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沛祖編著的《母儀龍德——廣東龍母誕》注重 文化內涵的挖掘以及特殊技藝的介紹,對于廣東龍母 誕的內涵、技藝、形態、歷史演變、藝術價值等給予 介紹,多方位、多視角地介紹廣東龍母誕形態。
深刻而直觀地記錄時代的變遷,記錄民間豐富的生活 ,圖文并茂,生動活潑,富有藝術表現力,給讀者以 文化審美的感受。
讀者從《母儀龍德——廣東龍母誕》中能夠了解 到南粵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歷史概貌、地方風格、制作 技藝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奇思妙 想的靈感和巧奪天工的技藝帶給我們的是一個精美絕 倫的藝術世界,看到它們,我們仿佛聽到南粵人民的 低吟淺唱,仿佛看見那令人心馳神往的精神故鄉。
嶺南對龍母的祭祀已有二千多年。唐宋以來,對龍母的祭祀更被納入封建國家的正祀之中。每年農歷五月初一至初八的龍母生辰誕期,八月初一至初八的龍母得道誕期,龍母的善信都會自發來到悅城龍母祖廟,舉行盛大的祭祀紀念活動來緬懷龍母,并向龍母祈福,保佑自己順景如愿。馮沛祖編著的《母儀龍德——廣東龍母誕》詳細介紹了廣東龍母誕的風俗,探索其文化意義,圖文并茂,材料翔實豐富。
馮沛祖,1955年生于廣州。花城出版社高級編輯。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廣州市民問文藝家協會會員。長期從事廣州史地、人文、風俗的研究,從事文學創作,迄今已發表研究專著、小說、隨筆、游記、文藝評論、劇本、翻譯等各類作品數百萬字。
著有《廣州風物》、《廣州滄桑錄》、《廣州城建史話》、《廣州史籍略述》、《廣州園林雜記》、《羊城八景今錄》、《春滿花城》、《慈愛人間》、《六祖惠能》、《九九天長》等,另有廣州史地研究文章五十余篇,發表于《文史縱橫》、《廣州建設報》、《羊城晚報》、《周末畫報》等報刊。
龍母傳說的源流演變
龍母傳說的起源/3
龍母傳說的演變/12
龍母傳說臻于完備/33
歷朝給龍母的敕封/47
民間的龍母傳說
民間相傳龍母的來歷/50
龍母跟法師賴普儀斗法/59
云浮石山的來由/62
龍母借鼎的故事/64
七星降人間/65
龍躍天池/68
龍母信仰
龍母是宗族神、祖先神/74
龍母是水神、人間保護神/78
龍母是送子娘娘、母嬰保護神/88
龍母成了財神/91
與龍母信仰相關的習俗/93
龍母信仰的傳播/98
德慶悅城龍母祖廟
山川形勝/109
千年滄桑/113
古建瑰寶/129
龍母行宮
肇慶白沙龍母廟/148
德慶官圩龍山宮/151
仁化扶溪龍母廟/152
江門白水帶龍母廟/153
南海黃岐龍母廟/154
西樵山蟠龍洞龍母廟/158
廣州獵德龍母廟/159
廣州新豆欄龍母廟/162
順德龍潭龍母廟/164
深圳上梅林龍母宮/169
梧州龍母廟/171
藤縣龍母廟/174
其他已湮沒的龍母廟/176
萬民朝圣龍母誕
清代:男女禱祀無虛/186
民國:盛況更甚于清/191
誕期的盛況/193
誕期習俗/202
其他拜龍母的特別日子/207
當代:龍母信仰逐漸復興/208
龍母文化節與民間藝術節
母儀龍德·孝親觀念/222
尋根訪祖·四海朝宗/223
利澤天下的精神/224
發展經濟的平臺/225
傳奇五 龍母姓溫,其父親溫天瑞是廣西梧州市藤縣人; 母親姓梁,是廣東德慶縣悅城人。龍母于戰國時期周 赧王辛未年(前290年)的農歷五月初八出生在廣西 梧州藤縣。龍母姐妹三人,她排行第二。她的誕生帶 有"蒼天呈瑞"的神奇色彩,剛生下來,頭發就有一 尺多長,而且長得非常奇異。稍大后隨父母到德慶悅 城生活。
