民法院"甲公司等與丙公司委托理財合同糾紛案"二審民事判決書(2010年4月1日)
1.7.2國債托管關系與因委托理財合同引起的債權債務關系在受托人破產程序中有何差異?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黑龍江省牡丹江林區社會保險事業管理局與中國科技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委托合同糾紛案"二審民事判決書(2009年11月20日)
1.8證券交易合同與委托理財合同
1.8.1證券交易關系與委托理財關系有何差異?
上海市及時中級人民法院"東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與上海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閔行支行不當得利糾紛案"二審民事判決書(2010年1月13日)
1.8.2在委托理財關系中,證券登記結算機構與委托人是否具有直接的合同關系?
上海市及時中級人民法院"上海長江計算機有限公司訴恒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等借款合同糾紛案"一審民事判決書(2008年12月22日)
1.9委托理財合同與賬戶監管合同
1.9.1法人與證券公司營業部簽訂賬戶委托監控協議,該協議應當如何定性?
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北京嘉義典當有限責任公司訴國海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和平街證券營業部委托合同案"一審民事判決書(2005年6月20日)
1.10委托理財合同與聯營合同
1.10.1民間委托理財合同與聯營合同有何區別?
海南省海口市中級人民法院"戴愛與鄭楚璋民間委托理財合同糾紛上訴案 "二審民事判決書(2012年10月18日)
1.11代客境外理財合同與境外結構性理財產品合同
1.11.1投資于境外股票的代客境外理財產品與投資于境外結構性理財產品有何差異?
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周某訴某銀行有限公司上海分行委托理財合同糾紛案"一審民事判決書(2009年10月20日)
1.12居間合同與委托理財合同
1.12.1在居間合同與委托理財合同中受托人的權利與義務有何差異?
上海市松江區人民法院"鄭某與某公司委托理財合同糾紛案"一審民事判決書(2011年10月31日)
第二章委托人
2.1委托人的確定
2.1.1商業銀行是否可作為委托資金管理的委托人參與委托資金管理的活動?
較高人民法院"中國輕騎集團有限公司與華夏銀行濟南市高新支行、山東天源資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委托管理資金合同糾紛案"(2004年5月28日)
2.1.2在受托人轉委托的情形下,原委托人是否可以對轉受托人直接行使訴權?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人民法院"俞文清訴陳錸委托理財合同糾紛案"一審民事判決書( 2010年2月9日)
2.2委托人的知情權
2.2.1在銀信型信托理財合同糾紛中,委托人能否要求銀行向其出示并提供其與信托公司簽訂的全套信托文件?
浙江省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陳耀與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分行委托理財合同糾紛上訴案"二審民事判決書(2010年10月13日)
2.3委托人的合同解除權
2.3.1委托人能否訴請解除無效的委托理財合同?
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人民法院"陳志宏訴陳智海民間借貸糾紛案"一審民事判決書(2012年9月27 日)
2.3.2委托人是否可以隨時解除委托合同?
上海市及時中級人民法院"黃有望訴張俊芳委托合同糾紛案"二審民事判決書(2008年7月28日)
2.3.3委托理財合同約定了委托人與受托人規避風險的條件,是否就賦予了委托人單方終止合同的權利?
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鄭州傘花投資理財服務有限公司訴朱廣亞委托理財合同糾紛案"二審民事判決書(2012年3月8日)
2.3.4銀行委托理財合同未明確規定投資者可以提前贖回權的,委托人能否單方解除合同?
北京市及時中級人民法院"宋文洲訴渣打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北京中關村支行委托理財合同糾紛一案"二審民事判決書(2011年7月26日)
2.3.5在預約滾動理財模式下,在預約期內投資者沒有購買,是否表明投資者單方行使合同解除權?
上海市及時中級人民法院"湯金章因與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浦東支行委托理財合同糾紛案"二審民事判決書(2010年8月20日)
2.3.6在受托人擅自改變投資范圍的情形下,委托人能否行使解約權?
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上海浦北燃氣有限公司訴慶泰信托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委托理財合同糾紛案"一審民事判決書(2005年2月25日)
2.3.7在委托理財合同未到期時,委托人能否提前終止合同?
河南省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鄭州傘花投資理財服務有限公司與朱廣亞" 一審民事判決書(2011年)
2.4委托人的訴權資格
2.4.1委托人能否合并起訴受托人與居間人?
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宋雪與崔長庚委托合同糾紛案"一審民事判決書(2011年6月17日)
2.4.2委托人既非委托資金的所有人,又非委托理財合同的簽約人,其在發生理財糾紛時有無訴權?
上海市及時中級人民法院"光大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烏魯木齊解放北路證券營業部訴上海天瑞投資有限公司等委托理財合同糾紛案"一審民事判決書(2004年3月25日)
2.4.3在銀信型銀行委托理財產品糾紛案中投資者能否申請增加信托公司為共同被告?
