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具有歷史、文學、藝術、科學價值的財富,是民族文脈延續和文化多樣性的反映,對人類的過去、現在和未來都有重要意義。的文化遺產是屬于全人類的寶貴財富,而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者,都是具有重大影響的項目,能給所在國家、地區和民族帶來很強的自豪感。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歷史文化內涵豐富,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每一項遺產,均歷數百年乃至數千年傳承演變,是同類遺產中的代表。
中國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收入的是2001-2009年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29項世界遺產項目,都具有文化多樣性、厚重歷史積淀和重要保護傳承價值,含有很高的"技術"、"技能"和"藝術"成分。比如傳統的龍泉青瓷制作工藝,不管是大的工藝流程,還是具體的操作環節,都以豐富的經驗和高超的技術為基礎。
中國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分三部分系統介紹和深入剖析這些遺產的發展歷程、內涵特征和傳承保護措施。圖文結合,雅俗共賞,信息量豐富,是了解我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讀本。
于海廣,回族,1948年5月出生于濟南市。1974年畢業于山東大學歷史系考古學專業,留校任教至今。1996年晉升為教授,自2002年開始擔任博士生導師。1994年以來,先后擔任山東大學歷史系(現歷史文化學院)黨委書記、考古學系主任、山東大學博物館館長等職務,兼任山東省考古學會和山東省博物館學會理事、副會長。長期致力于考古學、博物館學和文化遺產保護的教學和研究工作。為本科生、碩士和博士研究生講授專業課程二十余門;撰寫出版著作近十部,發表學術論文三十余篇。曾先后獲得國家教育部教學成果獎、國家教育部和山東省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
昆曲藝術
古琴藝術
新疆木卡姆藝術
蒙古族長調民歌
中國傳統桑蠶絲織技藝
南音
南京云錦織造技藝
宣紙傳統制作技藝
侗族大歌
粵劇
格薩(斯)爾
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
熱貢藝術
藏戲
瑪納斯
花兒
西安鼓樂
中國朝鮮族農樂舞
中國書法
中國篆刻藝術
中國剪紙
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
端午節
媽祖信俗
中國雕版印刷技藝
蒙古族呼麥
羌年
黎族傳統放染織繡技藝
中國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
后記
這個商品不錯~
這個商品不錯~
這個商品不錯~
這個商品不錯~
買給學生看的,內容不錯,值得一看~
很詳盡的一本工具書,值得購買。推薦!
這個商品不錯~
不適合兒童讀,插畫是黑白的。知識性還行
弘揚民族文化,傳承中華文明!
很好!
質量嗷嗷的好
質量嗷嗷的好
給老爸買的,他非常滿意!
非常好看的書籍,性價比高,值得閱讀和收藏。
很不錯的書
很不錯
棒
很不錯的書
內容翔實,專業度高
非常好,很喜歡
大學考古學教授博士寫的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名錄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書,但讀起來很舒服,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油然而生。當然,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對世界人來時,這本書也值得拜讀……
內容好,黑白照片就顯得太落伍。不過彩印的話,價格就會很高了
讓人了解到我國非遺的魅力,一種自豪感油然而生!
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很感興趣,于是就買了這本書,內容充實
海廣主編出版社山東畫V報6出版社出版時間版次印次頁數字數開本開紙張膠版紙包裝平8裝E中國的
中國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后會越來越多,這里只是部份,希望以后能出第二緝,將更多的中國文化介紹給世界.
這本書讓我了解到了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太美了,文化淵源!