龍母是一位特別聰明的女子,而且心地善良。長 大成人后,她和自己的姐姐、妹妹以及鄰居的四位姑 娘結成"金蘭七姐妹",共同立下"利澤天下"的誓 言,要為天下老百姓做好事,替他們謀利造福。溫女 不僅心靈手巧,勞動勤快,而且學會了醫術,經常救 死扶傷,義務為鄉里百姓服務。大家都把她看成是天 上下凡拯救百姓的仙女,遂擁戴她為氏族的領袖。
24小時,溫女到江邊洗衣服,突然看見水 中有一顆像斗那么大的巨蛋熠熠發光,通體 晶瑩閃亮,于是就把它抱起來,原來是一枚 石蛋,帶回家里,當作寶貝一樣不時地拿出 來欣賞把玩。經過了七個月又二十七天,石 蛋忽然裂開,爬出五條如蛇狀的蜥蜴,生性 非常喜歡玩水。溫女把它們看作龍子,像母 親對待自己的孩子似的細心地喂養。
這五條小龍漸漸地長大了,溫女把它們 攜到江邊,放到水里,只見它們好像回到了 自由的天地一樣,上下游躥,歡喜極了。它 們玩了一會兒,競渺然不見蹤跡了,溫女正 自詫異,卻又看見它們突然出現,并且每個都銜著 一條鮮蹦亂跳的大魚,放到溫女的身邊。溫女覺得 它們有靈性,就對它們說,你們既然那么喜歡水, 我就不再帶你們回家了,你們就在江里游玩吧!五 條小龍昂著頭,睜著大眼睛聽完溫氏的話,眼睛都 流淚了,戀戀不舍地在溫氏眼前游了幾個來回,才 悠悠地游向遠方。
第二天,溫女再到江邊時,那五條小龍又一起出 現了,仍然是銜著魚送給溫女。從此,它們天天都給 溫女銜來活魚,像孝敬母親似的。
后來,發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情。24小時,溫女覺得 江邊草棘叢生,有礙五條小龍的活動,便取了一把大 砍刀,把那些草棘砍掉,沒想到,那五條龍卻在這時 游上來湊熱鬧,溫女收刀不及,一刀砍斷了其中一條 小龍的尾巴,于是,它們都游走了。
眼看揮刀誤傷了自己最喜愛的小龍,溫女嚇得癱 坐在地,心疼得好像自己被尖刀扎了似的。第二天, 溫女帶了一大把療傷藥物走到江邊,希望能再看到那 五條小龍,好給被誤傷的小龍包扎治療,但江里再也 看不見它們了。溫女非常懊喪地守在那里等候,天黑 了,仍然不見五條小龍的蹤跡。
沒過幾天,這里本來風調雨順的地方,突然下起 了瓢潑大雨,卷起了掀屋倒樹的大風。原來平靜的江 面,怒濤澎湃。西江兩岸,一片。不少農田、房 屋、市鎮都被洪水淹沒了,許多人驚慌失措地爬到 高坡上、屋頂上避難。大家都說這準是"掘尾龍"發 怒了。溫女聽到人們的議論,心里非常痛苦,連續幾 天,面對滔天的洪水流著眼淚禱告說:"我心愛的五 小子呀,你們真是能興云布雨的龍嗎?你們是不是因 為我誤傷了你們當中的一條就掀起了這樣的一場洪災 呢?我求求你們,要懲罰就懲罰我吧,但請你們千萬 不要濫害無辜。"終于,風停下來了,雨停下來了, 洪水退下去了。大 家對溫女這種為了 老百姓免除災難而 愿意承擔一切責任 的崇高精神,表示 了衷心敬意。
溫女自五小龍 走后,總是若有所 失,悶悶不樂,不 時仍到江邊來,駐 足凝望。幾年過去 了,24小時,溫女又 來到江邊,只見遠處霞光艷艷,瑞氣騰騰,五條頭角 崢嶸、身披鱗甲,五彩斑斕的小龍正朝著溫女戲波而 來,游在最前面的掘了尾巴。溫女高興得熱淚縱橫, 下到水里,先來到掘尾龍的身邊,撫摩了這里,又撫 摩了那里,然后,特別細心地察看了它的尾巴。然后 慈愛地說:"我的兒子,真已成龍了啊。今天,你們 重新回來了,可以福澤萬方了,媽媽真是高興!" 從此,溫女既是氏族領袖,又成了龍母。
龍母仙逝之后,人們懷念她的功德,又為她和五 龍 的神奇傳說所驚異,紛紛立廟祭祀。建在龍母仙逝之 地 的悅城龍母廟及生身之地的梧州龍母廟,是南方兩座 最 負盛名的龍母廟。每年都有數以萬計的海內外游客前 來 這里觀光、瞻仰,四時拜祭,緬懷龍母功德。
P53-56
這個商品不錯~
滿意
好
書的內容不錯,值得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