上海市及時中級人民法院"孫光祥與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閔行支行委托理財合同糾紛上訴案"二審民事判決書(2010年2月21日)
2.4.4委托理財資金被客戶經理挪用后,投資者在理財產品到期后能否依據產品說明書所列收益率主張損害賠償?委托理財關系成立后,委托理財資金卻被客戶經理挪用,投資者是對銀行還是客戶經理主張權利?
常德市中級人民法院"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常德鼎城支行等與周靜委托理財合同糾紛"二審民事判決書(2010年8月20日)
2.4.5在出現借名委托人的情形下,委托資金的實際出資人能否對受托人直接行使訴權?
上海市及時中級人民法院"上海中科生龍達生物技術(集團)有限公司委托理財合同糾紛案"二審民事判決書(2009年11月17日)
2.4.6證券公司清算組是否對存管銀行私自扣劃的行為享有訴訟主體資格?
劉貴祥
(較高人民法院及時巡回法庭庭長)
2003年10月26日至28日,由最人民法院民二庭和中國證監會牽頭,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和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協辦,在江蘇省蘇州市西山賓館召開了有十五個高級法院和兩個中級法院有關審判人員參加的《關于審理金融市場上委托理財類合同糾紛案件的若干規定》的司法解釋起草工作第二次研討會,全國人大法工委、國務院法制辦、中國人民銀行、證監會、銀監會、保監會以及部分證券公司、期貨公司派員參加了會議,會議由我(當時是較高人民法院民二庭副庭長)主持。
那個時候所謂的"委托理財類合同糾紛案件"是指因委托人和受托人約定,委托人將其資金、證券等金融性資產委托給受托人,由受托人在證券、期貨等金融市場上從事股票、債券等金融工具的組合投資、管理活動所引發的合同糾紛案件。那個時候特別是2003年全國各地法院受理的委托理財類合同糾紛案件上升的幅度非常大。由于這類案件包含的法律關系較為復雜,各地法院普遍反映對該類合同的定性、合同效力的認定、合同中保底條款效力的認定、證券公司、期貨公司作為監管人的法律地位和法律責任等問題在實踐中難以把握。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內蒙古高級人民法院、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先后向本院請示,請求對這類案件的法律適用問題予以指導。較高人民法院民二庭經研究后認為,由于這類案件包含的法律關系較為復雜,涉案金額巨大、社會影響面廣,處理不慎很可能會給資本市場帶來負面影響,對法律適用問題需廣泛調研、慎重研究。為此,曾要求各地法院對受理的這類案件暫時中止審理。經較高人民法院院領導批準,于2003年年中正式立項著手起草審理這類案件的司法解釋,并確定由第六合議庭承辦。在那次會議上提交討論的是該司法解釋的第二稿。
與會同志經過認真討論,總的認為,由于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和司法解釋,委托理財類合同糾紛案件的審理工作難度非常大。人民法院審理這類案件,應當在查明事實、分清責任的基礎上,以《民法通則》、《合同法》、《證券法》、《信托法》等國家法律為基本依據,根據有關行政法規的基本原則,參照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等金融監管部門的有關規章的合理部分,妥善予以處理。司法解釋的起草既要依法保護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尤其是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又要衡平各方利益,避免給資本市場帶來負面影響,力求防范和化解金融機構的經營風險,維護和促進金融市場的穩定和發展。那個會議上大家討論了如下一些主要問題:
一、關于司法解釋的調整范圍。二、關于委托理財類合同糾紛案件的案由確定。三、關于委托理財合同的效力。四、關于保底條款的效力。五、關于證券公司、期貨公司作為監管人的地位和責任問題。六、對于監管人能否按合同約定進行強行平倉問題。(詳細的討論見附錄會議紀要。)
此后我們內部也多次召集開會,可惜該司法解釋雖幾易其稿,但最終仍未能出臺。 劉貴祥
(較高人民法院及時巡回法庭庭長)
2003年10月26日至28日,由最人民法院民二庭和中國證監會牽頭,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和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協辦,在江蘇省蘇州市西山賓館召開了有十五個高級法院和兩個中級法院有關審判人員參加的《關于審理金融市場上委托理財類合同糾紛案件的若干規定》的司法解釋起草工作第二次研討會,全國人大法工委、國務院法制辦、中國人民銀行、證監會、銀監會、保監會以及部分證券公司、期貨公司派員參加了會議,會議由我(當時是較高人民法院民二庭副庭長)主持。
那個時候所謂的"委托理財類合同糾紛案件"是指因委托人和受托人約定,委托人將其資金、證券等金融性資產委托給受托人,由受托人在證券、期貨等金融市場上從事股票、債券等金融工具的組合投資、管理活動所引發的合同糾紛案件。那個時候特別是2003年全國各地法院受理的委托理財類合同糾紛案件上升的幅度非常大。由于這類案件包含的法律關系較為復雜,各地法院普遍反映對該類合同的定性、合同效力的認定、合同中保底條款效力的認定、證券公司、期貨公司作為監管人的法律地位和法律責任等問題在實踐中難以把握。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內蒙古高級人民法院、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先后向本院請示,請求對這類案件的法律適用問題予以指導。較高人民法院民二庭經研究后認為,由于這類案件包含的法律關系較為復雜,涉案金額巨大、社會影響面廣,處理不慎很可能會給資本市場帶來負面影響,對法律適用問題需廣泛調研、慎重研究。為此,曾要求各地法院對受理的這類案件暫時中止審理。經較高人民法院院領導批準,于2003年年中正式立項著手起草審理這類案件的司法解釋,并確定由第六合議庭承辦。在那次會議上提交討論的是該司法解釋的第二稿。
與會同志經過認真討論,總的認為,由于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和司法解釋,委托理財類合同糾紛案件的審理工作難度非常大。人民法院審理這類案件,應當在查明事實、分清責任的基礎上,以《民法通則》、《合同法》、《證券法》、《信托法》等國家法律為基本依據,根據有關行政法規的基本原則,參照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等金融監管部門的有關規章的合理部分,妥善予以處理。司法解釋的起草既要依法保護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尤其是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又要衡平各方利益,避免給資本市場帶來負面影響,力求防范和化解金融機構的經營風險,維護和促進金融市場的穩定和發展。那個會議上大家討論了如下一些主要問題:
一、關于司法解釋的調整范圍。二、關于委托理財類合同糾紛案件的案由確定。三、關于委托理財合同的效力。四、關于保底條款的效力。五、關于證券公司、期貨公司作為監管人的地位和責任問題。六、對于監管人能否按合同約定進行強行平倉問題。(詳細的討論見附錄會議紀要。)
此后我們內部也多次召集開會,可惜該司法解釋雖幾易其稿,但最終仍未能出臺。
盡管如此,從現有各地法院已經作出判決的委托理財案件的情況來看,受案法院和法官積極地采取了應對措施,盡管沒有現成的法律條文可以直接引用,但是法院總是通過尋找與案件有關的法律、法規和現有金融政策,并且結合法學基本原理,對審理的案件進行了審理,作出了公正、公平的裁決。
正是基于前述原因,本書本著探索問題、總結經驗的專業精神,花了大力氣收集了全國法院自2002年至2013年來許多重要的委托理財案件的裁判文書,精挑細選后匯編成冊。正如目錄之中所顯現的內容那樣,本書分別從委托理財合同糾紛的基本特征、委托人、受托人、委托理財合同、損害賠償責任、舉證責任、擔保、資產監管合同,以及法院受案范圍與管轄權等九個方面進行分章編選。每一章之下又按照具體糾紛案情和法律關系內容的不同而進行分節和分目逐案編纂,可謂條分縷析精編細織,條理十分清晰。
編著和出版本書的主要目的,首先在于精心收集、整理和編輯過往十多年已經作出的法院司法判決文書,以此方式彌補多年前較高人民法院未能最終出臺指導性的司法解釋留下的部分空白,同時,希望這本書對于從事實務商業和金融及司法實務的人士,能從過往案件及法院判決中獲得有益的參考、指引和幫助。最近幾年來十分多發的互聯網金融、網絡理財糾紛、P2P糾紛案件,擬另行整理和出版后續書籍,以反映實務和法律的近期發展。
是為序。
2015年1月6日
編者的話
本書收集了2002~2013年在各大網站上公開的約600多件理財糾紛案例,并從中挑選了400多件,力圖、真實地體現和反映了目前我國理財糾紛司法判決的全貌。本書為法官、律師辦理相關案件以及金融理財從業人員處理糾紛的必備參考書,能幫助較大限度地節約查找和閱讀案例的時間,獲得真正有用信息。
為方便讀者查閱和檢索,就全書的內容體系而言,以案說法,遵循"先實體、后程序"原則。首先,總結了委托理財合同糾紛的基本特征。其次,圍繞委托理財合同的主要內容,詳細介紹了針對委托理財合同的參與主體(即委托人和受托人)以及委托理財合同的判決情況,并兼顧與委托理財合同密切相關的擔保合同和監管合同。再次,從證據規則方面,系統介紹了委托理財糾紛的損害賠償的確定和舉證責任的承擔等主要內容。 ,從法院受案范圍與管轄權確定等方面,介紹了針對委托理財合同糾紛的程序判決情況。就具體案件的編寫結構而言,基本上遵循了較高人民法院《關于編寫報送指導性案例體例的意見》的具體要求,主要包括審判規則、標題、關鍵詞、基本案情、裁判結果和裁判理由,其中前三部分是為便于檢索查詢和參照適用,在裁判文書基礎上歸納和添加的,特別是每個案例用一句話概括其標志性法律問題,讓讀者一目了然,迅速發現需要的案例;后兩部分基本上是分別來源于裁判文書中的法院審理查明事實、裁判主文和"本院認為"的理由部分。
在信息社會、流行快餐文化、紙質類媒介往往輸給數字化媒介的時代背景下,法律出版社全力支持本書的出版,給了作者和編者們巨大的鼓勵,我們在此謹表謝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